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吃甜食能產(chǎn)生幸福感,似乎是世人的共識。逢年過節(jié),人們在享用傳統(tǒng)大餐之外,還會用各種甜食犒勞自己,因為這既能飽口福,又能寄托甜蜜期盼和美好祝福!
顏色金黃寓意財源滾滾 名字吉利祝福步步高升
“吉祥9樣”,泰國甜品之王
本報駐泰國特約記者 烏 山
泰國人過新年時吃甜品,還將甜品作為禮物相互贈送。泰國甜品種類繁多,尤以“吉祥9樣”最為有名。泰國人非常喜歡數(shù)字“9”,所以,特意選出名字最好聽、寓意最好的甜品統(tǒng)稱為“吉祥9樣”。
“吉祥9樣”包括“通義”、“通要”、“佛通”、 “卡農(nóng)摻”、“通艾”、“梅卡嫩”、“扎蒙固”、“退夫”、“沙內(nèi)粘”9種甜品,“通”在泰語里是黃金的意思?!凹?樣”都是金黃色的,蘊含著不同的吉祥含義,所以,泰國人會在各種喜慶場合將其做為禮品贈送。
“通義”是出門揀到金子的意思,寓意“招財進寶”、“財源滾滾”。其外形有如金色的花朵,每一朵花都精雕細刻有如真花一樣,主要食材為蛋黃,輔之以少量糯米粉。“通要”是金球、金豆子的意思,是送給長輩或好朋友的禮物,祝福他們財富多多,有永遠花不完的錢。主要食材為蛋黃,輔之以椰汁、椰奶?!胺鹜ā币鉃椤敖鸾z、金絲線”,常作為婚禮禮品,要保證“金絲”長且不斷,以此祝福新郎新娘百年好合、白頭到老?!翱ㄞr(nóng)摻”,意為9層糕。因為泰國人認為9是個吉利數(shù)字,泰語里9的發(fā)音與“進步”、“發(fā)達”的發(fā)音一樣,寓意進步、久遠,可祝福收禮人不斷升遷。主要食材是糯米粉、椰汁、椰奶,輔以鮮花汁配色。它必須是9層花瓣,不能多也不能少?!巴ò笔堑谝唤鸹蚪鹬型跽咧???梢哉f是頂極甜品,通常在此甜品上面會撒上金箔,送給升職的人。撒金箔的通艾在市面上很難買到,需要預訂才行?!懊房邸鳖伾瘘S,其形狀類似于菠蘿蜜的核兒,所以名為“梅卡嫩”,菠蘿蜜核兒的意思。其食材與菠蘿蜜無關,主要為蛋黃,中間包裹著綠豆粉,只是取菠蘿蜜中“嫩”這個吉祥音,“嫩”在泰語里是扶持、幫助的意思,寓意吉星高照、貴人相助?!霸晒獭币鉃橥豕诟狻R蛲庑慰崴仆豕冢妹霸晒獭?。制作工藝非常復雜,用于較重要的喜慶場合,送此甜品表示祝福當事人事業(yè)飛黃騰達。由于制作工藝復雜,且使用的是古配方,所以扎蒙固在市面上非常少見?!巴朔颉保醋灾袊陌l(fā)糕。不同的是,泰國的發(fā)糕用鮮花汁配色、加茉莉花熏制而成,口感香美。相同的是,吃發(fā)糕以求好兆頭,寓意著發(fā)財、發(fā)家、興旺發(fā)達,可用于各種喜慶場合。當?shù)卦S多華人華僑仍保留著自己做發(fā)糕的傳統(tǒng)?!吧硟?nèi)粘”即柿子餅?!吧硟?nèi)粘”由柿子粉與糯米以及其他食材一起配制而成,有柿子的天然香味。僅作為新婚禮物送給新郎新娘,祝福新人永遠相愛。
在“吉祥9樣”中可感受到中西方飲食對泰國甜品的影響。有關泰國甜品的最早文字記載出現(xiàn)在800年前的泰國素可泰王朝史書之中,泰國甜品在隨后的大城王朝時期得以發(fā)展壯大,并在大城王朝的那萊王時期(距今300多年)達到頂峰。在那萊王時期有個宮廷御廚叫威差茵夫人,威差茵夫人是出生在泰國大城府的葡萄牙人,她發(fā)明了“通義”、“通要”、“佛通”等專門宴請外國使節(jié)和貴賓的甜品,因此,威差茵夫人也被稱為“泰國甜品之母”。此外,中泰之間的飲食傳承在泰國的甜品中也有所體現(xiàn),如大家熟知的“發(fā)糕”在泰國甜品中也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印度甜球一般人承受不了
本報特約記者 郭曉清
在歡度各種節(jié)日時,印度人離不開甜食,印度甜品種類非常多。有一種名叫Gulab Jamu,貌似我國湯圓的牛奶面球廣受歡迎。這種用水牛奶揉制的面團(有的包有甜心,有的不包)先炸成金黃色,再放到玫瑰糖漿里泡著,小火慢燉,趁熱入口?!董h(huán)球時報》記者是在一名印度議員家里初次嘗到這種甜球的。女主人興沖沖地把甜球端上來,讓記者品嘗這種在印度最受歡迎的甜品。向來頗喜愛甜食的記者不知深淺,舀起來就是一口,頓時一股強烈的甜膩味充滿了整個口腔,再嚼兩下,就覺得喉嚨處堵了一塊兒,同時心跳加快,呼吸不勻……那味道怎一個“甜”字了得。這種甜球,記者再沒敢嘗第二口。甜球的甜主要來自糖漿,記者曾經(jīng)看到印度人調(diào)制糖漿:在一杯半水里加了兩杯糖!
