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
        ——針對冒犯性話語的語用策略分析

        2012-04-01 17:16:45莊美英
        當(dāng)代外語研究 2012年7期
        關(guān)鍵詞:摹狀面子言語

        莊美英

        (廣東金融學(xué)院,廣州,510521)

        1.引言

        在日常交際中,人們基本都能遵循“合作原則”(Grice 1975)與“禮貌原則”(Leech 1983),進行正常的對話與交流。但在交際雙方意見相左、利益相背或情緒對立等情況下,也常常發(fā)生言語冒犯和沖突。冒犯性話語或沖突性話語是指通過諷刺、嘲笑、質(zhì)問、批評、指責(zé)等手段威脅聽話人面子的言語行為,是言語交際中的一種不禮貌現(xiàn)象。如果處理不當(dāng),很容易導(dǎo)致交際雙方矛盾加劇、關(guān)系惡化。

        當(dāng)前,國內(nèi)外對冒犯性話語的研究很多,但多數(shù)都以冒犯性話語本身為重點,對于它引發(fā)的回應(yīng)模式及深層次的動因研究還不多見。實際上,在交際過程中,當(dāng)一方遭遇另一方的言語冒犯時,采取什么樣的回應(yīng)策略對于冒犯性話語的后繼發(fā)展和交際主體雙方的關(guān)系走向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本文在Brown和Levinson(1987)“面子威脅論”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具體語境因素,探討針對冒犯性話語的一種策略性回應(yīng)方式——“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對其定義、實現(xiàn)方式、語用特征及人際語用功能等進行分析。

        2.“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的定義

        在冒犯性言語行為發(fā)生之后,聽話人有可能保持沉默,但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聽話人都會做出回應(yīng)。冉永平(2010:150)認為,針對說話人的冒犯性話語,聽話人的回應(yīng)主要體現(xiàn)出兩種可能性:第一,表示否認、反對、反駁,即出現(xiàn)沖突性回應(yīng)(conflicting response)。這有可能引起雙方對立,影響人際和諧,產(chǎn)生負面的語用效用。第二,表示接受、認可、妥協(xié)等,即出現(xiàn)緩和性回應(yīng)。這利于避免雙方的言辭對抗,緩解對立情緒,實現(xiàn)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

        事實上,根據(jù)語言表達方式的不同,沖突性回應(yīng)可以再細分“直接沖突回應(yīng)”與“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兩種?!爸苯記_突回應(yīng)”是一種對抗性的回應(yīng)方式,指聽話人為維護自己的面子,通過使用詈罵語、否定語、負面評價語等直接的語言表達方式來反駁對方或攻擊對方的面子,以表達憤怒、不滿、異議、譴責(zé)等負面情緒,言辭通常比較激烈。但是,在現(xiàn)實世界的言語交際中,由于受到某些特殊語境因素的制約(如交際雙方的身份關(guān)系、利益關(guān)系,交際場合的特殊性等),聽話人往往不能隨心所欲地對冒犯性話語做出“直接的沖突回應(yīng)”,而要在考慮到“面子”與“禮貌”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自己所處的具體語境,因勢制宜地實施“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以求得最佳的語用效果?!熬徍托詻_突回應(yīng)”是一種策略性的回應(yīng)方式,是聽話人在盡可能地維護雙方關(guān)系、顧全雙方面子的前提下實施的一種相對隱蔽的語言反擊策略。其表現(xiàn)是:聽話人通過使用反語、雙關(guān)語、模糊語等間接的語言表達方式來回擊對方,以表示諷刺、反對、不贊同等。也就是說,聽話人用看似平靜的語氣和禮貌的言語方式隱諱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情感,以避免直接沖突造成的尷尬或其他不良后果。例如:

        (1) 翠平:“男人什么都不怕,就怕遇上個小妖精一樣的女人,擠眉弄眼,嬌里嬌氣的!”

