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如楠,黃彩燕,王玫武
?
PRETCO與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
俞如楠,黃彩燕,王玫武
(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福建 龍巖 364021)
PRETCO是針對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專門設置的英語語言測試。本考試以實用為主,以應用為目的,切合了當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的發(fā)展方向。通過對本院學生近三年測試中反映出來的問題進行剖析,提出了若干解決這些問題的教學對策,以此加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PRETCO;學以致用;教學改革
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 (簡稱PRETCO)是由教育部批準成立的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委員會設計、供高職高專院校和成人高專院校學生自愿參加的標準化考試。依據《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以下簡稱《基本要求》),將教學要求分為A級要求和B級要求以適應當前學生入學水平的現(xiàn)狀。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也相應地分為A級考試和B級考試。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自2003年起組織學生參與了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以B級為考試起點,在通過考試之后鼓勵學生參加更高層次的A級考試或者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經過多年的教學與實踐,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選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2009年第4版《實用英語》綜合教程為主導教材。教材與《基本要求》銜接緊密,充分體現(xiàn)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對英語聽、說、讀、寫、譯各技能的要求、訓練均有較好的體現(xiàn),課文內容難易適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滿足其不同的學習要求。通過本教材的學習,能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習得應當具備的語言能力并且通過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B級測試。
近年來,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積極參加學院組織的英語B級考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本文主要通過近三年來大一學生參加12月份英語應用能力B級考試的通過率和試卷各版塊平均得分的情況來分析學生對英語的掌握情況及存在問題,以期提出相應的對策。
表1 近三年12月份B級考試情況
從表1我們可以看到,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報考B級的人數,2008年2 540人,成績合格人數1 711人,通過率達到了68.82%。2009年和2010年報考人數接近,成績合格人數卻相差355人,通過率和2008年相比也分別下降了0.66%和20.39%。
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入學時英語成績一年比一年下滑,學生的英語實際掌握情況差異較大,多數學生在高考英語考試當中均有猜答案的經歷。經過大學的英語學習,進步不是很明顯,問題集中體現(xiàn)在總授課課時,教師的教學改革和學生的學習配合和主動性上都有所欠缺。通過B級考試成績通過率的下滑趨勢,教師能比較客觀的了解學生的語言掌握情況大的趨勢走向。
表2 近三年B級試卷各版塊平均得分情況
從表2試卷各版塊平均得分情況來看,學生在各項技能的發(fā)展是不平衡的,三年的平均成績和表1的通過率有相似之處,總體為下滑趨勢,這反映出了比較多的問題。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同時結合平時與學生交流中了解的諸多情況,把表2出現(xiàn)的結果做一分析,具體分析如下:
B級聽力注重語言的運用與理解,主要為日常對話及小段落聽寫填詞,內容和選詞上都限于《基本要求》,難度不高。但學生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一是單詞積累不夠,聽得懂寫不出來或者是完全聽不懂;二是邏輯推理錯誤,不能正確的運用日常對話知識進行判斷;三是聽錯詞,沒有聯(lián)系上下文判斷自己的答案的能力;還有就是理解不當等等問題還是比較普遍的。
語法和結構部分在測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學生存在的問題還是比較突出。對于時態(tài),語態(tài)的掌握仍然是學生的軟肋,但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與學習中語法學習又處于弱化的方面,學生在課堂上所能接觸的語法知識非常有限。特別是在第26題到35題用括號里的單詞適當形式填空上,完全暴露出學生對單詞的同根詞的各種詞性形式掌握不足,在單詞學習中方法不當、詞匯積累不足,這直接影響了學生對單詞正確詞形的選擇與運用。
在客觀題部分,學生的得分情況還是比較令人滿意,因為帶著問題一般都可以在原文找到答案或類似答案的部分,學生容易把握,基本能夠讀懂文章的意思并作出正確的理解判斷。但在主觀題的答題方面,問題較多。集中反映出幾個問題:其一,能理解問題并找到答案,但沒有歸納能力;其二,能理解問題并找到答案,但沒有按題目“in no more than 3 words”的要求作答;其三,是看不懂問題或者原文。這些問題在學生當中很是普遍,也顯示出平時學生學習性閱讀做的不夠充分,能力沒有得到較好的鍛煉。
翻譯部分和閱讀部分相似,同樣分為客觀題和主觀題。在客觀題(61題到64題)中學生的判斷力和理解力方面的情況還算滿意,基本拿到及格分。但在65題的小短文全文英譯漢時,大多數學生就不能很好地進行理解和翻譯了。主要集中表現(xiàn)在對單詞的錯譯,對長句、難句把握不準確,對意群劃分不準確,以及不能很好理解一些專業(yè)術語的意思,甚至是逐字逐句翻譯等方面。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把平時上課時所練習的各種翻譯技巧融會貫通。
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當中,寫作是考試B級的一大特色,同時也是為了讓學生在日后工作中能正確地運用英語應用文的文體,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平時學生學習的都是一些格式化的文體形式。這就需要學生能準確地把握各種文體之間的區(qū)別,并能正確地進行運用。這方面學生得分情況可圈可點。主要集中在文體使用不恰當、句子不通順、選詞不當、單詞拼寫錯誤、點逗不清、病句多、中國式英語表達形式、結構較為松散等等問題上。