還有一種用炒面糊做成的晶瑩剔透的桔色小炸圈(Jalebi),細細的面糊條被盤成酒杯底大小的一盤,再炸成深色,看上去像精致的小窗花。小窗花放到玫瑰糖水或者藏紅花糖漿里裹上一層濃濃亮亮的糖漿,小窗花就變成拔絲蘋果一樣的點心,可趁熱吃也可放涼之后再吃。因為小窗花十分好看,我曾經(jīng)鼓足勇氣嘗了一下。“窗欞”是中空的,一咬之下脆脆的,“窗欞”里面居然也灌滿糖漿,被咬斷后直往下滴!
離記者住的地方不遠就有一家印度甜品店,玻璃櫥柜里整齊地擺滿各種甜食,五顏六色。第一次去逛的時候,在柜臺前面挨個看,突然發(fā)現(xiàn)有碼得整整齊齊一排排的小銀錠!原來那是一種印度奶餅,吃起來味道像很甜的奶酪蛋糕,切成菱形的奶餅上有一層薄薄的銀箔(是真的銀子),是有錢人才能享受的美食。印度人自古就有吃銀箔的習慣,據(jù)說他們每年差不多吃掉13噸銀子。柜臺里的各種甜品實在是精美絕倫,記者一遍遍地看來看去,躍躍欲試,但因為有前車之鑒又有點兒望而卻步。于是就問店員:“有沒有不甜的?”印度大哥瞪圓眼睛看著記者:“不想吃甜的你買什么甜品呀?”的確,記者在印度從未見過印度人報怨什么東西太甜了?!?/p>
英國人做圣誕布丁,全家上陣
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陳甲妮
在英國人的新年餐桌上,除了有烤鵝等傳統(tǒng)大餐,還有各種餐后甜點。在這些英式甜點中,首先不能錯過的就是甜果派。甜果派看起來有點像英格蘭南方人愛吃的肉餡餅,但一掰開就會大吃一驚,里面是其甜無比的水果餡兒。英國朋友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甜果派里最早的確填充的是肉餡、牛脂、各種水果和各種香料,但后來演變成純粹的只用水果香料做餡的甜點。其中經(jīng)常使用的水果餡料有葡萄干、杏干、糖漬櫻桃、柑橘皮、蘋果等。圣誕布丁是英國人跨年夜吃的另一種傳統(tǒng)甜點。圣誕布丁中的果餡通常是被酒浸過的。
正宗甜果派表面上有個星星印記,像是圣誕樹頂?shù)奈褰切且粯?。當?shù)厝私榻B說,這象征著耶穌基督降生時,天空中曾經(jīng)閃現(xiàn)出的新星。至于圣誕布丁則散發(fā)著濃濃的親情。做圣誕布丁時,家庭成員都要參與,意味著吉祥與團圓。大家站在飯桌前,一邊順時針地攪拌面團,一邊祈禱并許下自己的新年愿望。按照傳統(tǒng),自家制作圣誕布丁的時候,英國人還會在一個布丁里藏進一枚硬幣,誰吃到來年就會有好運和財氣,這和中國人過春節(jié)往餃子中包硬幣的習俗很相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