易建輝
(湘潭廣播電視大學,湖南湘潭 411100)
關于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幾點思考
易建輝*
(湘潭廣播電視大學,湖南湘潭 411100)
師德師風是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及其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和工作作風,是學校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創(chuàng)建一流的學校需要有一流的教師隊伍,而一流的教師隊伍必須具有一流的師德師風。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要緊緊圍繞全面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要求,積極引導教師增強職業(yè)光榮感、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志存高遠,愛崗敬業(yè),忠于職守,樂于奉獻,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
師德師風;教師隊伍;培育
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是學校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廣大教職工務必身體力行,爭做師德師風的典范。通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進一步履行人民教師所肩負的神圣使命,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質,進一步動員廣大教職員工學習師德規(guī)范,明確師德要求,提高師德修養(yǎng),重塑師德形象,以師德師風建設帶動校風學風建設,促進教育質量再上新的臺階,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所謂師德師風,就是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及其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和工作作風,包括對政治的關心和了解、對職業(yè)的熱愛和投入、對同事的團結和合作、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對工作的嚴謹和進取以及對自己的要求和自律等各個方面的綜合狀況。師德師風既是一所學校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又決定著學校的校風和學風,決定著一所學校的精神風貌和人文風格;師德師風既是學校改革和發(fā)展的原動力之一,又是學校辦學質量和效益的競爭力所在。一流的學校需要一流的師德和師風。因此,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既是勢在必行,又是人心所向,更是眾望所歸。要從學校發(fā)展的戰(zhàn)略高度,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正視和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增強搞好師德師風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學校可持續(xù)發(fā)展系統(tǒng)工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建設一流的學校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創(chuàng)造嶄新的文化積淀。
以德治國、依法治國和科教興國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學校是人才成長的搖籃,是知識創(chuàng)新的基地,是精神文明的陣地。學校肩負著“大力發(fā)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進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的社會責任。一方面,教師作為公民道德主體,自身修養(yǎng)和職業(yè)實踐的狀況,是衡量是否“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尺度;另一方面,通過教育工作者的言傳身教,率先垂范,能夠帶廣大學生乃至全社會響應和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的道德規(guī)范要求,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所以說,落實以德治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學校責無旁貸的使命,是教師義不容辭的任務,并且還應該走在時代和社會的前列。
創(chuàng)建一流的學校是我們的辦學目標。創(chuàng)建一流的學校需要有一流的教師隊伍,而一流的教師隊伍必須具有一流的師德師風。學校應該彰顯公道正義,啟迪廣大學生,追求和諧進步。所有這些,都必須也只有通過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加以體現(xiàn)、得以實現(xiàn)。所以,師德師風不是空泛和抽象的,它與教師的思想覺悟、價值觀念、道德水平、工作態(tài)度息息相關,并在教師的教學、教研等各項工作中具體顯示出來。學校能否創(chuàng)一流,與師德師風具有直接的內在聯(lián)系。管理體制的改革、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教育質量的提高,都需要廣大教職工積極參與、和衷共濟、敬業(yè)奉獻,需要廣大教職工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充分發(fā)揮,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學校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競爭實力,才能保持學校不斷發(fā)展的生命力,才能不斷實現(xiàn)學校發(fā)展新目標。
學生時代是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教師是學生健康成長過程中的關鍵因素。教師的思想道德和敬業(yè)精神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是陶冶的作用;教師素養(yǎng)的提高和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是一種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促進的互動關系,這就是教學相長的作用。歸根到底,教師的教風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乃至校風。當前,我校在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的放松和忽視理論學習,政治觀念不強,課堂上不能把握分寸,導致負面影響;有的育人意識淡泊,對學生缺乏關愛,對學生的錯誤言論和不良行為不聞不問,把教書育人的天職置于腦后;有的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職業(yè)”上,對本職工作得過且過,敷衍了事;有的缺乏工作責任心,備課不認真,教學方法呆板,教學效率不高;這些問題和現(xiàn)象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教師隊伍的形象和聲譽,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影響了校風學風的整體改善,極不利于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與創(chuàng)一流學校的標準距離十分明顯。