        晚秋:“嫂子,要說這男人在外面有女人吧,還得說明老婆笨。”

        翠平:“那是那是!那你家男人在外邊肯定規(guī)矩!”(電視劇《潛伏》)

        在例1中,由于晚秋當(dāng)年跟余則成好過一段,翠平吃醋,就用貶損性話語暗中奚落晚秋。晚秋心知肚明,但礙于姐妹情面,不好惡語相向,就利用“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策略來回擊翠平。橫線句子中的“男人”、“女人”、“老婆”原本都是集合概念,其指稱對象具有不確定性,但在此語境中,分別指“余則成”,“晚秋”、“翠平”。雙方之所以都沒有直接道破所指,主要是為了給彼此留面子。

        3.“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的實現(xiàn)方式

        “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的實現(xiàn)方式有很多,下面著重從修辭手段與語用手段兩方面進行分析。

        3.1 修辭手段

        3.1.1 反問

        反問句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句子中,聽話人可以從中領(lǐng)會到表達者的真正意思。例如:

        (2) 廈門大學(xué)教授易中天在上海圖書館簽名售書時,一位年輕女記者向他提問:“您的觀眾大都沒有讀過《三國志》,他們并不懂歷史,他們這樣盲目地崇拜你,就會認為你講的就是正史,你怎么對他們負責(zé)?”易中天答道:“請問,今天現(xiàn)場如果有人也盲目地愛上了你,他該由你負責(zé)嗎?”(楊瀾訪談錄:“麻辣先生”易中天)

        在例2中,女記者的問題實際上是對易中天教授的質(zhì)問與責(zé)難,認為他誤導(dǎo)了觀眾,并使用“盲目地崇拜”這一負面評價語,構(gòu)成了對聽話人的言語冒犯。身為大學(xué)教授,易中天并沒有實施“直接的沖突回應(yīng)”,而是運用反問巧妙地回應(yīng)了記者,間接地表達了“既然是盲目地,也只能怪自己”的語用含意。

        3.1.2 雙關(guān)

        雙關(guān)是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利用詞的多義或同音等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含義,言在此而意在彼。在遭遇言語冒犯又不宜發(fā)生直接沖突的情況下,使用雙關(guān)來表達自己的意圖和還擊對方會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例如:

        (3) 據(jù)傳,清乾隆年間,尚書和珅與侍郎紀曉嵐素來不和。一日,二人同飲,忽然看見一條狗。和珅問紀曉嵐道:“是狼(侍郎)是狗?”紀曉嵐答道:“垂尾是狼,上豎(尚書)是狗?!?一口秀)

        在例3中,和珅利用“侍郎”的諧音攻擊紀曉嵐,對他實施了隱性的言語冒犯。紀曉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機智地利用“尚書”的諧音還擊了對方的挑釁,既維護了自己的面子,又不傷和氣。

        3.1.3 反語

        反語,即“說反話”,運用跟本意相反的詞語來表達此意,含有否定與諷刺的意味?!熬徍托詻_突回應(yīng)”的實施者常采用“反話正說”的方式來回應(yīng)冒犯性話語。例如:

        (4) 郭海藻:“……你的丈夫是不是愛你,你心里清楚。請你不要因為得不到,而將怒氣發(fā)到我這里?!?/p>

        宋太太:“該得到的我都得到了。愛我的丈夫,可人的女兒,應(yīng)有的社會地位和尊重。女人到我這個年紀,活得這么舒暢的,不多。我沒任何怒氣,我倒是很同情你,希望你能在我這年紀上,也能擁有與我一樣多的東西,而不是像過街老鼠一樣出門小心翼翼。希望你以后的丈夫在知道你這段不堪的歷史之后,依舊把你當(dāng)成寶貝。你好自為之吧!”(電視劇《蝸居》)

        作為宋思明的情人,郭海藻的話具有冒犯性:諷刺宋太太無能,得不到老公的愛。宋太太出身高干家庭,有較高的修養(yǎng),因此她并沒有采取指責(zé)、詈罵等極端的方式回應(yīng)郭海藻,而是利用“反語”對她進行了嚴詞警告:“堅持做二奶是沒有好下場的!等到了我這個年齡,你會一無所有,像過街老鼠一樣遭人鄙視。而且,你以后的丈夫要是知道了你這段不堪的歷史,也會唾棄你的!”

