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
山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 濟南 250014
移動學習是指利用無線移動通信網(wǎng)絡技術,以無線移動通信設備(如移動電話、個人數(shù)字助理PDA、Pocket PC等)獲取教育信息、教育資源和教育服務的一種新型數(shù)字化學習形式[1]。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移動學習具有移動性、實時性、教學個性化、交互豐富性、情境相關性等特點。移動學習與其他數(shù)字化學習方式相比,真正實現(xiàn)不受時空、地域的限制,使得學習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成為可能。
移動學習是移動媒體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移動學習實踐一定要有新型學習理論作指導。與移動學習相關的學習理論主要有非正式學習、情境學習、境脈學習、活動學習等。
現(xiàn)在一般認為,非正式學習是相對于正式學習(正規(guī)學校教育或培訓形式)而言的,是指學習者在工作、生活等非正式的時間、地點獲取知識信息的一種學習形式。在非正式學習中,學習者對學習內容、地點、方式等都有了控制權力,而且更接近真實環(huán)境,學習者往往會表現(xiàn)出較強的學習動機[2]。
情境認知與學習理論強調在學習過程中外部學習環(huán)境的重要性,他們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到大自然或社會中進行考察研究等活動,在此過程中,知識的獲取存在不少困難。現(xiàn)在,移動通訊技術使隨時隨地獲取任何知識信息成為可能,借助移動通訊設備(移動電話、上網(wǎng)本、iPad、Tablets等),學習中的討論與交流變得更加便利,移動學習的學習質量將得到很大提高。
學習者自身原有的記憶、經(jīng)驗、動機和反應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內部世界,學習者在處理新的信息或知識時,與其內部世界發(fā)生意義,這便是學習。該理論強調學習者內部世界對于學習的重要性,重視對學習者現(xiàn)有知識結構、學習動機、學習興趣的分析。
活動學習是指在實踐活動中的學習,其思想來源于活動理論?;顒永碚撝鲝垼杂X的學習和活動是完全相互作用和彼此依賴的。因此,學習需要有意圖的、積極的、自覺的、建構的實踐,包括互動的意圖、行動、反思活動[2]。
目前移動學習的實施方式主要有:基于短信息的移動學習和基于在線信息瀏覽的移動學習。
通過短信息,學習者可以與其他某個或多個學習者進行通信,還可以與學習服務器進行通信。短信息傳送的主要是文字內容,具有簡潔、經(jīng)濟等特點。彩信除基本的文字信息以外,還可以傳遞彩色圖片、聲音、動畫、震動等多媒體的內容[3]。短消息服務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應用于教學是完全可行的:教師通過短信息向學習者傳遞教學信息;學習者通過短信息向教師或者其他學習者提出疑問,還可以被用于課業(yè)信息、日程安排和重要通知等信息的發(fā)布。
使用移動終端設備,借助無線網(wǎng)技術,學習者可以訪問教學服務器進行信息的瀏覽與查詢。這種學習方式可以傳輸文本、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學習資源。隨著3G技術的成熟,移動通信速度的大大提高,以及大屏幕智能手機的普遍使用,基于在線信息瀏覽的學習將成為移動學習的主流。
移動通信技術的變化相當快,尤其是隨著3G時代的到來,移動工具的更新?lián)Q代更加迅速。考慮到開發(fā)周期、資金等方面因素,針對某項移動通信技術去設計教育應用并進行推廣變得很困難。因此,更應該考慮如何應用學生目前已有的移動設備進行學習活動的構建。
移動終端設備種類很多,其主流的操作平臺有IOS、Android(安卓)、Symbian(塞班)、Windows Phone等。設計學習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到這幾大主流操作平臺間的差異,以保證各操作系統(tǒng)的用戶都能順利瀏覽內容并進行交互。其次,學習內容交互界面的導航按鈕要清晰明了,讓學習者可以輕松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功能按鍵,上手快速。
不同于課堂教學,移動學習者大多處于社會環(huán)境之中,此時學習者的注意力是分散的、零碎的、小容量的。為了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在學習內容設計時,應該合理組織知識點,把內容細化、簡潔化,知識點獨立化,使學習者可以隨時進入每一模塊的學習,并且讓其學完后有明顯的成就感。內容的組織和呈現(xiàn)不要過于呆板,可以嘗試類似游戲的形式展現(xiàn),娛樂學習方式更能在非課堂環(huán)境中吸引并保持學習者的注意力。同時,學習者年齡差異、教育背景、學習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也要考慮在內。
移動學習是一種很靈活的學習方式,它具有靈活的學習時間、學習地點、學習方式與學習內容。非正式學習中,多數(shù)人是利用零碎的時間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為了保證學習者能夠及時從多方面、多角度地學習知識點,移動學習的學習內容要有很豐富的學習資源。此外,移動通信設備與移動學習網(wǎng)絡的接入問題也要加以考慮[4]。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者是在一定社會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和有效手段,通過與他人的協(xié)商、交流與合作來實現(xiàn)知識的獲得。在設計移動學習內容時要利用多種渠道,創(chuàng)設良好的交互,以引導學習者。交互在學習中很重要,因此,為學習者提供良好的人機交互與人際交互的教學環(huán)境成為移動學習的基本要求。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彼此之間的學習成就成正相關。在移動設備支持的合作學習中更能體現(xiàn)出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在移動學習內容設計中,常見的合作方式主要有兩種:學習者之間的合作,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合作。
這是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備受關注的話題,目前很多網(wǎng)絡資源是免費的,但一定程度上是以用戶的個人隱私來換取這些服務的。注冊網(wǎng)站賬戶時,用戶填寫了部分個人信息資料,這些信息就有被不當使用的可能性。對學校而言,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因為學校的職責是保護他們的學生。即使是在高等院校中,大學生已達到法定年齡,他們有責任為自己的隱私和安全負責,學校和教師仍然有責任保護學生的網(wǎng)絡安全[5]。
移動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在我國均已取得一定的成果,隨著移動通信的發(fā)展,移動技術將使學習環(huán)境、學習資源和其他學習者建立起豐富的聯(lián)系,不久的將來移動學習將得到廣泛應用。在移動學習中,始終要做到以學習者為中心,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促進學習者的學習。因此,需要更加側重于學習方面而不僅僅是教授方面,移動學習過程的設計更為重要。
[1]葉成林,徐福蔭.移動學習及其理論基礎[J].開放教育研究,2004(3):23-26.
[2]崔健.移動學習教學設計模式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09:17-19.
[3]陳焰.移動學習環(huán)境下手機教育游戲的設計與開發(fā)[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7-8.
[4]方海光,王紅云,黃榮懷.移動學習的系統(tǒng)環(huán)境路線圖:國內外移動學習研究與應用案例研究專欄綜述篇[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1(1):14-20.
[5]倪小鵬,張靜然.移動學習的發(fā)展和趨勢:訪移動學習專家凡特霍夫特博士[J].中國電化教育,200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