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飛
小學科學課視頻資源庫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王連飛
《科學課程標準(3-6年級)》指出“小學科學是以探究為主體,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一門綜合性學科。”探究強調(diào)動手,但更強調(diào)動腦??茖W課中,當學生受空間限制或時間限制難以親歷探究時,也可以利用非實體材料來探究。視頻資源能為學生提供大量感興趣的信息資源,再現(xiàn)真實的情景,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良好氛圍中自主、積極地學習,可以拓寬學生的求知領域,是很有價值的非實體材料。研究表明:人接受外來信息的途徑,視覺占83%,聽覺占11%,嗅覺占3.5%,觸覺占1.5%,味覺占1%。視頻資源能牢牢吸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注意力,使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
近年來,多媒體設備和數(shù)碼影像技術逐漸在農(nóng)村學校得到普及,許多教師順應時代潮流,經(jīng)常應用視頻進行教學。筆者在觀察和實踐中發(fā)現(xiàn),目前小學科學中使用視頻進行教學存在以下問題:(1)可用的視頻資源有限。在信息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們可以從許多渠道獲得視頻資源。但是當教師在備課中想用某一段視頻時,卻會發(fā)現(xiàn)找到合適的很難。有時總感覺以前在某個地方見過一段很適合的,但要用時怎么也找不到了。(2)對視頻資源的使用時機、如何使用把握不好。視頻使用不合理,非但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還可能分散學生注意力,與教師的初衷背道而馳。因此,筆者進行視頻資源庫建設的實踐探索,以期達到有視頻可用、有使用策略的目標,發(fā)揮視頻資源的最大效益。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適合課堂上使用的視頻資源來自哪里呢?筆者認為要注重平時的積累,可從以下途徑廣泛收集各種視頻素材。
1.自己拍攝素材
數(shù)碼相機具有很好的時效性、可靠性、簡便性和經(jīng)濟性。筆者平時愛好擺弄數(shù)碼相機,工作之余總愛拍一些視頻。自從有了建設視頻資源庫的想法,總是有意識地拍攝一些視頻備用,外出聽課時也拍攝一些實驗的視頻。自己拍攝的視頻針對性強,稍加處理就能運用到課堂教學中。
2.教師用書上附帶光盤和學生學習資源光盤上的視頻
科學教師用書附帶光盤和學生的《我們愛科學》學習資源光盤上有許多視頻,3~6年級都有,是和教材配套的。這些視頻都是精心制作的,非常適合課堂教學。
3.網(wǎng)絡視頻資源
在網(wǎng)絡上利用搜索引擎可以找到海量的視頻資源,如中央電視臺制作的一些科教類節(jié)目就很適合教學使用。但由于網(wǎng)絡視頻拍攝的意圖、主題復雜,要用于教學,往往要經(jīng)過大的刪改和拼接。
4.與同事、朋友共享視頻素材
筆者經(jīng)常與幾個興趣相投的好友交換自己拍攝或收集的視頻,不斷豐富自己的視頻資源庫。
收集來的視頻素材是零散的,往往不能直接應用于教學。筆者使用簡單的視頻編輯、轉(zhuǎn)換軟件,將這些零散的視頻素材依據(jù)教學目標進行剪輯、組合,使之成為有結構的,簡潔的視頻資源。為了便于保存和使用,筆者將它們轉(zhuǎn)化成體積較小、便于播放的流媒體文件(flv文件)。然后將這些資源分別保存在每冊教材每個單元的文件夾中,方便查找和使用。這樣就建成了視頻資源庫的雛形。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對資源庫進行補充、整理,目前已收集了容量超過6 GB的視頻,約800個視頻文件,建成了初步適應教學需要的視頻資源庫。
有了自己的視頻資源庫,還必須合理使用它,即解決“什么時候用”和“怎樣用好”兩個問題。
1.什么情況下適合用視頻資源
(1)當需要激發(fā)興趣時使用。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小學生學習目的性不強,主動學習意識差,感興趣時精神就格外集中,思維特別活躍??茖W探究本身不乏趣味,但同時探究過程又是坎坷的、枯燥的。視頻有優(yōu)美的畫面、動人的聲音,很容易活躍課堂氣氛。我們可借助視頻刺激學生各種感官,通過激發(fā)興趣實現(xiàn)主動學習。在《地球內(nèi)部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一課中,筆者設計用視頻導入,讓學生觀看大地開裂,巖漿迸發(fā)、濃煙滾滾的火山噴發(fā)場景以及汶川大地震時大地劇烈震動、房屋倒塌、道路扭曲、樹木劇烈搖晃的景象。學生被這些畫面深深震撼,在整堂課的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高度興奮的狀態(tài)。
(2)當探究受時間、空間限制時使用。在科學學習中,有時受空間所限學生無法親歷探究,如南極、北極、人體內(nèi)部、垃圾填埋場、垃圾焚燒場等;有時受時間、季節(jié)等因素限制,難以短時間內(nèi)完成,課外又難以有效實施,如觀察植物在四季中的變化等;有時教學內(nèi)容是無法再現(xiàn)的歷史變遷,如生命的起源、煤和石油的形成;等等。此時,教師利用視頻開展教學,使學生身臨其境,其效果比教師的講解要好許多。在《我們的身體》單元中,學生對自己身體的內(nèi)部構造很感興趣,但苦于看不到,只能是教師講解,學生通過想象去理解。這樣的學習,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筆者在教學《食物在體內(nèi)的旅行》時,收集胃鏡、腸鏡檢查的視頻,再配合人體模型進行簡要介紹。學生在視頻中看到了平時不可能看到的畫面,配合教師的旁白,興趣頓生,求知欲得到激發(fā),注意力被畫面吸引過來,并在興奮和愉快中進入學習的佳境。