        3.1.4 隱喻

        隱喻是在彼類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體驗、想象、理解、談?wù)摯祟愂挛锏男睦硇袨椤⒄Z言行為和文化行為。通過隱喻來回應(yīng)冒犯性話語,既可以避免“直接沖突回應(yīng)”給雙方帶來的不愉快,又可以深入淺出地說明道理、反駁對方。例如:

        (5) 甲已經(jīng)出版兩部小說,乙是文學(xué)愛好者,兩人對關(guān)于小說的一些問題發(fā)生爭論。

        甲:“不,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小說。因為你連一本小說也沒有寫過?!?/p>

        乙:“話不能這樣說。你想想看,我不曾生過雞蛋,但菜肉蛋卷味道如何,我可比母雞還清楚?!?金狀元教育網(wǎng):辯論中的反駁藝術(shù))

        在例5中,說話人甲的言辭是對乙的否定與貶低,屬于冒犯性話語。乙卻通過大家熟悉的事實,以隱喻的形式指出了對方觀點的謬誤:我雖然沒有寫過小說,但我可能比小說家更會欣賞小說。

        3.2 語用手段

        3.2.1 刻意曲解

        刻意曲解是在會話交際中,語言使用者為達到某種交際目的,有意利用某種特殊的語境和對方話語中含糊的、不確定的表達方式,歪曲對方的說話意圖,以便達到某種交際效果的語用策略(何自然、申智奇2004:163)。Tzanne(2000:223)認為,刻意曲解是與“面子”密切相關(guān)的語言現(xiàn)象,說話人可以用它“增面子”、“保面子”或“冒犯對方的面子”。在沖突性話語語境中,使用刻意曲解策略既能抵御說話人的冒犯性話語,維護自己的面子,又能避免直接的矛盾沖突與關(guān)系對立。例如:

        (6) 甲:“你以為你是什么人?”

        乙:“明擺的嘛,中國人呀!你呢?難道你不是啊?”

        上例選取于日常生活語料。反意疑問句“你以為你是什么人?”意思是“你以為自己有多了不起啊?”,這顯然是對乙面子的威脅。面對甲的刁難,乙刻意曲解了甲的問話用意,既維護了自己的面子,又將對方置于尷尬之中。

        3.2.2 稱呼語的變異使用

        稱呼語的使用通常遵循社會文化的規(guī)約,但在實際的言語交際中,由于受到特定交際目的的驅(qū)動,稱呼語往往被說話者變異使用。例如:

        (7) 陳大可媽媽:“其實跟一個陌生人睡在一起,我也覺得特別別扭。但又有什么辦法呢?誰讓你一定要住在我們家呢?我們今天晚上就將就將就,好嗎?”

        羅佳:“別將就,阿姨,我可擔(dān)待不起。再說了,不是我非要住這兒的,是您兒子非要我住這兒的?!?電視劇《當(dāng)婆婆遇上媽》)

        在例7中,為阻止陳大可和羅佳這對未婚戀人同房,大可媽媽主動提出要和羅佳同住。她的話“誰讓你一定要住在我們家呢?”有指責(zé)羅佳不自重的意思,冒犯了羅佳的面子。但陳媽媽畢竟是長輩,羅佳不好直接頂撞,就采取“緩和性的沖突回應(yīng)”來反駁?!澳鷥鹤印笔撬龑Α按罂伞边@一日常昵稱的變異使用,意思是;要怪也要怪你兒子,怪不得我!

        3.2.3 摹狀詞的“指稱性用法”

        哲學(xué)家羅素(Russell 1905)認為,摹狀詞就是使用謂詞做成的指稱詞組,例如“一個黑人”、“站在我前面的那個人”等。唐納蘭(1966/1998)的研究表明,人們對摹狀詞的使用有兩種情形。在第一種情形下,語言使用者通過摹狀詞說出某個對象是怎樣的情況,這里摹狀詞的出現(xiàn)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人們正是要對符合摹狀詞描述涵義的對象有所斷定。唐納蘭稱之為“歸屬性用法”。在第二種情形下,語言使用者通過摹狀詞試圖使聽話者能夠辨認出他正在談?wù)摰膶ο?這里摹狀詞的出現(xiàn)并非必要,它只是用來完成引起聽話人注意的工具,因而人們可以采用其他的言語手段(如另一個摹狀詞或名稱)來完成這項任務(wù)。唐納蘭稱這種情形為“指稱性用法”。摹狀詞的“指稱性用法”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作為“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策略的工具。例如:

        (8) 甲:“我說‘萬事通’,你不是很博學(xué)嗎?你能說說‘OICQ’的由來嗎?”

