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新
(平頂山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河南平頂山 467001)
城市污水處理廠在處理過程中每天會產(chǎn)生大量的污泥,這些污泥是含水豐富的帶負電荷的粒子群,必須對其進行脫水操作,以降低污泥含水率,減少污泥的質(zhì)量和體積,以便進一步處理。污泥脫水的關(guān)鍵是改善污泥的脫水性能,絮凝沉降技術(shù)因其經(jīng)濟簡便,而成為最常用的方法。
影響污泥脫水性能的因素有:污泥的性質(zhì)、污泥的濃度、污泥和濾液的黏滯度、化學調(diào)節(jié)所加混凝劑種類及數(shù)量、過濾時的壓力等,而且這些因素對污泥脫水性能的影響錯綜復雜[1],若要全面考慮它需做大量的實驗。
本文實驗中采用鋁鹽、鐵鹽、PAC、PAM四種混凝劑作為調(diào)質(zhì)劑,分別加入到混合污泥中進行攪拌,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比較四種調(diào)質(zhì)劑對污泥脫水性和沉降性的影響。
實驗藥品:鋁鹽、鐵鹽、PAC、PAM,根據(jù)不同調(diào)質(zhì)劑性質(zhì)在實驗過程中分別加入不同量。
實驗污泥:實驗所用的污泥為平頂山市污水處理廠曝氣池中的污泥,取回后污泥馴化兩周以適應實驗室的環(huán)境。
實驗分析方法見表1。
表1 實驗方法及實驗儀器
污泥脫水性能的綜合性指標為污泥比阻,當比阻大時,污泥脫水性能差,污泥較難于脫水;比阻值小時,脫水性能好。因此在研究污泥脫水性能時,選取了污泥比阻作為實驗的評價指標。污泥比阻值的測定可以通過實驗確定[2]。
污泥比阻是單位過濾面積上,單位干重濾餅所具有的阻力。在數(shù)值上等于黏滯度為1時,濾液通過單位質(zhì)量的泥餅產(chǎn)生單位濾液流率所需的壓差。在定壓過濾時,根據(jù)卡門公式有:
式中:t,過濾時間(s);V,過濾體積(mL);u,濾液黏度(Pa·S);C,過濾單位體積的濾液在過濾介質(zhì)上截流干固體的質(zhì)量(g/mL);p,過濾時壓力(Pa);A,過濾面積(cm2);Rg,過濾介質(zhì)的阻抗(cm/g);r,污泥比阻(cm/g)。污泥比阻值的計算見公式(1),可以看出t/V與 V成直線關(guān)系,即
由式(2)可知:
斜率b可通過實驗測出一系列t—V數(shù)據(jù)求得,然后由公式(4)求出比阻。
不同量調(diào)質(zhì)劑對污泥沉降性的影響見圖1~圖4。
由圖1可知,加入鋁鹽有利于污泥沉降,加入量在150~200 mg/L時,沉降速度較快,30 min后沉降趨于穩(wěn)定,污泥體積在30 mL左右。由圖2可知,加入不同劑量的鐵鹽對污泥的沉降性影響不大,沉降速度較慢,時間在30 min時,沉降趨于穩(wěn)定,污泥體積為30 mL左右。同時實驗表明,最終的沉降體積不隨藥量的增加而呈顯著的效果。由圖3可知,加入PAC對污泥沉降性有一定提高;在加入初期,不同量的PAC對污泥沉降性有所不同,但30 min后,不同量的PAC對污泥沉降性沒有太大區(qū)別,污泥體積為30 mL左右。由圖4可知,不同劑量的PAM對污泥沉降性都有一定影響;加入4 mg/L的PAM時,污泥的沉降性能最優(yōu)于其它劑量的沉降性能。
不同量調(diào)質(zhì)劑對污泥比阻的影響見圖5~圖7。
圖5 加入鐵鹽、鋁鹽比阻變化曲線