在師德師風建設過程中,我們要把握好以下五個方面的目標。
教師的政治觀念,就是關于辦學方向的把握和黨的教育方針貫徹。我們每一個教師都圍繞“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這個目標思考問題,牢記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樹立新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和發(fā)展觀,自覺把自己的教學與培養(yǎng)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聯(lián)系起來,增強整體觀念和大局意識,培養(yǎng)學生健康。
有人說教師是春蠶,有人說教師是園丁,有人說教師是蠟燭,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管哪種說法,都表達了一個共同的意思,即教師是“太陽下面最崇高的職業(yè)”,因為我們從事的是百年樹人的事業(yè),“傳道、授業(yè)、解惑”是人類文明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階梯和橋梁。因此,我們的教師需要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面對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新形勢,意識到我們需要研究的課題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很多,要沉得下來,鉆得進去,意志堅定,淡泊名利,無愧于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教育是專業(yè)性極強的工作,在熱心和耐心的基礎上,還必須專心和精心。這就要認識教學的特點、知識的特點以及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把握教育的規(guī)律、學習的規(guī)律及學生成長成才的規(guī)律。要處理好個性與共性的關系,力戒千篇一律、死板教條、因循守舊的心態(tài),克服立竿見影、揠苗助長的急功近利情緒,要努力做到百花齊放、萬馬奔騰,讓全體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高度分工合作的現(xiàn)代社會,任何單打獨斗的個人英雄主義的想法和做法,都注定是行不通的。因此,要樹立協(xié)同作戰(zhàn)的觀念,千方百計形成一盤棋,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優(yōu)勢互補中求得更大的力量。創(chuàng)新是發(fā)展的動力,勤于學習、善于創(chuàng)新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必備的素質。對于每個教師來講,創(chuàng)新是改進教學、提高質量的根本途徑。我們要通過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去引導和激勵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業(yè)意識。
要培養(yǎng)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要教育學生,首先要關愛學生;要使學生學而不厭,自己就要誨人不倦。要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時刻記住自己的角色身份。既要把教學內容放在心上,還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把言談舉止、儀態(tài)儀表與內在的教養(yǎng)、涵養(yǎng)和修養(yǎng)聯(lián)系起來思考,一定要意識到學生是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透過小節(jié)看大局,一葉可以知秋啊!我們的教師,在學校要做學生的表率,在社會要做群眾的表率,樹立新時期教育工作者的嶄新形象。
高尚的職業(yè)情感來源于對本職工作和對事業(yè)、理想的不懈追求。魯迅先生曾說過:“教師是直根于愛的?!睙釔凼鞘聵I(yè)成功的基礎,愛之愈烈,斗志愈堅,成果愈明顯。所以,教師要增強職業(yè)情感,振奮精神,鼓舞奮發(fā)進取的斗志,獻身教育,發(fā)揚“甘愿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不計報酬”的奉獻精神。要大力倡導“五個一流”,一是在思想上要有一流的境界,二是在狀態(tài)上要有一流的干勁,三是在工作質量上要有一流的標準,四是在業(yè)務上要有一流的水平,五是在成果上要有一流的業(yè)績。我們只有做到“五個一流”,才能做到精神不垮,狀態(tài)不散,熱情不減,標準不低,質量不差。
教育事關國家的興衰、民族的興旺。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是學校培養(yǎng)鍛煉了我們,是學校這個集體給予了我們成長進步的條件和土壤,我們沒有理由不為學校的發(fā)展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努力工作來回報學校。這就要求我們在處理集體與個人的關系時要往高處站,向遠處看,舍小我,顧大局,要有堅定的事業(yè)心和高度的責任感,要大力提倡“五個不能”、“四個負責”,在工作上不能見異思遷,在情感上不能見利忘校,在利益上不能唯利是圖,在風氣上不能各自唯力,在大局上不能私而忘公;要做到對學校的整體利益負責,對學校的長遠利益負責,對他人和自己負責,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負責。這樣,才能體現(xiàn)一個人民教師應有的師德風范。
廣大教職員工要正確對打個人的榮譽和利益。我們要大力提倡“五講五高”。在榮譽和利益面前講謙讓,風格高;講胸懷,覺悟高;講實干,本領高;講業(yè)績,評價高;講品德,形象高。而不能把榮譽和利益看得過重,心胸要豁達,心態(tài)要擺正,不能把目光只盯在自己的回報上,一味地追求個人的得失。要依靠集體,相信組織,信任他人,得到了不能驕傲自滿,沾沾自喜,得不到也不能怨天尤人,憤恨不滿。在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和愿望中,要靠刻苦拼搏、扎實工作,要靠真才實學、過硬本領,更要靠突出業(yè)績、群眾威望。要堅決弘揚正氣,打擊和遏制不良風氣。這樣才能使我們每個人的形象在廣大群眾中擺得正、樹得牢、站得穩(wěn)。