(3)當需要指導實驗操作的細節(jié)時使用??茖W實驗嚴謹細致,需要教師在實驗開展前進行認真細致的指導。有時一些細微之處教師講解、做示范花費了很多時間,學生卻很難看清楚,也弄不明白操作要領。如果能用視頻進行實驗指導,利用特寫鏡頭、慢動作、靜止等來指導學生,收效將會更快、更好。在《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一課中,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裝片的示范操作學生根本無法看清。因此,筆者在課前拍攝了洋蔥表皮細胞裝片制作過程的特寫視頻,并進行剪輯,把“滴”“取”“展”“蓋”“染”“吸”等重點環(huán)節(jié)突出出來。在課堂上利用暫停的方法一步一步指導學生制作,大大提高了學生操作的規(guī)范程度。
(4)當需要展示宇宙天體和微小世界時使用。宇宙部分的內(nèi)容學生特別感興趣,但這些內(nèi)容比較抽象,學生缺乏感性認識和宏觀的空間觀念,因此又害怕學。盡管我們在課堂上可以進行一些模擬實驗,但學生還是難以將模擬實驗和真實的宇宙空間建立聯(lián)系。在這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中,視頻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在《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一課中,書上有幾張水中微生物的圖片,但對學生缺乏吸引力,課堂上通過顯微鏡親歷觀察也不可能;還有學生感興趣細胞的繁殖,更是難以觀察到。利用視頻把多種多樣的微生物世界展示給學生,學生可以清晰地觀察各種微生物的形態(tài)、運動、吃食、分裂繁殖過程等,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5)當實驗交流環(huán)節(jié)需要回顧實驗細節(jié)現(xiàn)象時使用。我們經(jīng)常會碰到學生在進行實驗匯報時,對某一實驗現(xiàn)象描述出現(xiàn)偏差甚至因此發(fā)生爭論的情況。有的學生會因為各種原因沒能觀察到一些轉(zhuǎn)瞬即逝的現(xiàn)象。此時如果能使用視頻對實驗的細節(jié)進行回顧,既能明辨是非,又能使學生專注觀察,加深印象。在教學《物質(zhì)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時,學生對白糖加熱后顏色的變化問題出現(xiàn)分歧。筆者讓持各種意見的學生充分發(fā)言,之后并沒有充當“裁判員”,而是把白糖加熱過程的視頻播放了一次,讓學生達成一致的意見。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獲得了知識,更形成了尊重事實而不是一味聽從教師“判決”的意識。
2.怎樣用視頻效果更好
(1)將視頻融合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在實際使用視頻資源時,存在教學與觀看視頻分離的現(xiàn)象,在課堂上通過視頻造勢,撐場面,為視頻而視頻。播放視頻時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精彩的畫面上,反而影響或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浪費時間和精力。有時甚至用觀看視頻代替了學生的思維過程,直接呈現(xiàn)出結論,這樣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筆者認為,教師在備課時,應該對視頻使用的必要性進行思考,確定需要使用時再用。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該圍繞教學目標對視頻進行遴選、剪輯,將視頻作為自己教學的組成部分并巧妙融合到教學內(nèi)容中。在播放視頻前提示學生應關注什么,有什么觀察任務;觀看中恰當利用好快進、快退、快慢鏡頭、暫停、靜音等功能,適時以啟發(fā)性語言給學生提示,為學生思考留下空間;看完后要組織學生進行交流。
(2)視頻宜“精”不宜“濫”。視頻教學效果雖好,但它畢竟只能輔助教學,不能代替教學,也不能代替學生親歷探究的過程。視頻不能“喧賓奪主”,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能濫用視頻。筆者雖然收集了大量的視頻資源,建立了視頻資源庫,但這僅僅是為了方便教師備課時進行選擇,并不贊同使用大量視頻進行教學。視頻教學的“精”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方面,視頻使用的量要精簡,真正使視頻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恰當使用視頻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實現(xiàn)對重難點的突破。另一方面,每一個視頻要精簡,即視頻要瘦身。對一些主旨不明確、和教學目標結合不緊密、節(jié)奏拖沓的視頻要圍繞教學目標、重難點大膽取舍,進行大刀闊斧地剪輯,使之成為主題鮮明、指向清晰、適合在課堂上使用的視頻。每次使用視頻的時間一般應控制在兩三分鐘以內(nèi),超過5分鐘的視頻應該慎用。
(3)注重資源整合。任何教學資源、手段都不是萬能的,強調(diào)視頻教學的重要性并不否定其他教學方式和手段。視頻資源在教學實踐中和圖片、模型展示、教師語言的講解、學生自己閱讀資料等方式有機整合,形成合力,這樣才能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1] 教育部.科學課程標準(3-6年級)[Z].2005.
[2] 盛瑛,張又偉.新課標下小學科學教學素材庫設計思想初探[J].教學儀器與實驗,2009,12:50-51.
[3] 張露.數(shù)碼相機在小學科學課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9,23:65-66.
[4] 李愉均.視頻指導,提高探究效率[J].小學教學研究,2011,4:61-62.
2011-09-29
王連飛,大專,小教高級。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新橋鄉(xiāng)中心小學。
稿件說明:本文獲《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雜志社“萬訊杯?我與教育裝備”征文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