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敏
河南省夏邑縣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河南夏邑 476400
腦出血是一種死亡率較高的疾病,對于患者身體的危害極大,存在著較高的致殘風險。在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下,患者身體恢復緩慢,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的消失和恢復需要長期的藥物療程治療后才能慢慢恢復。由于現代醫(yī)學水平的不斷進步,在治療急性腦出血上應用亞低溫的療法效果顯著。本研究隨機選取了2009年3月~2010年3月101例確診的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治療,現將對于亞低溫療法的具體效果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2009年3月~2010年3月101例確診的腦出血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54例,其中男29例,女25例,年齡45~69歲,平均(54.3±2.3)歲;對照組47例,其中男27例,女20例,年齡54~67歲,平均(55.2±2.9)歲。101例患者的病程均在半年之內,其中有42例患者并發(fā)糖尿病、高血壓等癥狀,31例患者并發(fā)腦栓塞。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以及并發(fā)癥等方面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促進患者腦細胞代謝,清除患者腦部內的自由基。治療組在藥物治療基礎上采用亞低溫的療法。使用先進的智能低溫治療儀和傳感器進行治療,1次/d,持續(xù)時間為2~14 d不等,具體時間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決定。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評分量表(GCS)記錄和分析患者意識障礙程度[1], 對于急性腦出血的患者在治療前和治療后的3、7、10 d進行評分。另外采用歐洲腦卒中量表(ESS)對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進行評分,其分別是在治療后10、20、30 d進行。最后對治療后的患者進行日常生活能力的測評。治療后對患者采取到家隨訪、電話了解等方式對其恢復情況進行調查。
顯效:患者的意識障礙完全消失,神經功能缺損得到修復,可以自理;有效:患者的意識障礙有一定程度的減弱,有一定的辨識能力,神經功能得到部分修復;無效:患者意識障礙明顯,完全沒有好轉跡象,神經功能缺損。
對于采集到的數據的分析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評分量表(x ± s,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神經功能評分比較(x ± s,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Bar thel指數評分比較(x ± s,分)
急性期腦出血患者的顱內壓升高,引起了不同程度的意識障使得患者在臨床上發(fā)生從嗜睡到深昏迷的情況。然而患者意識障礙的程度主要取決于出血部位、出血量、腦脊液循環(huán)障礙、繼發(fā)出血、水腫和顱內壓增高的嚴重情況。治療急性腦出血的關鍵在于準確判斷患者病情輕重和預后,然后根據其情況再決定如何治療。應用亞低溫對患者采取治療后意識障礙的持續(xù)時間明顯縮短、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也相對較少,同時患者的愈后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提高,對肢體功能的恢復也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亞低溫的運用可以顯著地降低腦部損傷患者的病殘幾率,減少內部其他器官受到影響而損傷的情況。在現在臨床上使用的亞低溫療法多為半導體數控或者計算機數控的冰毯子等,操作簡單方便。在治療急性腦出血的過程中會伴隨著出現一定的并發(fā)癥例如:(1)心臟和血壓受到一定的影響,主要必先為心動過緩、心率失常、血壓下降;(2)血液的黏稠度增加以及凝血功能受到影響出現障礙[2];(3)腎器官的部分激素分泌減少;(4)胃部功能調節(jié)降低;嚴重時可能還會出現局部凍傷的危險性[3]。
長時間應用全身亞低溫療法可能導致其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在技術其操作上也很復雜,技術含量上的要求也很高。在治療的腦出血患者中有部分為老年人,其常伴有心血管、糖尿病、腎臟等疾病,因此他們對于冬眠藥物和低溫的耐受性差[4]。使用傳統(tǒng)的冰敷頭部或者降低大血管處溫度的方法存在一系列的弊端,例如降溫效果不理想、體溫無法控制甚至容易反彈[5]。
為了減少并發(fā)癥的出現,減輕患者的病痛,在使用該療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在腦水腫形成前應做好降溫措施,并且越早越好,這樣才能起到保護腦細胞的作用;(2)調節(jié)好低溫,低溫的波動不能太大也不能斷斷續(xù)續(xù);(3)患者治療期間應注意皮膚的保護,患者家屬和護理人員也應加強護理,同時注意充分吸痰,保持呼吸暢通;(4)注意根據患者適應證情況,選擇亞低溫的治療[6-7]。
[1] 翁維權,陳家愚.內科危重癥的搶救[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445-528.
[2] Gelman B,Schleien CL,Lohe A,et al.Selective brain cooling Ininfant piglets after cardiac arrest and resuscitation[J].Crit Care Med,2009,24(6):1009-1017.
[3] 班桂玲.亞低溫療法治療急性腦出血的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09,49(18):213-215.
[4] 貝為武,趙世金.亞低溫微創(chuàng)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觀察[J].廣西醫(yī)學,2010,32(10):1193.
[5] 劉開琦,寧月華,榻品蓮.頭顱局部亞低溫治療急性腦出血120例的效果觀察 [J].內科,2010,5(2):221.
[6] 智武,徐家志,周坤,等.微創(chuàng)穿刺術和亞低溫搶救腦出血患者的效果觀察[J].廣西醫(yī)學,2005,27(11):1753.
[7] 張桂茹,劉璽昌.亞低溫治療對腦出血后神經功能恢復及并發(fā)癥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