由圖5可知,隨著鋁鹽、鐵鹽量的增加,污泥比阻均呈下降趨勢,藥量在150~200 mg/L之間某個點時,污泥比阻將達到最低值;而后,隨著投藥量的增加,污泥比阻呈上升趨勢。
圖6 加入PAC比阻變化曲線
由圖6可知,PAC對污泥比阻的變化影響不大。加入PAC的量在30 mg/L時,比阻達到最低值;而后隨著投加量的增加,污泥比阻值有上升的趨勢。
圖7 加入PAM比阻變化曲線
由圖7可知,PAM加入量為6 mg/L時,比阻值最低為2.5×1011cm/g,優(yōu)于其它投加量的影響效果,表明此值為脫水性最佳點。
不同量調(diào)質(zhì)劑對上清液pH值的影響見圖8~圖10。
圖8 鐵鹽、鋁鹽對上清液pH值的影響
由圖8可知,隨著鋁鹽、鐵鹽量的增加,污泥上清液的pH值均呈下降,原因可能是鋁離子、鐵離子在水中水解產(chǎn)生氫離子。但二者對pH值影響程度不同,隨著加入量的增加,加入鋁鹽pH值下降到5左右;加入鐵鹽pH值下降到6.5左右。
圖9 加入PAM時上清液pH值的變化
圖10 加入PAC對pH值的影響
由圖9、圖10可知,加入PAC、PAM對pH值影響波動較大。從整體上看,加入PAC后,pH值有下降的趨勢,在加入PAC的量在50 mg/L時,pH值達到最低值7.2左右。PAM投藥量為8 mg/L,污泥中pH值為8.15左右,達到最低值,但在投藥量為8 mg/L時,污泥中pH值比空白樣的污泥pH值還高,影響效果不是很理想。
不同量調(diào)質(zhì)劑對污泥上清液COD值的影響見圖11~圖13。
圖11 鐵鹽、鋁鹽對上清液COD值的影響
由圖11可知,隨著鋁鹽投藥量的增加上清液COD值呈下降趨勢,到200 mg/L時下降到最低,隨后上清液COD值又有上升的趨勢;加入鐵鹽后,污泥上清液COD值呈波動性變化,在0~150 mg/L時,污泥上清液呈下降趨勢,在200 mg/L時,污泥上清液又達到了一個峰值,而后,其值又一次下降。
圖12 加入PAM時上清液COD值的變化
由圖12可知,在PAC投量20~40 mg/L時,COD值達到最低400 mg/L。在區(qū)間之外的COD值較大。
圖13 加入PAC對COD值的影響
由圖13可知,加入PAM對COD值變化呈波動性變化。在加藥量為8 mg/L時,污泥上清液COD值最低,為78 mg/L。
①四種調(diào)質(zhì)劑對污泥沉降性和脫水性都有一定的影響,且PAC、PAM影響較明顯;其中PAC投加量為30 mg/L時,污泥沉降性和脫水性較優(yōu);PAM投加量為4mg/L,污泥沉降性最佳,PAM投加量為6 mg/L時,比阻值達到最低,此時污泥脫水性能最佳。
②鋁鹽、鐵鹽對污泥上清液的pH值、COD值影響較明顯,隨著投加量的增加,整體呈下降趨勢;而且PAC、PAM對二者影響均呈現(xiàn)波動性變化,但PAM加藥量為8 mg/L時,污泥上清液COD值最低,為78 mg/L,pH 值為8.15左右。
綜合以上結(jié)論可知,PAM對污泥沉降性、脫水性產(chǎn)生的效果非常明顯,而且對污泥上清液中pH值、COD值一定程度影響,因此,在對平頂山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過程中可加入PAM,在減少處理剩余污泥的負擔方面,效果最佳。
[1]苗 群,畢學軍,劉志強.利用正交實驗設計法對污泥脫水性能的研究[J].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學報,1996,17(2).
[2]高廷耀,顧國維.水污染控制工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