塑造師德形象,做到為人師表是教育工作者必備的道德品質,是教師正確處理師生關系的基礎。教師熱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前提條件,是教師教育素養(yǎng)中起決定作用的一種品質,也是教育藝術的基礎。學生喜歡身正為范的老師,喜歡尊重學生人格的老師,喜歡辦事公道的老師,喜歡心理成熟的老師,喜歡言語表達能力強的老師,喜歡多才多藝的老師。為了使每位老師都成為學生歡迎的老師,我們要大力提倡“十多六美”,“十多”就是在培養(yǎng)教育和關心愛護學生上要多一些嚴格、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思考、多一滴汗水、多一些知識、多一些發(fā)現(xiàn)、多一些關愛、多一些信心、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細心。“六美”就是在做人上講風度美,在儀表上講形象美,在語言上講文明美,在行動上講風度美,在處事上講誠信美,在身心上講健康美。
黨員、領導干部是一支隊伍的組織者、指揮者和帶領者,師德師風的好壞關鍵在于黨員、領導干部如何帶領,如何引導。要求黨員、學校領導干部要著重做到“五個帶頭”,一是要帶頭講奉獻,做敬業(yè)的模范;而是要帶頭講責任,做愛校的模范;三是要帶頭講學習,做進取的模范;四是要帶頭講協(xié)作,做團結的模范;五是要帶頭講風格,做師表的模范。作為黨員、干部在群眾面前必須帶頭講風格,做表率,必須要時刻注意自身形象,在處理榮譽、利益等問題上,在注重儀表、言行、舉止等方面都要做為人師表的典范。
隨著教育的發(fā)展,學校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學校之間的競爭是正常的,這種競爭有利于辦學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育的發(fā)展。有利于提高教職工隊伍素質,因此我們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教師職業(yè)理想,自覺履行教學育人的神圣職責。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反對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把本職工作、個人理想與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要始終堅持以熱愛學生、教學育人為核心,以“學為人師、行為示范”為準則,以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職業(yè)理想和職業(yè)道德水平為重點,弘揚高尚師德,力行師德規(guī)范,強化師德教育,優(yōu)化制度環(huán)境,不斷提高師德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yè)、讓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
總之,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長期而重要的工作,其最終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質量,在于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是我們的建校之基、立校之本、興校之源。我相信,通過師德師風建設活動的開展,能夠使全體教師的觀念得到更新,思想得到升華,面貌得到改觀,明師道,鑄師德,揚師風,建設一流的教師隊伍,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實現(xiàn)電大教育事業(yè)的跨越式發(fā)展作出新的貢獻。
[1]榮震.淺談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5).
[2]王小影.用愛心鑄就一流師德[J].教書育人,2005,(S6).
[3]譚鳳林,周克武.論新時期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J].新西部(下半月),2007,(7).
[4]余曉林.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推進我院師德師風建設[J].黔東南民族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6,(2).
[5]余曉林.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推進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J].凱里學院學報,2007,(4).
[6]文潔.論加強高職院校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15).
Reflections on the Enhancement of Teachers'Virtu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I Jian-h(huán)ui
Teachers'virtue refers to teachers'professional ethics and their manifested ideology and work style.It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school's strength and standard.The creation of first- class school needs first- class teachers,who should possess excellent virtue.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virtue should stick to the following goals,that is,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implementing quality education,enhancing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and enhanc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t's essential to lead teachers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career glory,sense of historical mission and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conscientiously fulfill the sacred duty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teachers'virtue,teachers,cultivation
G645
A
1009-5152(2012)03-0077-04
2012-06-20
易建輝(1956- ),男,湘潭廣播電視大學黨委書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