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菲律賓、日本、德國記者 陳一鳴 王明軍 李珍 青木 ●本報記者 谷棣●陳一
美軍裁軍10萬,但在東亞的軍力反而增強。這是很多媒體從美國26日公布的財政年度軍事預算中感受到的強烈信號。日本《每日新聞》28日評論說,美國對中國的包圍圈越來越具體化了。自本月5日美國公布新的軍事戰(zhàn)略之后,類似信號越來越密集地從華盛頓發(fā)送出來。27日,美菲戰(zhàn)略防務會談結束,雖然美國否認將重返蘇比克海軍基地,但菲律賓防長直言不諱地說,雙方商討的是“擴大美軍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此前美國宣布了在澳大利亞駐軍的計劃和在新加坡增加部署軍艦的計劃。“美國的新軍事戰(zhàn)略已經進入實施階段”,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時殷弘對《環(huán)球時報》說。他認為,美國此舉就是為了防范和擠壓中國,因為它的中長期戰(zhàn)略對象是中國。美國還需要向中國顯示它的軍事優(yōu)勢,在心理上壓迫中國。
美國“瞪大眼睛盯著中國軍事抬頭”
據美聯(lián)社報道,美國五角大樓26日公布2013財年國防預算案,作為在今后10年中減少4870億美元軍費計劃的一部分,奧巴馬將在2月中旬向國會提交的新預算案中,把2013年的軍費設定為5250億美元,比本財政年度減少60億美元。美聯(lián)社說,這是“9·11”事件發(fā)生10年來,美國首次削減國防預算。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表示,在軍隊規(guī)模上,奧巴馬將向國會提出把美軍人數減少近10萬。
在削減軍費的大背景下,美軍增強在亞太地區(qū)軍力的舉動便顯得尤其扎眼。美聯(lián)社報道說,帕內塔26日強調要維持美軍在亞太和中東的強大軍力,具體措施包括在新加坡部署瀕海戰(zhàn)斗艦、實現潛艦現代化,并對研發(fā)新一代轟炸機提供資金。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威拉德27日在回答有關問題時表示,他更傾向于把美軍部署到東北亞地區(qū)。他說,美國在韓國駐軍大約有3萬人,“這一情況不會改變”,將在下月舉行的美韓大規(guī)模軍演也將按計劃進行。韓國《朝鮮日報》以松了一口氣的基調報道說:“美國政府重申,雖然縮減國防預算并裁減兵力,但駐韓美軍的規(guī)模不會受到影響?!?/p>
從東北亞的朝鮮半島,到東南亞的新加坡,都能看到防范中國的影子。德國《市場匯報》28日評論說,美國龐大的軍隊正在削減軍人數量,更多地使用無人機。奧巴馬更小、更靈活的“新概念軍隊”將冒一定風險,它能否有效管理世界仍然具有不確定性,而專業(yè)人士認為,一個確定的事實是,華盛頓的措施主要是針對崛起的中國。
日本《每日新聞》28日評論稱,美國計劃削減10萬陸海軍,但同時卻“瞪大眼睛盯著中國的軍事抬頭”,因此將增加美軍在亞太地區(qū)的兵力,包括駐日美軍的數量不會減少。評論稱,美國國內現在處于財政赤字以及經濟低迷當中,要美國單獨去完成“世界警察”的任務是不可能的,所以美國現在逐漸加深和同盟國、友好國之間的關系,可能將來日本也會被委派任務,這樣一來,美國對中國的包圍圈越來越具體化了。
日本朝日電視臺28日評論稱,從中東戰(zhàn)場撤下來的美國,現在又重新樹立了新的“敵人”,那就是軍事實力不斷上升的中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28日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美國的新軍事戰(zhàn)略已經進入實施階段:一是為了“省錢”,美國顯然要在金融形勢不好時削減總的軍事開支;二是為防范和擠壓中國。時殷弘認為,美國這樣做,進一步加大了美中之間的戰(zhàn)略猜疑,同時鼓勵了美國國內的對華鷹派。
美國“激活了幾十年前的亞洲軍事部署”
26日和27日,美國和菲律賓在華盛頓舉行美菲戰(zhàn)略防務對話。對于此次對話,《華盛頓郵報》26日頭版題為《美國尋求在菲律賓的存在——兩國正在討論以更大軍事規(guī)模對抗中國》的報道稱,在美軍被逐出其在太平洋最大軍事基地20年后,菲律賓正在與美國討論擴大美軍在菲律賓的存在,這是美國針對中國所采取的一系列戰(zhàn)略舉動的最新環(huán)節(jié)。
韓國《朝鮮日報》27日稱,菲律賓一度起到駐亞洲美軍的中樞作用,但菲律賓于1992年將美軍趕出蘇比克灣的海軍基地后,美軍駐扎菲律賓的時代已經落幕。附近的克拉克空軍基地的美軍在1991年火山爆發(fā)后主動撤離。報道認為,美國已決定在澳大利亞北部的達爾文部署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并就在新加坡部署美國海軍艦艇達成協(xié)議,而此次擬在菲律賓擴軍,是一次強有力的“圍堵中國”戰(zhàn)略行動。華盛頓的一名外交消息人士稱:“除有最佳盟友——韓國和日本的太平洋北部以外,美國一直摸索在太平洋南部也牽制中國的方案?!?/p>