通過對以上問題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各項技能的掌握情況。為了讓學生的各項技能平衡發(fā)展,達到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1]的要求,針對以上問題,教師應在教學中作出一定的改革和調整。
1.“更新教育觀念,真正建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教學模式。”[2]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基本上是以教師為中心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學模式呈現(xiàn)出單一靜態(tài)的特點。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應從思想上、行動上轉變教學模式,把以學生主動學習的形式作為上課的主導形式,把上課時間交還到學生手中,教師則以輔助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糾正錯誤。在教學實踐中“授人與漁”,教會學生如何自主學習,如何更好地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
2.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8年世界教育報告——教師和變革世界中的教學工作》中強調:“教師的在職培訓或進修在最近30年顯得日益重要。某些國家在使用‘繼續(xù)教育’一詞時逐漸認識到教學同其它職業(yè)不一樣,是一種‘學習’的職業(yè),從業(yè)者在職業(yè)生涯中自始至終都要有機會定期更新和補充他們的知識、技巧和能力?!盵3]教師在平時教學之余應不斷汲取新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業(yè)務能力。多參加各種級別的教學法的研究,特別是參加一些全國性的關于高校英語教學方面的研討會,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舉行的每年一次的教材與教學研討會。在這樣的研討會上,教師更能吸收到一些全國其它高校的先進的教學經驗。結合教師自己的情況和學院的實際情況,探索出具有特色的教學模式。
1.鼓勵為主,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
語言學家克拉申(Krashen)把二語習得分成了四個階段(沉默期、英語語法干擾期、學術英語提高期、學習曲線上升期)。[4-5]由于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入學時英語掌握程度層次差異較大,而且高考英語成績普遍偏低,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使用技能非常薄弱,對英語的學習很大程度都還處于“沉默期”和“英語語法干擾期”。在這個期間的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尤為不足,英語學習很吃力,對所學內容理解很有限,單詞積累量甚少,甚至都不能正確讀出單詞,所以多數學生是懼怕開口,害怕提問。作為教師針對這樣的情況,要充分了解這兩個階段學生的特性。對學生進行鼓勵教育,樹立他們的信心。在課堂朗讀和提問時不要過于糾結于發(fā)音正確與否和答案正確與否,對于這類學生,愿意朗讀課文或回答問題,已經是克服自卑心理的一大進步,教師要積極肯定這點,給予適當的鼓勵與評價,讓他們走出“沉默期”。“語法干擾期”是掌握語言的必經階段。在此階段學生嘗試著把語言按照一定規(guī)則組織起來,創(chuàng)造出大量的表達方式,但由于受制于漢語的表達習慣,會產生大量的語法錯誤。錯誤的產生也必然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受挫感,從而逐漸削弱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這種情況,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讀多練,培養(yǎng)語感,掌握語法規(guī)則,重樹其對學習英語的信心。
2.采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基本要求》提出:英語教學要“積極引進和使用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技術等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改善學校的英語教學條件”。[2]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的英語教學已經全部實現(xiàn)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授課學習。這樣一個新穎的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信息量大,聲像并存,靈活多樣。通過播放課件,學生能在有限的45分鐘內獲取更豐富的語言信息。為了提升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可以播放一些英語原聲影視,既能緩解學生的語言學習壓力,從枯燥的課堂釋放出來,又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定的語言習得環(huán)境,可謂一舉多得。課堂用語盡量使用英語形式,同時鼓勵學生多收聽英文廣播,比如VOA、BBC等等,動員學生參加院內每周一次的英語角活動,聽說結合,相得益彰。
1.語法和結構教學首先要加強詞匯學習
《基本要求》對B級測試應掌握的詞匯有明確的說明:“認知2 500個英語單詞(包括入學時要求掌握的1 000個詞)以及由這些詞構成的常用詞組,對其中1 500左右的單詞能正確拼寫,英漢互譯”[2]。詞匯學習是習得一門語言的重要基礎。教師不能僅僅要求學生背多少單詞,而應加強學生對單詞的理解和單詞詞性變化的掌握。遵循詞句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單詞的實際運用。其次是重點語法知識的講授與學習。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對重要語法知識,不能照本宣科,要善于總結特點,盡量深入淺出、去繁化簡,同時注重少講多練的原則,使學生能更切實的掌握和運用。
2.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
