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幸蕙/文 孟曉東/評
有多久的日子,我們不曾再舉頭看云了呢?當我們在現實的泥沼舉步維艱,當我們在效率掛帥的時代奔波競逐,當我們在城市鋼筋水泥的森林低首疾行,有多久?我們竟忘了頭頂上,有這么溫柔曼妙的東西,由微風所放牧,日復一日,以新情節(jié)、新圖案翻版,日復一日,以即興的方式,做戲劇性演出?
我們忘了看云,我們遺落了許多閑適的心情,我們失去了許多凝眸冥想的樂趣,那真是生活的一種損失:當我們看云的時候,專注的神采里,往往有廣大的平和,那也常是我們臉上表情最舒緩自然的時候。隨著云朵的幻化飄移,不論在山巔,在海濱,在遼闊的草原,在狹窄的陽臺,在陋巷的溝邊,或在囚室高不可攀的小窗下,我們都很容易自人間種種難以理清的糾葛中游離出來。許多抓緊的、執(zhí)著的、無可釋放的怨憎傷痛,也都在此時淡了,遠了,松了,舒展了,撫平了,消失了。我們的心情,或寧靜,或高遠,或悠閑,或天真,既不悲也不喜,既不高潮也不低潮,少年時候純潔清朗的特質仿佛重臨。在一張凝視云影的臉上,我們看不見糾結的眉頭,猙獰的目光;找不到冷漠的表情,諂媚的神色。所有這些現實世界的丑陋與武裝,似乎全在我們讀云的面貌中,被遺忘了。
看云的妙處,或許便在這一個“忘”字吧?
我們忘了看云,便忘了生活之中最重要的一種“忘”——忘我,于是熙熙攘攘的人生,就如何也瀟灑淡泊不起來。
清雋無言而永恒的云,其實就是我們仰首之際,所能讀到的最好的詩篇、散文、小說和戲劇啊。
在成絲、成縷、成筐、成匹或成汪洋的云的卷帙里,我們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地尋回失落的記憶,獲致溫柔的寄托,開始綿密的思考,發(fā)掘藝術創(chuàng)作的靈感題材,任想象的羽翼到處飛翔……
雖然,天地不仁,草木無情,宇宙浩瀚荒寒,人類生命永遠只是電光石火的瞬間存在,但當渺小的人類,以看云那樣活潑有情的眼光,去看待天地洪荒時,廣漠的字宙,在一個遙遠而名叫地球的角落,終還是亮起了溫暖美麗的光芒。
[感悟]這篇優(yōu)美的散文,值得稱道的不僅僅是能給讀者帶來無窮享受的行云流水般的語言,更是作品所傳達給讀者的生活方式及態(tài)度。“在現實的泥沼舉步維艱”,“在效率掛帥的時代奔波競逐”,“在城市鋼筋水泥的森林低首疾行”……作者描繪出的現代社會多數人的這些生活常態(tài),相信會讓很多人感嘆不已。這種疲于奔命的生存狀況,相比作者在文中所描繪出的“看云”的閑適與優(yōu)雅,孰優(yōu)孰劣自是無需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