        乙:“不知道?!?/p>

        甲:“你哪能是什么‘萬事通’,我看你是‘一竅不通’!我來告訴你吧,它最早是以色列人發(fā)明的一種傳遞住處的軟件包,后來被改造成用于聊天的工具。連這個都不知道?!?/p>

        乙:“這有什么?一個再博學(xué)的人也有無知的一面。這和一個無知的人也有博識的一面,是一個道理嘛?!?搜狐博客:如何應(yīng)對“語言攻擊”)

        在例8中,劃線部分中的“一個博學(xué)的人”、“一個無知的人”都是非限定摹狀詞。但根據(jù)語境可推斷出,前者的指稱對象是聽話人“乙”,后者的指稱對象是說話人“甲”。在沖突性話語語境中,聽話人利用摹狀詞的“指稱性用法”,既能回擊對方,又能給對方的面子留有余地,避免了直接使用人名或人稱代詞“我”、“你”等帶來的面子威脅行為。

        4.“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的語用特征

        上述分析表明聽話人之所以采用修辭手段、語用手段等間接的方式來回應(yīng)冒犯性話語,主要目的是避免直接的沖突,給對方保留面子。“面子”是語用學(xué)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Brown和Levinson(1987:61-62)認為:面子是每個理性的成年社會成員意欲為自己爭取的公共的自我形象。為了建立某種社會關(guān)系,人們必須認可并留意交際對象的面子,交際雙方必須尊重彼此對自我形象的期待,考慮對方的感受,避免“威脅面子的行為”。當(dāng)威脅面子的行為無法避免時,說話人應(yīng)對言語進行緩和調(diào)控,采取恰當(dāng)?shù)亩Y貌策略來減輕對聽話人的冒犯?!熬徍托詻_突回應(yīng)”正是基于“面子論”的一種策略選擇。在“面子”與“禮貌原則”的調(diào)控下,“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呈現(xiàn)出禮貌性、含蓄性、非對撞性、順應(yīng)性等語用特征。

        4.1 禮貌性

        禮貌性是“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在語言表達形式上的顯著特性。雖然聽話人對說話人的冒犯性話語感到不滿,但在予以回擊時,仍注意語言表達的禮貌性,避免使用詈罵語、負面評價語等威脅對方面子的非禮貌語言形式,如例1和例7中的敬稱“嫂子”、“阿姨”,例2中的禮貌用語“請問”等,都體現(xiàn)出具有漢語語言文化特色的“禮貌準(zhǔn)則”。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沖突性話語的負面效應(yīng),有利于對人際關(guān)系的維護。

        4.2 含蓄性

        含蓄性是“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在意義表達方面的特征?!伴g接禮貌策略”(何自然1997:107)是減輕面子威脅行為的有效方式之一,即說話人盡量避免直言不諱,通過暗示、故意違反合作原則等方式間接地表達自己的意圖,使交際雙方的面子都得以保留?!熬徍托詻_突回應(yīng)”實質(zhì)就是一種“間接禮貌策略”。我們在第3節(jié)里談到的“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的各種實現(xiàn)方式,包括反語、雙關(guān)、刻意曲解等,在意義表達上都具有含蓄性,聽話人需要根據(jù)語境從說話人的字面意義里推導(dǎo)出其隱含的語用意義。

        4.3 非對撞性

        非對撞性體現(xiàn)出說話人語用用意的積極性。“直接沖突回應(yīng)”具有對撞性,即非合作性,回應(yīng)者的主要語用目的是攻擊對方的面子、激將對方、表達負面情緒或阻撓對方做某事(冉永平、楊巍2011:53-54)。而“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的實施者在主觀上具有“和諧-維護取向”(Spencer-Oatey 2000),即維護或保護和諧人際關(guān)系的愿望。在該取向的支配下,說話人會通過話語選擇來恰當(dāng)?shù)靥幚砻孀油{言語行為,避免直接的對撞,為會話進程的持續(xù)推進與雙方關(guān)系的維護留下余地。

        4.4 順應(yīng)性

        根據(jù)Verschueren(1999)的語言順應(yīng)論,語言使用的過程就是針對某種因素或條件不斷進行形式和策略選擇的過程,因為語言具有變異性、商討性和順應(yīng)性?!熬徍托詻_突回應(yīng)”策略的運用實質(zhì)上是聽話人順應(yīng)交際語境和語言語境的具體因素,實現(xiàn)自己特定交際意圖的過程,具有很強的語境動態(tài)性和語境順應(yīng)性。例如:

        (9) 趙辛楣:“方先生在什么地方做事呀?”

        方鴻漸:“暫時在一家小銀行里做事?!?/p>

        趙辛楣:“大材小用,可惜可惜!方先生在外國學(xué)的是什么呀?”

        方鴻漸:“沒學(xué)什么?!?/p>

        蘇小姐:“鴻漸,你學(xué)過哲學(xué),是不是?”

