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學(xué)
北宋詩人梅堯臣有個叔叔叫梅詢,詩也做得不錯,可奮斗了一輩子,直到風(fēng)燭殘年,也只做到翰林侍讀學(xué)士—聽這官名就知道是個閑職,屬于鼓勵性質(zhì)。到梅詢這把歲數(shù),該有“老去自覺萬緣都盡,那管人是人非”的豁達了,可他偏偏大有“老當(dāng)益壯、窮且益堅”的豪邁??涩F(xiàn)實根本不想跟他較勁,所以,他郁悶了。
找不到對手,梅詢只好跟自己較勁。經(jīng)過深刻而全面的總結(jié),他發(fā)現(xiàn)他的腳一直有毛病,大概有點跛,就常常借歇腳的機會,坐下來,指著那只倒霉而無辜的腳,可勁兒地罵:“你里面一定有鬼。讓我進不了中書省、樞密院的,就是你小子!”老頭罵得特別逼真,好像那只腳跟腳里面的鬼,真的合起伙來算計他一樣。
和梅詢同病相憐的,還有宋之問。宋之問是初唐有名的大才子,他給武則天上表,要求做北門學(xué)士。這可是為帝王起草詔書的活兒,一般人干不來,也不敢隨便要求。當(dāng)然像宋之問這樣級別的才子,就另當(dāng)別論了。但唐朝別的沒有,最不缺的似乎就是才子。也許,武則天早有了人選。所以,宋之問的請求被駁回。
吃了閉門羹的宋之問并沒有輕言放棄,很快拿出一篇長詩《明河篇》表明心志:舍我其誰。武則天也承認詩寫得的確精彩,但她還是拒絕了。她對崔融說:“我不是不知道宋之問有才,只是因為他有口臭。”這話傳出來,宋之問立刻被雷倒了。從此郁悶得要死,終身慚憤。
如果說這倆人一個跛腳、一個口臭,還有郁悶的“本錢”,那么那些全須全尾又郁悶的人,豈不是更虧?北宋的杜默就是這么一位。
杜默在文人圈子里也算老資格,跟歐陽修一個級別。但人倒霉了擋也擋不住,他像被人下了咒,怎么考也考不中。又一次落榜之后,他經(jīng)過烏江,喝了不少酒,想找人發(fā)發(fā)牢騷都沒人聽,看到項王廟,就踉蹌著進去了。搖搖晃晃燒了香,又趁廟祝沒留神,搖搖晃晃爬上神臺,一屁股坐在項羽的神像邊上,摟著項羽像的脖子,拍著項羽像的頭,好像倆人是哥們兒,然后一邊哭一邊嚎:“英雄如大王而不能得天下,文章如杜默而取不得官?。 闭f完又淚如迸泉。廟祝怕他鬧出亂子,把他扶了下來。后來,據(jù)廟祝說,他舉著燭臺檢查事故現(xiàn)場時,發(fā)現(xiàn)神像也激動得哭了,滿臉是淚。這話自然當(dāng)不得真,八成是杜默哭多了抹上去的。
唐朝的劉孝孫,自幼博學(xué)通敏,弱冠之年就名聞天下,和虞世南他們是文友,卻也一直不得志,好不容易授了太子洗馬,“未拜,卒”。終老之前,郁悶到家的劉才子放了狠話:“古人說動動嘴皮子就能做卿相、得富貴,我看完全是書里在胡說八道!”
人人都想活得既有錢又有閑,但如此兩全其美的事跟做神仙一樣,很難。有人知難而退,就去做隱士;有人知其不可而為之,只好拿層出不窮的郁悶來充實自己。其實,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喜歡郁悶的人和拒絕郁悶的人。明知會郁悶,還窮追不舍,那還是喜歡郁悶。隱士們高調(diào)拒絕郁悶,很高明,卻不見得高尚,大家都跑了,落得無官一身輕,可誰來建設(shè)國家?再說,不親自做起來試試,又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隱士們喜歡拿自己不想做來搪塞,但能不能做好?很可疑。至少自己能不能對官場惡濁免疫,就很不自信。
當(dāng)年,龐統(tǒng)聽說水鏡先生司馬徽在潁川,就不惜奔波2000里前往問候。當(dāng)時,司馬徽正在采桑葉。龐統(tǒng)就從車里探出頭來,頗不以為然地說:“大丈夫處世,應(yīng)當(dāng)戴金佩紫,怎么可以做女人之事!”
司馬徽是老江湖了,不緊不慢地教訓(xùn)起這個毛頭小伙子:“你光想著進取,就不怕迷路嗎?再說,難道只有坐則華屋,行則肥馬,侍女?dāng)?shù)十才算大丈夫?”年輕的龐統(tǒng)很敬重司馬徽,只說:“我是個野小子,這么深奧的道理我不懂??扇绻荒苡H自叩一叩洪鐘,敲一敲戰(zhàn)鼓,怎么識得其音響呢?”
司馬徽自然是名士,但龐統(tǒng)也不一定是低俗之人。什么才叫大丈夫,這個問題見仁見智,無分高下。明朝的吳從先想了個辦法,說:“志要豪華,趣要淡泊。”這看起來似乎兩全其美,可做起來卻是高難度,有不少人做不下去,就打了退堂鼓。
西漢時有個南方人叫龔舍,陪同楚王去朝見皇帝,晚上住在宮里,他看到了蜘蛛,據(jù)說個頭還不小,是只跟栗子一樣大的紅蜘蛛。這蜘蛛織了張大網(wǎng),當(dāng)然要做好本職工作,抓蟲子時,一不留神就被龔舍看到了工作實況。
龔舍嘆了口氣,說了一番頗有哲理的話:“我的人生不也是如此嗎?仕宦者,人之羅網(wǎng)也。我不能再虛度光陰了?!庇谑菕旃诙恕R驗橐恢恢┲刖娃o了職,看來這工作干得也算不上風(fēng)生水起。當(dāng)時就有人覺得這事兒很八卦,把龔舍鬧的這一出叫“蜘蛛之隱”。
大道理誰都會講,中國的古人會說“直至忘無可忘,乃是得無所得”,外國的古人會說“我們的需要越少,我們越近似上帝”??芍钡浆F(xiàn)在,人們也還是“沒有心情張望頭頂掠過的飛鳥”??磥磉@“志要豪華,趣要淡泊”的境界,能做到的真是鳳毛麟角。不過,當(dāng)年的“竹林七賢”里,就出過這么一位。
“竹林七賢”個個都是精英。人生的開始,七個年輕人笑傲江湖,還是很瀟灑的,可后來上面一個文件下來,要大家站隊,必須表明立場。于是,有的裝傻,沒有被殺;有的不裝傻,被殺;有的裝傻,傻得不明顯,還是被殺。只有山濤,既不裝傻,也不充愣,活得還挺好。
晉武帝讓山濤做宰相,他就積極推薦人才,為國家做貢獻。但時間久了,眼尖的人就看出點門道兒,發(fā)現(xiàn)晉武帝每次給山濤的賞賜,總是比給別人的少。謝安就是那些眼尖的人中的一個。他拿這個問題考校家里的子弟們,謝玄得了滿分。他的答案是:“因為山濤想要的不多,所以賞賜他的人就給的少了。”
志要豪華,可以建功立業(yè);趣要淡泊,可以無欲則剛。如果一個人真的可堪大任,又想過得快樂,就該逃名不逃世,“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如果一個人真的不堪大任,又想過得快樂,又何必逃世不逃名,身在江湖,心懸魏闕,身心兩地奔波?
編 輯/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