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論 文
西漢夏侯灶墓出土天文儀器新探 …………………………………… 石云里 方 林 韓 朝(1)
《宋史·天文志》天象記錄統(tǒng)計分析……………………………………………………… 劉次沅(14)
明清之際定氣注歷之轉變 ………………………………………………………………… 王廣超(26)
現(xiàn)代星座漢譯名的由來與演變 …………………………………………………………… 王玉民(37)
解讀崔錫鼎《九數(shù)略》中的九階方陣……………………………………………………… 李國偉(52)
《數(shù)根叢草》注記…………………………………………………………………………… 李兆華(64)
秦漢時期關中平原農(nóng)耕土壤的利用與改良 ……………………………………………… 杜 娟(86)
中國古代牡丹譜錄研究 …………………………………… 李娜娜 白新祥 戴思蘭 王子凡(94)
《算術之鑰》與中算若干問題的比較研究 ……………………………………………… 郭園園(107)
第2期
論 文
先秦宇宙生成論探析……………………………………………………………………… 關增建(129)
新學傳播的序曲:艾約瑟、王韜翻譯《格致新學提綱》的內(nèi)容、意義及其影響 ………………………………………………………………………………………………… 鄧 亮 韓 琦(136)
劉岳云的“西學中源”論及其構建的科學知識體系——《格物中法》初探 …………… 張明悟(152)
晚清中算家對《重學》中拋射運動知識的數(shù)學解讀 …………………………………… 高紅成(167)
蔣介石《中國之命運》與中央研究院的回應 …………………………………………… 郭金海(180)
也釋“白田”兼“水田”——與辛德勇先生商榷 ………………………………………… 曾雄生(201)
印度長年方在唐代的傳播和影響………………………………………………………… 韓吉紹(209)
惠特尼1934~1936年微分流形工作的歷史分析 …………………………… 鄧明立 王 濤(222)
卡拉比猜想及其證明…………………………………………………………… 馮曉華 高 策(233)
19世紀末被視為火星信號的天文觀測:爭論及其影響 ……………………… 穆蘊秋 江曉原(247)
第3期
論 文
關于《九章筭術》之文津閣本 …………………………………………………………… 郭書春(255)
環(huán)境、技術與選擇——南宋時期湖桑的形成 …………………………………………… 周 晴(263)
甘肅懸泉置遺址出土古紙的時代及相關問題 ……………………… 李曉岑 王 輝 賀超海(277)
廣西興業(yè)縣高嶺古代遺址冶煉技術初步研究 ………………………………… 黃全勝 李延祥(288)
清代學者對磬重心問題的研究………………………………………………… 白 欣 馮立昇(299)
20世紀初榮赫鵬侵藏英軍對拉薩等地綜合探察的研究 ……………………………… 劉 亮(314)
丹麥物理學家奧格·玻爾1962年來華始末及影響 …………………………………… 尹曉冬(329)
“Actions at a Distance”:Martin Klein and Chinese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Physics………………………………………………………………………………………… 胡大年(343)
法拉第研究電磁旋轉現(xiàn)象的過程及相關問題的再探討 ………………………………… 錢長炎(360)
第4期
論 文
中國十二星次、二十八宿星名含義的系統(tǒng)解釋 ………………………………………… 陳久金(381)
中國古代歷法推算中的誤差思想空缺…………………………………………………… 王玉民(396)
《崇禎歷書》系列歷法中的太陽運動理論 …………………………………… 褚龍飛 石云里(410)
古“木蘭”原植物考釋 …………………………………………………………………… 廖文芳(428)
中國古代蹄鐵的分布與技術傳播………………………………………………………… 陳 巍(435)
冶塘考……………………………………………………………………………………… 黃學超(449)
《祝融佐理》考——明末西法砲學著作之源流 ………………………………………… 鄭 誠(457)
我的博物學研究路徑與期待——范發(fā)迪訪談錄……………………………… 范發(fā)迪 袁 劍(484)
書 評
春風化雨九十年,事功史實析毫端——評《胰島素之發(fā)現(xiàn)》…………………………… 李 昂(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