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動物研究所實驗動物中心,建于1959年,是我國第一個靈長類動物人工馴養(yǎng)繁殖中心,最早開展靈長類動物的馴養(yǎng)繁殖和研究,為我國原子彈的輻射生物學研究做出過貢獻。靈長類動物人工馴養(yǎng)繁殖經驗豐富,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技能,長期以來,開展了獼猴、樹鼩、葉猴、長臂猿和滇金絲猴等的營養(yǎng)、繁殖、生長發(fā)育、遺傳背景監(jiān)測、疾病預防、疾病診斷和治療的研究。作為目前我國非人靈長類、樹鼩生物學研究實力最強的單位,在神經生物學、生殖生物學、病毒免疫學、行為生態(tài)學和保護生物學等方面,以非人靈長類為實驗動物模型,綜合性開展相關基礎研究,取得世界公認的成績。
現有獼猴、食蟹猴、短尾猴、熊猴、平頂猴、金絲猴和樹鼩等十余種靈長類實驗動物種群,每年可生產數百頭高品質的實驗用靈長類動物,并按國際管理規(guī)范建立遺傳背景清楚的計算機管理檔案。本中心的獼猴、樹鼩等出口多個國家,國內數十家單位使用我中心標準化獼猴、樹鼩等用于實驗研究。
1982年中科院規(guī)劃布局為科學院的三大實驗動物基地之一?,F有一個建筑面積為四千多平米和潔凈等級達到萬級的高等級靈長類動物實驗室,可同時容納 500頭靈長類動物進行實驗和可飼養(yǎng)四千頭靈長類動物的設施。2008年10月通過國際AAALAC認證,在實驗動物管理上達到了國際標準與規(guī)范。以本中心為基礎已建立“昆明國家生物產業(yè)基地實驗動物中心”和正在建設“國家昆明高等級生物安全靈長類實驗中心”。 形成生產、研究和利用為一體的創(chuàng)新體系。
定位:立足于云南豐富的非人靈長類和樹鼩資源,通過標準化管理,建立符合國際管理規(guī)范的非人靈長類和樹鼩的資源平臺和實驗平臺,形成支撐人類重大疾病研究、藥物研發(fā)的公共服務平臺;通過樹鼩的實驗動物化,實現新型醫(yī)學實驗動物樹鼩創(chuàng)制的突破。發(fā)揮優(yōu)勢,爭取建成國際一流、面向國內外的非人靈長類和樹鼩的實驗基地和公共服務平臺,為滿足我國人口與健康領域的迫切、重大需求做出貢獻。
特色:中心擁有獼猴、短尾猴、熊猴、食蟹猴、平頂猴、滇金絲猴等十余種二千余頭特色靈長類動物種群和三千余只樹鼩繁殖種群,為國內靈長類動物種類最多、遺傳背景清楚、年齡結構較為豐富的實驗動物中心及最大的樹鼩飼養(yǎng)繁殖基地,是一個較為適合重大疾病研究、藥物研發(fā)的靈長類實驗動物資源平臺。擁有按照國際標準建造的面積為四千多平米、潔凈等級為十萬級到萬級的靈長類動物實驗室,包括生理、生化、病理、微生物、免疫、手術和解剖等功能完善、定位明確的多個專業(yè)實驗室,并具有完善的配套設施。本中心在艾滋病靈長類動物模型、帕金森靈長類動物模型、糖尿病靈長類動物模型、老年癡呆靈長類動物模型、抑郁癥樹鼩模型、乳腺癌樹鼩模型、糖尿病樹鼩模型等研究重大進展中發(fā)揮重要支撐作用。同時加強樹鼩實驗動物化研究及樹鼩品系創(chuàng)建。
科研服務:
(1) 向國內外科研項目提供標準化非人靈長類實驗獼猴和樹鼩及組織樣品等;(2) 科研項目受托實驗; (3) 涉及感染性疾病、神經性疾病、心血管性疾病、腫瘤、代謝性疾病等方面新藥篩選、藥效學評價和部分臨床前安全評價;(4) 實驗猴、樹鼩行業(yè)工程與技術咨詢、設計等技術服務及人員培訓;(5) 實驗動物的病毒、微生物、寄生蟲等檢測。
聯系方式:
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教場東路32號 郵政編碼:650223
聯系電話:(0871)8424851、5195511 傳真:(0871)8424851、5195511
Email:lvlb2006@163.com 聯系人:呂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