        趙辛楣:“從我們干實際工作的人的眼光看來,學(xué)哲學(xué)跟什么都不學(xué)全沒兩樣?!?/p>

        方鴻漸:“趙先生,你得趕快找個眼科醫(yī)生,把眼光驗一下;會這樣看東西的眼睛,一定有毛病啊?!?電視劇《圍城》)

        在例9中,面對趙辛楣態(tài)度傲慢的提問,方鴻漸先是采取防御性的回應(yīng)策略,用模糊語“一家小銀行”、“沒學(xué)什么”來應(yīng)答。隨著趙辛楣挑釁的升級,方鴻漸的回應(yīng)策略也相應(yīng)地由防御轉(zhuǎn)為進攻:趙辛楣所說的“眼光”是指“觀點、看問題的角度”,而方鴻漸卻利用“眼光”一詞的多義性,把它刻意曲解為“眼睛的視力”。表面看來他在擔(dān)心趙辛楣的視力有問題,實質(zhì)上是嘲笑他的觀點有毛病。

        5.“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的人際語用功能

        “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的禮貌性、含蓄性、非對撞性等語用特征決定了它具有積極的人際語用功能。下面我們從回應(yīng)者的角度來分析一下“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的“利己”與“利他”功能。

        5.1 “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的利己功能

        冒犯性話語是一種面子威脅行為。通過“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聽話人可以對冒犯者實施隱性的回擊,以抵御言語冒犯行為,或表達負面情緒,從而實現(xiàn)“利己”的語用功能。

        5.1.1 表示對聽話人的指責(zé)與不滿

        (10) 蘇小姐:“好架子!昨天晚上我打電話問候你,你今天也沒回電話,這時候又要我請了才來。方先生在問起你呢。”

        唐小姐:“我們配有架子么?我們是聽人家叫來喚去的。就算是請了才來,那有什么稀奇?要請了還不肯去,才夠得上偉大呢!”

        蘇小姐:“瞧你這孩子,講句笑話,就要認真?!?電視劇《圍城》)

        在例10中,蘇小姐昨天打電話給唐小姐,真正目的不是問候她,而是查探一下她有沒有和方鴻漸約會。唐小姐覺得表姐這么做妨礙了她的自由,有些無禮,故而不接她的電話。因此,當(dāng)蘇小姐責(zé)怪唐小姐“好架子!”時,唐小姐立即通過反問、稱呼語“人家”的變異使用等手段做出回應(yīng),隱諱地表達了自己對表姐的指責(zé)與不滿。

        5.1.2 表示對聽話人的否定與諷刺

        (11) 據(jù)說一名日本記者到北大突擊采訪,問到一名北大學(xué)生。

        記者:“你個人使用日貨嗎?”

        學(xué)生:“有,馬桶?!?在場學(xué)生大笑)

        記者:“那你告訴我,為什么日本的馬桶會比中國的好?”

        學(xué)生:“在中國,這種話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在公共場合提論這種話題是很變態(tài)的。當(dāng)然,我不知道是你有這樣的嗜好,還是貴國有這種習(xí)慣?!?百度文庫:北大學(xué)生回答日本記者提問)

        在例11中,日本記者的提問帶有民族優(yōu)越感和挑釁性,隱含著冒犯的語用用意。北大學(xué)生巧妙地避開了正面回答,從文化差異的角度來回應(yīng),表達了對記者問題的否定與諷刺。

        除此之外,“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還可以表達說話人對聽話人的反對和異議,如例7;實施對聽話人的警告與威脅,如例4;實施對聽話人面子的隱性攻擊,如例3,等等。

        5.2 “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的利他功能

        “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在維護說話人自身面子的同時,也顧及到了聽話人的面子。這是“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利他功能的體現(xiàn)。它在語言形式上的“禮貌性”和意義傳遞上的“含蓄性”可以降低話語的刺激強度,緩和消極性語用用意的力度,從而減少對冒犯者的面子威脅,減輕對人際關(guān)系的“解構(gòu)”效應(yīng)。在有些情況下,“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還會致使對方向緩和性話語正向轉(zhuǎn)化,推動交流順利進行。如例1中翠平的回答“那是那是!”表明翠平的態(tài)度由敵意轉(zhuǎn)為信服,雙方話語沖突的危機暫時得以化解。

        當(dāng)然,“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在質(zhì)上終究是一種“沖突性回應(yīng)”,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面子威脅行為的負面影響,不能完全避免進一步的話語沖突。