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說,美國軍隊未來將依靠小基地,首先是澳大利亞,接著是新加坡, 現在是菲律賓。美國在亞太地區(qū)的部署,意味著激活了它幾十年前的亞洲軍事部署。20年前,美國關閉菲律賓的軍事基地,被認為是太平洋的歷史轉折點,標志著這一地區(qū)冷戰(zhàn)的結束。現在新的競爭對手中國站起來了,美國又開始加入該地區(qū)的爭斗之中。
美軍27日否認要重返蘇比克海軍基地的說法,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威拉德說,美軍無意在亞太地區(qū)建立新的軍事基地,軍方目標是擁有一個美軍可以輪流造訪的基地網。有分析認為,美國可能想用輪流駐扎的形式在菲律賓駐軍,以避免引起菲國內政治混亂。為期兩天的美國與菲律賓第二次戰(zhàn)略對話結束后,雙方于27日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表示,美菲將進一步擴展和深化盟友關系,雙方同意深化和拓展在海上安全上的合作。美國國務院27日宣布,為了增強菲律賓海上預警能力,美國將向菲律賓海軍轉讓“漢密爾頓”級巡邏艇。菲政府將簡化進入菲律賓的美國軍艦、軍機的清關程序,以增強訓練和相互協(xié)調行動能力;美國向菲律賓海岸警衛(wèi)隊提供先進的人員培訓和通信設備。
另據美國廣播公司等媒體報道,美菲兩國已計劃在今年三四月間在南中國海舉行為期一個月的聯(lián)合軍事演習,以提高“保衛(wèi)菲海上油氣鉆井平臺的能力”。
日本時事通信社28日評論稱,美菲戰(zhàn)略對話后的共同聲明顯示美國將和菲律賓一起應對中國的強硬態(tài)度,這對“希望在當事國間解決南海問題”的中國來說,是一個“徹底失去希望”的消息。美國在軍事上支持菲律賓,會讓南海問題變得更加混亂,中美之間的矛盾會因此加劇。
允許更多美軍駐扎在其領土上的計劃在菲律賓引起了兩極反應。法新社報道稱,“由于對中國心存警惕,菲律賓為更多的美軍存在鋪開紅地毯”,馬尼拉的政治分析人士大多贊同政府的舉動,認為此舉是對中國咄咄逼人態(tài)勢的直接回應,尤其是關于南海爭端問題。菲律賓和平、暴力和恐怖主義研究所所長說:“菲律賓現在打出美國牌是為了獲得應對中國的更大的杠桿效應?!狈坡少e德拉薩列大學國際關系學講師卡斯托說:“我們正在玩均勢游戲,因為我們沒有應對正在崛起的和咄咄逼人的中國的其他措施?!?/p>
反對聲音同樣不少。據法新社報道,菲律賓左翼人士批評美菲軍事合作計劃,警告說美菲軍事合作可能意味著美國“大規(guī)模卷土重來”,“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華盛頓想重新獲得菲律賓的軍事基地,以此來遏制和挑釁中國,代價卻是我們國家的主權和人民的權利。”
28日,一些菲律賓活動人士在美國駐菲律賓大使館附近舉行抗議活動,并焚燒印有美國國旗圖案的紙板和隱形戰(zhàn)機模型。據法新社報道,約50名菲律賓左翼的“新愛國聯(lián)盟”成員舉著巨大的“山姆大叔”以及菲律賓總統(tǒng)阿基諾的人物模型試圖靠近美國大使館?;顒咏M織者稱:“如果我們允許更多美國部隊進入我們國家,整個群島將被轉化為美國霸權利益的前哨?!狈ㄐ律鐖蟮婪Q,雖然大多數菲律賓人親美國,但是少部分媒體和影響力巨大的宗教力量都反對美國增兵菲律賓的計劃。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袁鵬認為,美國重返亞太的動作確實比較多,但完全實現重新掌控亞太很難。冷戰(zhàn)結束后,美菲軍事同盟關系出現裂痕,美軍被迫撤離軍事基地,這種同盟走向松散化的形勢,這些年在美日、美韓同盟中也同樣出現過。美國現在重新強化與傳統(tǒng)盟國的關系,但能不能強化到過去鼎盛時期的程度,還不太好說,因為菲律賓這些國家在實行民主化后,自主性和獨立性都很強,它們不希望依附外國。
中美關系步入不平坦一年
“中美關系步入不平坦一年”,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27日的報道在標題中這樣描述今年的中美關系。報道稱,“中國牌”歷來是美國選舉的熱點議題,今年也不例外。競選語言挑動著美國輿論情緒,而隨著今年11月舉行的美國總統(tǒng)選舉逼近,這些負面言論必將更為激烈,對現政府造成壓力,并給中美之間更多的摩擦埋下伏筆。
時殷弘認為,美國針對中國動作頻繁與其國內政治有一定關系,但即使沒有美國大選,美國政府也會這么做,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原因是美國現在經濟出現問題,而中國的金融和財政實力都在上升,美國只能用戰(zhàn)略方式來補上這個落差。
法國“阿格拉之聲”網評論文章稱,美國需要樹立一個對抗的假想敵,以便為美國在財政拮據背景下繼續(xù)保持龐大軍備尋找理由,而這個假想敵最好又不足以真的引發(fā)戰(zhàn)爭,否則開銷更大且太冒險,而中國顯然是最合適的對象。文章說,美國面臨的問題是,中國崛起是全方位和持久的,美國在亞太呼朋喚友對抗中國的做法短期內有效,長期看則前途令人懷疑。文章稱,過去的2011年似乎是炮艦外交復蘇的一年,但與殖民時代不同的是,2011年的干涉幾乎都未能給干涉者帶來現實利益,反倒出現許多令人尷尬的結果,2012年是許多國家的大選年,政治家們在決策時或許更加小心翼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