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世界報》4月5日文章,原題:昂貴的傳統(tǒng)——為什么中國人為死去的親人燒iPad 在中國,紀念死去的親人是件“破費”的事情:他們沒有獻上鮮花,而是經(jīng)常燒各種紙做的“奢侈品”,如蘭博基尼跑車、公務(wù)飛機、iPad和大把的金錢,以告慰祖先。
清明節(jié)來臨之際,北京的八寶山公墓再次掀起古老的傳統(tǒng)——燒紙錢。盡管中國政府呼吁民眾文明祭掃,并于1997年頒布《殯葬管理條例》,明文規(guī)定“禁止制造、銷售封建迷信的喪葬用品”,但響應(yīng)者寥寥無幾,可燃燒的紀念物品越來越受歡迎。因此為安全起見,消防車就停在八寶山公墓里,而且人們只能在一個特定區(qū)域燒紙。
現(xiàn)在,各種現(xiàn)代家具、空調(diào)和液晶電視的紙制模型逐漸成為中國人“孝敬”祖先的首選。而實際上,這種趨勢10年前就開始了。這里也隱藏著在世者的夢想:2002年是一輛奔馳;2012年就變成公務(wù)飛機、蘭博基尼和最新的iPhone和iPad。中國媒體擔心,這些真正品牌的制造商是否會起訴中國人濫用其品牌名稱。
自從北京在2008年首次將清明節(jié)定為全國法定節(jié)日,來墓地紀念祖先的人越來越多。從那時起,每年清明節(jié)都會造成交通擁堵。而就像燒紙時上升的灰煙,中國的殯葬費用已極其昂貴:2008年,在八寶山租賃一塊使用期為20年的墓地至少要2100歐元,而在2011年已達到1.2萬歐元。難怪,中國媒體自己稱,這是“天價”?!ㄗ髡呒s翰尼·埃爾林,青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