        6.結(jié)語

        在日常生活中,言語冒犯行為時常發(fā)生。由于被冒犯者的職業(yè)、身份、修養(yǎng)不同,語用目的不同,所處的具體語境不同,采取的回應(yīng)策略有很大差異,取得的語用效果也大相徑庭。相對于妥協(xié)性的回應(yīng)與“直接沖突回應(yīng)”,“緩和性沖突回應(yīng)”策略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相對禮貌、得體的策略選擇。它用間接、靈活的語言表達方式來實現(xiàn)對交際雙方面子的維護和對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取向,是一種積極的語用策略,值得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熬徍托詻_突回應(yīng)”的實現(xiàn)方式有多種,本文只是從修辭手段和語用手段角度列舉了其中常見的幾種,有待后續(xù)系統(tǒng)深入分析。

        Brown, P & S.Levinson.1987.Politeness:SomeUniversalsinLanguageUs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ice, H.P.1975.Logic and conversation [A].In P.Cole & J.Morgan (eds.)SyntaxandSemantics(Vol.3)SpeechActs[C].New York: Academic Press.41-58.

        Leech, C.N.1983.PrinciplesofPragmatics[M].London: Longman.

        Spencer-Oatey, H.2000.CulturallySpeaking:ManagingRapportThroughTalkAcrossCultures[M].London: Continuum.

        Russell, Bertrand.1905.On denoting [J].Mind14: 479-93.

        Tzanne, A.2000.TalkingatCross-purpose:TheDynamicsofMiscommunication[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Verschueren, J.1999.UnderstandingPragmatics[M].London: Edward Arnold.

        北大學(xué)生回答日本記者提問[OL].http:∥wenku.baidu.com/view/17af5ef7ba0d4a7302763a45.html

        辯論中的反駁藝術(shù)[OL].http:∥www.xywhy.com/info.aspx?infoid=974

        何自然.1997.語用學(xué)與英語學(xué)習(xí)[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申智奇.2004.刻意曲解的語用研究[J].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3):163.

        一口秀[OL].http:∥www.shigu.com/modules/article/reader.php?aid=88

        冉永平.2010.沖突性話語趨異取向的語用分析[J].現(xiàn)代外語(2):150.

        冉永平、楊巍.2011.人際沖突中有意冒犯性話語的語用分析[J].外國語(3):53-54.

        如何應(yīng)對“語言攻擊”[OL].http:∥hnfy.i.sohu.com/blog/view/39505512.htm

        唐納蘭.1966/1998.指稱與限定摹狀詞[A].馬蒂尼奇.語言哲學(xué)(牟博等譯)[C].北京:商務(wù)印書館.447-74.

        猜你喜歡
        摹狀面子言語
        言語思維在前,言語品質(zhì)在后
        呂魁:難以用言語表述的特定感受
        都市(2022年12期)2022-03-04 09:11:46
        摹狀詞理論研究綜述
        卷宗(2019年12期)2019-04-20 13:32:42
        限定摹狀詞的兩可性
        “Face Culture” in China and America
        某貪官的面子
        雜文選刊(2018年2期)2018-02-08 18:42:55
        淺析唐奈蘭關(guān)于對限定摹狀詞的兩種用法
        長江叢刊(2016年29期)2016-11-26 00:40:13
        面子
        黃河之聲(2016年24期)2016-04-22 02:39:44
        面子
        小說月刊(2014年2期)2014-04-18 14:06:44
        關(guān)于冬天
        中國詩歌(2013年3期)2013-08-15 00:54:22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中文无字幕一本码专区| 一区二区二区三区亚洲 | 亚洲国产精品av麻豆一区| 亚洲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色综合另类小说图片区| 在线免费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av一区二区| 男女啪啪无遮挡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影院| 中国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国产特黄a三级三级三中国| 亚洲第一狼人天堂网亚洲av| av蓝导航精品导航| 五月天婷婷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亚洲中文字幕一区| 娜娜麻豆国产电影| 看黄网站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看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国| 三男一女吃奶添下面| 久久亚洲第一视频黄色| 中文字幕人妻精品一区| 国产片精品av在线观看夜色|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2020|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 性猛交╳xxx乱大交| 国产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国内偷拍视频一区二区|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在线| 国产美女精品AⅤ在线老女人| 中文字幕在线乱码亚洲|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二码| 日本久久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