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紅樓夢》中幾次寫到寶玉吃胭脂,那么古代胭脂究竟為何物所制?
古代制作胭脂的主要原料為紅藍花,又名紅花,為我國自漢代以降頻繁記載和經常使用的藥物、染料和美容化妝品原料。
紅藍花原產埃及,約在漢代經中亞傳入我國。此花色澤紅潤鮮美,故匈奴人采之制作染料,并用作婦人美容品。“胭脂”二字也是紅藍花的匈奴語稱呼的譯音和演變(匈奴人稱婦女為“瘀氏”,生長有紅藍花的山名為“焉支山”)。
魏晉以后,紅藍花被廣泛種植?!洱R民要術》中專列一篇論述紅藍花的栽培技術及胭脂的制造工藝方法。據說這種花的花瓣中含有紅、黃兩種色素,花開之后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缽中反復杵槌,淘去黃汁后即成鮮艷的紅色顏料。
婦人妝面的胭脂有兩種:一種是以絲綿蘸紅藍花汁制成,名為“綿燕支”;另一種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
大約到了南北朝時期,人們在這種紅色顏料中又加入了牛髓、豬胰等物,使其成為一種稠密潤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寫成“胭脂”、“(臙)脂”?!爸弊钟辛苏嬲囊饬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