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是人們餐桌上的常見食物,國內種植區(qū)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云貴高原等氣候較涼的地域。可是,很少有市民知道,南昌本地出產的土豆也是頂呱呱的。而位于南昌縣銀三角的春溪村所出產的土豆,年銷量更占到了南昌市深圳農產品中心批發(fā)市場等大型批發(fā)市場總量的70%以上。
伍水明是春溪村的黨支部書記,前些年,他每天晚上都睡不踏實。因為每天凌晨都是村里的土豆種植戶們去南昌市大型批發(fā)市場送貨的時間。沒有機動車,土豆都是用自行車馱著,每車最多也就馱個100 kg左右。人多貨多難管理,到了市場上就容易起糾紛。好幾次,市場管理部門打電話吵醒熟睡中的伍水明,讓他趕緊到現場去調解。
這幾年,春溪村的土豆生產逐漸實現了機械化,全村共引進各型農用機械、運輸工具共計180余臺,村里的土豆種植戶結束了用自行車送貨的歷史,伍水明也終于能睡上安穩(wěn)覺了。他說:“科普給咱們村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機械化不僅方便了群眾,更讓全村的土豆種植產業(yè)邁上了新的臺階?!蹦壳?,春溪村200 hm2耕地都實現了機械化作業(yè),為發(fā)展高效農業(yè)奠定了基礎。
“咱們春溪的土質好,種出來的土豆皮質光滑,淀粉含量高,口感粉嫩,很受市場歡迎。”楊誠弟家里種著3 335 m2土豆,每年僅此一項就能增收3萬元以上。據他介紹,以前村里的土豆就種一季,產量不高。后來,村里請了專家開始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地膜覆蓋等馬鈴薯優(yōu)質高產高效種植配套技術,使春溪村的土豆實現了春、秋兩季種植,極大地提高了村民收入。2012年5月,春溪村還收獲了南昌市科普示范村的榮譽。
如今,春溪村的200 hm2耕地中,有133 hm2種上了土豆,667 m2產 1 500 kg,年產高達300萬kg,土豆已經成為村里的支柱產業(yè)。村民們嘗到了科普致富的甜頭,對改善生產技術條件的事情也更“上心”了。據村民介紹,在土豆生長過程中,排水非常重要。為此,村里又重新修建了排水渠,解決日常生產中的大問題。平時,村里還會經常邀請省農科院的專家來進行現場指導??萍汲蔀榱舜合逋炼狗N植戶眼里的“香餑餑”。
“春溪土豆早已聲名在外了,我們現在就是想通過不斷的技術創(chuàng)新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做大產業(yè)規(guī)模,真正打響‘南昌土豆’的品牌!”伍水明不僅僅滿足于春溪土豆在南昌市場上“三分天下有其二”。他說:“雖然我們的基礎設施建設還稍顯薄弱,但是在各級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春溪的土豆產業(yè)一定會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