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語文學科的重要特點是思想教育和語言文字訓練的辨證統(tǒng)一,進行思想教育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師怎樣才能把語文教學中思想教育做到潤物細無聲呢?
一.融化在書寫中
語文教學,從小學到大學,都離不開寫字,方塊字始終伴隨著每位學生。教師從教學生認方塊字到寫方塊字,讓學生感受到方塊字的結(jié)構(gòu)方正得體、造型美觀,書寫工整,激發(fā)學生對中國文字的熱愛。從方塊字的橫平豎直、方方正正,教育學生做堂堂正正、有骨氣的中國人。教師從寫字入手,對學生滲透思想教育,是教師教書育人成功的基石。
二.滲透在教學中
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要統(tǒng)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思想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文本的熏陶感染。如《趵突泉》通過對課文的閱讀理解,學生了解濟南名勝趵突泉的特點,激發(fā)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陶冶愛美情趣?!对僖娏?,親人》讓學生體會到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讓學生從中受到愛國主義、國際主義教育。這樣在加強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關(guān)愛他人,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增強在欣賞中
語文課本中有許多插圖,每一幅插圖都有不同的內(nèi)容,并充滿著不同的情趣。怎樣在欣賞插圖的同時滲透思想教育呢?《圓明園的毀滅》開篇點題時出示掛圖一(講述):圓明園原來是一座皇家園林。她氣派、壯觀、富麗堂皇。讓學生從圖畫中感受到圓明園的宏大氣魄;可現(xiàn)在她怎樣了呢?掛出反映圓明園殘墻斷壁的掛圖二。富麗堂皇的圓明園現(xiàn)在變成了一片廢墟,是誰將中國之國寶、世界之珍奇燒毀了呢?是帝國主義,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對帝國主義的憤恨。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了民族的責任感。
四.密切在活動中
語文活動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把思想教育密切在語文活動中。①組織參觀活動,如參觀王甫洲水電站,讓學生看到家鄉(xiāng)的美景,就會產(chǎn)生熱愛家鄉(xiāng),眷戀家鄉(xiāng),建設(shè)家鄉(xiāng)的思想。②舉行“中國科學家故事會”,小學生會因祖沖之、張衡、華佗而驕傲,并由此升騰起一種崇高的民族自豪感。
語文教學中,處處都有思想教育,對德育的滲透,教師要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作者通聯(lián):441800湖北省老河口市袁沖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