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躍龍
(安徽省銅陵市第四人民醫(yī)院, 安徽 銅陵 244000)
宮頸癌是常見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嚴重的威脅著婦女的生命健康與生活質量[1]。早期的對宮頸癌診斷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超聲檢查、CT檢查均為無創(chuàng)傷、無痛苦的檢查方式,為了探討螺旋CT多期增強掃描及三維重建在宮頸癌診斷與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筆者選取我院收治的53例宮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開展如下研究:
1.1 研究對象:2005年2月至2011年10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53例宮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32-78歲,平均年齡(58.57±5.69)歲。臨床癥狀以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接觸性陰道出血及流液為主。婦科檢查有菜花狀贅生物、變硬及宮頸增大。所有病例均經(jīng)活檢病理確診,其中鱗癌36例,腺癌17例。所有患者入院7d內(nèi)均給予螺旋CT多期增強掃描檢查及掃描后圖像重建,螺旋CT檢查前均給予B超檢查。
1.2 方 法
1.2.1 研究方法:采用對照自身研究,患者分別行B
超及螺旋CT三維重建檢查,將兩種檢查結果進行比較,探討螺旋CT多期增強掃描及三維重建在宮頸癌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1.2.2 B 超檢查:采用 PHILIPS HDI4000彩超,腹部探討頻率3.5MHz,待患者膀胱充盈適當,行縱、橫、斜多方位檢查。
1.2.3 螺旋 CT檢查及 MPR成像:采用 PHILIP SMX8000雙排螺旋CT。掃描參數(shù)設置:管電流120 mA,管電壓120kV,層厚3-5 mm。掃描范圍:掃描前40min口服500mL的1%泛影葡胺水溶液,憋尿,從恥骨聯(lián)合下緣向上至髂前上棘。掃描結束后行無間隔(1.5-2.5 mm)重建,傳入工作站,行多平面與三維重建。3D采用表面遮蓋法,使用旋轉影像技術確定,不被觀察的結構使用消隱技術適當?shù)挠枰匀コ?。取冠狀面、矢狀面及任意斜面利用MPR軟件進行多平面重建。
1.3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5.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分期采用FIGO法,檢查結果顯示,在本組53例患者中Ⅱa期10例,Ⅱb期21例,Ⅲ期以上22例,B超診斷41例,檢出率77.36%;螺旋CT三維重建診斷49例,檢出率92.45%;兩種方法檢查結果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X2=4.711,P<0.05),見表 1。
表1 B超和螺旋CT三維重建片對宮頸癌檢出結果比較 (n)
3.1 B超檢查的優(yōu)缺點:B超對于宮頸癌的診斷具有操作簡便、安全、快速、可重復性強、費用低及普及性高等優(yōu)點,目前仍為診斷宮頸癌首選的無損傷性影像學檢查方法。B超可全面顯示宮頸腫塊的形態(tài)、大小、范圍及內(nèi)部結構特征,可顯示腫塊向周圍浸潤情況,檢出肝內(nèi)有無轉移灶,發(fā)現(xiàn)周圍淋巴結或腫塊有無因壓迫下段輸尿管致使腎、輸尿管有積水出現(xiàn)[2]。但B超對肺、骨的轉移無法檢出。林萍[3]等研究表明早期宮頸無明顯形態(tài)學改變或宮頸輕度肥大,故當病變范圍10mm×8mm-14mm×5mm時需引起高度重視,避免漏診。當宮頸癌形態(tài)改變時則需與宮頸良性腫瘤、宮體癌侵犯宮頸及慢性宮頸炎進行鑒別。何涌[4]等在106例陽性表現(xiàn)者中,其B超表現(xiàn)以宮頸不規(guī)則增大、粘膜線中斷或消失對宮頸癌有診斷意義。
3.2 螺旋CT三維重建檢查的優(yōu)缺點:螺旋CT三維重建是一種將計算機軟件作為工具與載體,通過CT多期掃描,將連續(xù)薄層圖像通過工作站重建成直觀、立體的圖像[5]。螺旋CT三維重建可以從不同角度了解宮頸癌的浸潤范圍、盆部淋巴結的腫大情況以及周圍組織受侵情況。螺旋CT三維重建不僅彌補了單純橫斷面圖像的不足,還可全面了解盆腔內(nèi)淋巴結轉移的情況[6]。螺旋CT增強掃描可通過造影劑提高對病變組織的強化效果,可清楚地顯示病變生長特征與周圍侵犯范圍,從而利于對宮頸癌的分期,并可將盆腔轉移性病灶進行區(qū)別開來[7]。
