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兆海,夏 峰,李美英,蘇建華
青年腦卒中是指18~45歲人群發(fā)生的腦血管疾病,在我國及發(fā)展中國家約占全部腦血管疾病的10%,青年腦卒中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青年腦卒中有其特殊性,病因復雜,因此了解青年腦卒中的危險因素、臨床特點等對預防青年腦卒中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對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神經(jīng)內(nèi)科收治的200例青年腦卒中患者的病因、高危因素、治療及預后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5年1月—2010年l2月在我院神經(jīng)內(nèi)科住院治療的青年腦卒中患者200例,其中男131例,女69例,年齡18~45歲,平均 (40.68±4.68)歲;出血性卒中99例 (腦出血83例,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16例),腦梗死101例;總死亡人數(shù)20例,其中腦出血死亡16例,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死亡1例,腦梗死死亡3例。診斷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標準[1],并經(jīng)顱腦CT或MRI影像學檢查確診。
1.2 方法 (1)對青年腦卒中的總體危險因素進行統(tǒng)計,包括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史,心臟病史,吸煙 (>10支/d×10年)、酗酒史 (白酒>4兩/d×5年),高脂血癥史、家族史,腦血管畸形,不明原因等。(2)所有卒中患者按18~29歲,30~39歲,40~45歲分為3組,比較各組的主要危險因素。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200例青年腦卒中患者的病因進行分析和歸納,計算其百分比。統(tǒng)計方法采用絕對數(shù)值和百分比。
2.1 200例青年腦卒中患者中男性與女性之比為1.89∶1,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的百分比分別為50.5%和49.5%,兩者無明顯差異 (見表1)。腦出血和腦梗死中累及基底節(jié)的百分比分別為62.6%和69.3%,累及腦葉的百分比分別為18.1%和21.8%(見表2)。
2.2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煙、高血壓家族史、腦卒中家族史在青年腦卒中的危險因素中的比例分別為59%、21.5%、22.5%、30.5%、24.5%和9.5%;腦出血和腦梗死危險因素中,高血壓所占百分比最高,分別為72.3%和56.4%;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危險因素中動脈瘤為50% (見表3)。
2.3 200例青年腦卒中出血性組和缺血性組高血壓治療情況及家族史情況見表4。
2.4 不同年齡段組發(fā)病人數(shù)有明顯差異,18~29歲年齡組危險因素中血管畸形所占比例最大,為37.5%,而其他兩組中高血壓所占比例最大,分別為50.0%和64.3%(見表5)。
表1 200例青年腦卒中的一般情況Table 1 General condition of200 young patients with stroke
表2 200例青年腦卒中類別及累及部位〔n(%)〕Table 2 Category and the involved area of 200 young patients with stroke
表3 各種危險因素的分布〔n(%)〕Table 3 Various risk factors distribution
表4 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高血壓治療情況及家族史情況〔n(%)〕Table 4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family history between hemorrhagic and ischemic groups
表5 不同年齡組腦卒中主要危險因素比例〔n(%)〕Table 5 Main risk factors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with stroke
青年腦卒中最常見部位為基底節(jié)區(qū)。本研究資料中青年腦卒中累及基底節(jié)的例數(shù)為122例,累及腦葉、腦干、小腦的例數(shù)分別為37、28、6例,不論是腦出血還是腦梗死常見的部位均為基底節(jié)區(qū),與張大鵬[2]的研究結(jié)果不同,其結(jié)果顯示出血性腦血管病的好發(fā)部位在腦葉。而尹琳等[3]的研究顯示青年腦卒中主要累及的部位為基底節(jié)區(qū),包括出血性卒中。
