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平?jīng)鏊闹校?44000) 陳海霞
教海拾貝
勇于面對錯誤 促進探究學習
甘肅省平?jīng)鏊闹校?44000) 陳海霞
地理教師應(yīng)該關(guān)心時事,關(guān)注學科前沿信息,做孜孜不倦的學習者。大金佛塔是緬甸國的象征,更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課堂上我曾不止一次的將它搬上屏幕,同時配上這樣的解說詞:“緬甸的首都仰光有一座大金塔,塔用磚砌成,塔頂有精致的寶傘,塔的整體貼滿純金箔,白天它金光燦燦……”某天晚上在電視新聞里聽到“緬甸首都內(nèi)比都……”的報道,驚詫之情難以言表:“難道我錯了?”事實勝于雄辯,我開始查地圖,找資料,終于清醒地知道:緬甸由于行政管理和經(jīng)濟建設(shè)的需要,早在2005~2006年遷都至內(nèi)地內(nèi)比都。站在講臺上,提醒學生對照“東南亞政區(qū)”圖,面對單純、求知若渴的孩子們,我毫不掩飾地將這一錯誤及時地予以更正:緬甸的首都不是“仰光”,而是“內(nèi)比都”。想必這一糾錯過程定會在我們師生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地理教師應(yīng)該注重學科特點、關(guān)注細節(jié)知識,做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在一次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借助“印度地形圖”來了解印度的鄰國。憑著以往的經(jīng)驗,我脫口而出:“印度的西南面還有一個鄰國——馬爾代夫?!焙⒆觽冃量嗟厮阉髦摰貓D上并未顯示馬爾代夫,讀圖說話無法實現(xiàn)。我開始猜想著又似乎在狡辯:“難道它被海水淹沒了?還是……”這是上課前我未曾想過的,但此時的我只有坦然面對,告知學生“我不太清楚了”的實情,將“查找馬爾代夫的位置,搜集馬爾代夫國的信息”作為探究題目,設(shè)置為我們師生共同的課外作業(yè)。經(jīng)過我們努力,真相自然會“大白于天下”:馬爾代夫國并沒有被海水淹沒,它在印度的西南方向,是由若干個珊瑚島組成的一個群島國家,是印度隔海相望的鄰國。教師只有大膽坦承錯誤,善于把錯誤的事實轉(zhuǎn)變?yōu)樘骄繂栴}的情境,打破課前的預(yù)定目標或與預(yù)定目標巧妙對接,生成新的教學過程,并將其作為掌握知識的關(guān)節(jié)點,以多種方式組織學生探究、辨析與改錯,這樣才能促使師生從錯誤中共同走向進步。
地理教師應(yīng)該熱愛生活,做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者和建設(shè)者。學習“俄羅斯”后,同步練習冊上的一道習題,考查俄羅斯的母親河——伏爾加河,要求根據(jù)位置填空,有幾個學生填寫的是“伏特加”,當時我認為孩子們只是記錯了,提醒他們強行識記這條河流的名稱、流向及航運價值。殊不知我又一次錯失了良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知道了“伏特加”是俄羅斯的名酒,原來學生犯錯也是事出有因??!我為自己當時的草率判斷而嘆息,要是多問一句“你們?yōu)槭裁磿顚懛丶幽??”就會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拓寬其知識視野;我也為孩子們的見多識廣而感到欣慰!我深刻領(lǐng)會了心理學家蓋耶的話:“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p>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教師也是如此。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要追求真理,不能誤人子弟。一方面要時刻牢記“一桶水與一碗水”關(guān)系,不斷充實自己,了解新信息,掌握新知識;另一方面以科學的態(tài)度面對學生,有坦蕩的胸懷,善于向?qū)W生學習,要有勇于面對錯誤的精神和因勢利導的糾錯行為,那錯誤就是一種無價的教學資源。真實的教學會因發(fā)現(xiàn)錯誤,從而共同辨析、探究和提高,達到教學相長、事半功倍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