除了講授《實用英語》綜合教程所提供的翻譯技能學習之外,教師還應增加書中未涉及技能的學習。比如翻譯中常用的增詞法,減詞法等等。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學會翻譯的技巧。在翻譯中要以練代講,讓學生來多思考、多練習,教師多引導。對長句和難句,要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劃分意群,如何判斷詞義等等。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要時刻督促學生逐字逐句翻譯的陋習,盡量讓學生能把直譯和意譯融會貫通,活學活用。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在語言學習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能。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是學習性閱讀。通過課內閱讀材料的理解與練習,學會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能正確理解作者的意圖,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二是常規(guī)性閱讀。通過增加他們的閱讀量,比如鼓勵學生閱讀一些英文報刊雜志:21st CENTURY,CHINA DAILY ,READER’S DIGEST等等。并且讓學生做一些讀書筆記和撰寫讀后感。其間教師要起到監(jiān)督引導作用,讓學生能保質保量地完成這些任務。
4.加強應用文寫作
應用文寫作主要考察學生的語法和結構、遣詞造句、語言組織等綜合運用能力。同時也是對學生的應用文寫作格式掌握情況的檢驗。因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綜合各種應用文的共同點,比如:教師在講解應用文時,就應該強調大多數的應用文都是基于英文書信的格式,因此掌握英文書信的基本格式尤為重要等等。然后再進行各種文體和書信的比較,讓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兩者之間的不同點區(qū)別之處,增強他們的記憶。在應用文寫作過程當中,教師要讓學生掌握一些應用文的慣用表達,比如在借條中會用到“borrowed from sbdy. sthg.”、“I O U/ I owe you…”或者收據中會用到“received from sbdy. sthg.”等類似的慣用表達。應用文寫作爭取做到每周一練,既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加強語言組織能力,也能讓學生更為深刻地記住各種文體。
“學生普遍認為英語學習具有很高的難度,尤其是英語聽說。這主要是中學階段長期的應試教育所引起的學生大量的時間用來跟隨老師學習語法、做習題等。”[6]針對學生英語學習中反映出的這個問題,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策略,轉變學生的學習難度觀念和動機觀念,不能被動地在社會、學校、家長和教師的壓力下學習,讓學生認識到大學的學習是個人文化、能力、專業(yè)技能的提升,把“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不再把學習當成是被逼的、沉重的事情,而應該讓他們認識到學習可以是一件輕松愉快的、容易開展的事情,不再是壓在他們背上的“三座大山”。
綜上所述,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對我們的教學是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關系,并且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通過B級考試,我們能更為準確、更為直觀地了解學生在英語中應當掌握的五項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他們學到了什么,欠缺了什么,都能很好地展現(xiàn)出來,讓教師能及時地對教學做出改革和調整。PRETCO等級考試和高職英語教學之間并不矛盾,積極的反撥作用遠勝于消極的反撥作用。教師應充分利用其積極的反撥作用做到“考教學”三結合,真正實現(xiàn)高職英語以“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學改革目的。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黃彩燕.計算機多媒體引入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思考[J].閩西職業(yè)大學學報,2005(4):89-92.
[3] 常志偉.英國成人教育教師的繼續(xù)教育[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23(7):78-79.
[4] 黃幼娟.在教學中提高A、B級英語考試水平[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7(3):150-152.
[5] 二語習得理論[EB/OL].[2011-11-08].http://baike.baidu.com/view/5343357.htm.
[6] 鮑娟.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觀念調查分析[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1,17(1):181-182.
(責任編輯:林勁)
PRETCO and the reform in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English teaching
YU Ru-nan, HUANG Cai-yan,WANG Mei-wu
(M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ongyan, Fujian, 364021, China)
PRETCO is an English test especially directed towards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test is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practical use and application, which meets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students at M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for the last three years,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and then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ies in the English application.
PRETCO; learning for application; teaching refor
2011-12-02
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科研課題,PRETCO的反撥作用與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與測試的研究(MYLJ2011-005)
俞如楠(1976—),男,福建長汀人,講師,主要從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與研究。
H319.1
A
1673-1417(2012)01-006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