呂冰[8]等的研究表明宮頸癌CT影像特征主要為以下:子宮頸>3.5cm提示可能有宮頸癌,但不能作為特異性診斷標準;宮頸形態(tài)呈三角形、偏側形、不規(guī)則狀或分葉狀;宮頸邊緣毛糙,有闊韌帶內(nèi)結締組織等宮旁組織浸潤;主韌帶及骶子宮韌帶不規(guī)則增厚等。IIa期與IIb期的區(qū)分標準是宮頸癌宮旁有無侵犯,無則為IIa期,反之為IIb期[9]。CT可證實宮旁及鄰近器官有無侵犯,其可作為尋找淋巴結轉移的重要影像證據(jù),并為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臨床依據(jù)。曹陽[10]等通過對28例病理證實的宮頸癌患者行螺旋CT增強掃描,結果CT分期結果和手術結果一致21例,占75%。本組研究結果與該研究大致相同,研究表明螺旋CT增強掃描可提高宮頸癌分期的準備性,對宮頸癌治療提供有力的臨床依據(jù)。
綜上所述,螺旋CT三維重建可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一次性體檢數(shù)據(jù)的采集,且通過回顧性處理后,能產(chǎn)生清晰的、高質量的立體三維圖像。螺旋CT三維重建可全面顯示宮頸癌組織生長及侵犯特征,為臨床診斷分期提供有利的理論依據(jù)。本組53例患者中,B超檢出率77.36%,螺旋CT三維重建檢出率92.45%;經(jīng)比較(P<0.05)。故臨床上可以超聲檢查作為主要的輔助檢查方法,再結合螺旋CT三維重建來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
[1] 廖明朗,李肇憲,譚潔,等.螺旋CT掃描在宮頸癌中的診斷價值[J].山東醫(yī)藥,2008,48(32):30.
[2] Hricak H,Gatsonis c,Chi DS,et al.Role of imaging in pretreatment evaluation of early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results of the intergroup study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Imaging Network 6651-Gynecologic Oncology Group 183[J].Clin Oncol,2005,23(36):9329-9337.
[3] 林萍,蘇建平,崔一萍,等.B超在宮頸癌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4,5(2):115-117.
[4] 何涌,鐘鳴.B超、CT、MRI對宮頸癌的診斷價值對比分析[J].華夏醫(yī)學,2009,22(3):413-415.
[5] 邱書琚,陸曉蘭,蔣小平,等.16層螺旋CT在宮頸癌臨床分期中的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0,26(7):990-1012.
[6] Hancke K,Heilmann V,Straka P,et al.Pretreatment staging of cervical cancer;is imaging better than palpation:role of CT and MRI in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cervical cancer:single institution results for 255 patients[J].Ann Surg Oncol,2008,15(10):2856-2861.
[7] 譚秀鐘,藍博文,劉國榮,等.宮頸癌的多層螺旋CT診斷價值[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5,12(5):1246-1248.
[8] 呂冰,郭魯展.16排螺旋CT多期增強掃描及三維重建診斷宮頸癌的價值[J].臨床誤診誤治,2011,24(4):77-78.
[9] 程燕,趙福敏,鄧開鴻.多層螺旋CT在宮頸癌診斷及分期中的價值[J].華西醫(yī)學,2009,24(12):3279-3282.
[10] 曹陽,易文中,陳結,等.螺旋CT多期增強掃描在Ⅱa-Ⅱb期宮頸癌診斷中的應用[J].醫(yī)學臨床研究,2009,26(5):83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