青年腦卒中病因復雜,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傳統(tǒng)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煙酒、肥胖、活動減少等,也是最主要的危險因素。第二類為少見的,主要發(fā)生于年輕人群的病因[3-4]。本研究中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在青年腦卒中的病因中的比例分別為59%、21.5%和22.5%,說明傳統(tǒng)的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性動脈粥樣硬化是青年腦卒中主要的獨立危險因素,與既往的研究一致[5-6]。本研究顯示青年腦卒中患者中不論是出血性還是缺血性,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均為高血壓,分別占72.3%和56.4%。與國內(nèi)有關(guān)文獻對青年腦卒中發(fā)病相關(guān)因素調(diào)查一致[7]。腦出血和腦梗死,許多危險因素都可能同時存在,尤其腦梗死患者可同時存在幾種危險因素。本研究中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16例,其中8例 (50%)為動脈瘤。說明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主要原因為動脈瘤,其次為血管畸形,包括動靜脈畸形、煙霧病,海綿狀血管瘤等。有5例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原因不明,其中2例行DSA檢查未發(fā)現(xiàn)異常,3例未進行血管檢查,1例死亡。
吸煙是缺血性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本研究發(fā)現(xiàn)缺血性卒中患者吸煙40例,占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的39.6%,與董謙等[8]的研究結(jié)果相近,說明吸煙在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fā)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顯示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有21例吸煙,占25.3%,主要是男性患者。目前吸煙和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關(guān)系尚不明確。付偉等[9]發(fā)現(xiàn)青年出血性腦卒中有75.49%患者吸煙,認為吸煙能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可能對腦出血有促進作用。
青年腦卒中除了上述常見的危險因素外,還有其他少見因素:心源性、高同型半胱氨酸、炎癥、瘤性卒中、動脈夾層等。另外,要注意青年卒中的罕見原因[4],如腦血管畸形、先天發(fā)育異常、感染、自身變態(tài)反應、少見的心源性栓子、凝血功能亢進、出現(xiàn)異常成分、遺傳基因突變等。青年卒中患者如排除常見原因,應給予完善的其他罕見危險因素檢查,有利于二級預防[10]。
對高血壓的不知曉、不重視是青年卒中高發(fā)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中有高血壓118例,發(fā)病前有高血壓83例,占70.3%,說明大多數(shù)患者對高血壓知曉。但正規(guī)治療者只有21例,占25.3%,未治療者62例,占74.7%。在出血性卒中中未治療的比例較高,占82.1%。發(fā)病后才發(fā)現(xiàn)有高血壓者35例,占29.6%。這些高血壓的患者中有35例 (占29.6%)有家族性高血壓或腦卒中史。高血壓患病率在我國人群中仍在上升,特別年輕高血壓患病率在逐年增加,但我國青年患者對高血壓知曉率、尤其是治療率和控制率處于極低水平,因此加強高血壓的防治和宣傳工作,對降低青年腦卒中的發(fā)病率具有重要意義。
青年腦卒中患者主要集中在40~45歲年齡組[3],占全部青年腦卒中的50.74%;本研究中40~45歲146例,占總?cè)藬?shù)的73%。在這個年齡組中,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煙及家族史是主要危險因素,而在40~45歲的患者,生活和工作壓力較大,很少關(guān)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因此注重40~45歲人群的健康問題,對減少青年卒中的發(fā)病有重要作用。
青年腦卒中有其他老年腦卒中相同的發(fā)病特點,也有其特殊的臨床特點,了解其特點對預防青年腦卒中、降低發(fā)病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義。
1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379.
2 張大鵬.青年腦卒中的病因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0,13(4):51-52.
3 尹琳,殷卓琳,劉志強.青年腦卒中的病因探討 [J].醫(yī)學與哲學 (臨床決策論壇版),2008,29(10):15-17.
4 王國穎,汪凱,李友海.青年缺血性腦卒中的病因?qū)W研究進展[J].安徽醫(yī)學,2011,32(1):111-113.
5 北京神經(jīng)病學術(shù)沙龍.2359例青年腦卒中患者危險因素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3,24(2):105-108.
6 Varona JF,Guerra JM,Bermejo F,etal.Causes of ischemic stroke in young adults,and evolution of the etiological diagnosis over the long term [J].Eur Neurol,2007,57:212-218.
7 張微微,張茁,朱光明,等.青年腦卒中2359例發(fā)病相關(guān)因素調(diào)查 [J].華北國防醫(yī)藥,2003,15(5):308-310.
8 董謙,胡文立,唐子人,等.181例青年腦梗死患者危險因素研究[J].山東醫(yī)藥,2008,48:44-45.
9 付偉,陳俊紅.102例青年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0,16(36)12-13.
10 康維為.不同院前急救評價方法對急性腦卒中患者診治效果的影響 [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