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學體
利闞河是利辛縣東南部一條連接茨淮新河的主要排水河道(設計流量120m/s),流域內幾條大溝淤積嚴重,排水不暢,閘、橋工程老化失修,交通不便,溝口缺少攔蓄工程設施等。本次治理工程主要是新建利闞河后楊節(jié)制閘、新建利闞河程集大橋、新建大溝橋梁14座,維修加固李樓閘、望疃閘及利闞河7座橋梁;界溝、黃溝和西紅絲溝河道疏浚為5年一遇除澇標準,其中界溝疏浚長9.22km,土方28.5萬 m3;黃溝疏浚長17.2km,土方51.6萬 m3;西紅絲溝疏浚長20.3km,土方52萬m3;堤防加培土方2.25萬m3。后楊閘設計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50年一遇;堤防加固為20年一遇防洪標準。
亳州市利闞河治理工程建筑物工程有14座大中溝橋梁、1座中型閘,疏浚工程有界溝疏浚長9.22km、黃溝疏浚長17.2km、西紅絲溝疏浚長20.3km,以及堤防加培0.75 km,共計河道疏浚47km;所有工程分布于利辛縣6個鄉(xiāng)鎮(zhèn),占用耕地174畝。
工程內容既有河道疏浚、堤防加固、又有新建閘橋和閘橋加固,內容較為繁雜。由于原始資料較少,設計單位進行了大量的地質普查、勘探工作,搜集了大量資料;設計過程中既要考慮工程規(guī)范標準又要聽取有關地方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意見,同時考慮投資控制等,因此設計工作要兼顧很多因素。
施工高峰期,整個工程有15座大中溝橋梁、1座中型水閘、47km疏浚河道多段同時施工作業(yè),工程地點較為分散、戰(zhàn)線長,施工單位必須要根據(jù)施工進度需要,合理配置施工力量,克服沒有進場道路、電力線路較遠和遠離城鎮(zhèn)生活不便等困難。
監(jiān)理單位克服工地分散、監(jiān)理人員不足的困難,按照監(jiān)理規(guī)劃和監(jiān)理細則要求,合理分工,積極開展“三控制、兩管理”監(jiān)理工作。
工程多段、多點同時施工,施工隊伍良莠不齊,有限的建設管理人員和監(jiān)理人員很難開展對工程進行全天候的監(jiān)管,只能進行巡查,對重點工程和重點部位進行集中監(jiān)管,因此質量控制難度較大。
工程進度要求4月30日必須達到度汛條件,汛前疏浚工程必須完工,建筑物工程必須達到階段通水驗收要求,因此工期較緊,度汛壓力大。
工程面廣、線長、占地多和附屬物較多,工地多在農村偏遠地區(qū),沒有進場道路、電力線路較遠和遠離城鎮(zhèn),因此施工中需要協(xié)調解決的問題很多。建設管理人員克服困難局面,通過多種渠道積極做好協(xié)調工作,保證了工程順利進行。
利闞河治理工程河道疏浚為5年一遇除澇標準,新建后楊閘工程主要建筑物為3級,設計為5年一遇除澇標準和2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堤防加固為20年一遇防洪標準。工程充分考慮了利闞河治理近期和遠期、除澇和抗旱、興利和除弊等因素,使有限的工程投入發(fā)揮最大的社會效益。
良好的內外部施工環(huán)境是工程順利實施重要條件。為此,項目法人制定了包括定期召開建設協(xié)調例會制度,工程質量、安全巡查制度等建設管理制度,及時處理工程實施中出現(xiàn)的問題等;與工程所在縣區(qū)政府積極溝通、強力協(xié)調,確保工程有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為保證安全度汛,項目法人要求所有施工項目必須在2011年4月30日前達到度汛要求,河道疏浚必須全部完工,閘橋施工必須完成水下施工任務,達到通水要求。為此,項目法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督促施工進度,如從市水利重點局抽派技術人員駐工地,協(xié)助現(xiàn)場管理處抓工程質量和進度;要求施工單位倒排工期,采取合理的趕工措施;要求監(jiān)理單位嚴格監(jiān)理;設計單位派駐工地設計代表,及時解決施工中出現(xiàn)的問題;現(xiàn)場管理人員專人積極協(xié)調施工環(huán)境等。
工程項目所在鄉(xiāng)鎮(zhèn)政府積極參與,努力協(xié)調涉及施工占地、清障、橋梁定位、施工道路及施工用電等,為確保工程進度做了大量工作。
合同管理是建設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建設管理工作最為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項目法人在整個建設過程中做到了“五個嚴格管理”,即嚴格工程質量和安全管理,嚴格工程進度管理,嚴格工程變更管理,嚴格工程結算和支付,嚴格工程驗收管理(包括單元工程驗收、分部工程驗收、單位工程完工驗收和竣工驗收),所有參建單位必須完全履行合同。
新建水閘、橋梁工程中大量使用商品混凝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證了工程質量;橋梁施工中跨度13m和16m的橋梁全部采用預應力張拉技術,河道疏浚中大量采用長臂挖掘機施工,工效明顯提高。
項目法人從工程立項開始就高度重視工程質量,建立了“全面、全過程、全壽命”質量管理體系,指定專人負責工程的質量管理工作;設計上要求按規(guī)范和標準設計,及時參與解決工程實施中出現(xiàn)的設計和技術問題;施工中施工單位按照“4M1E”的質量管理方法嚴格質量管理,制定并實施了質量安全責任制度;監(jiān)理單位按照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要求,加強旁站和平行抽檢工作;另外,項目法人請有資質的工程質量檢測機構進行第三方質量檢測(包括中間檢測和工程完工驗收質量檢測等)確認工程質量是否合格;市水利質量監(jiān)督站作為政府監(jiān)督對工程進行不定期的質量安全督查。
對質量問題的處理“敢碰硬”。西紅絲溝潘寨橋和于莊橋漿橋臺砌石經(jīng)第三方質量檢測機構檢測質量不合格,都拆除重建;西紅絲溝和黃溝疏浚工程部分河道疏浚斷面不合格,分別進行了重新開挖。
工程從設計開始就注重水土保持,考慮到當?shù)赝临|和雨水沖刷因素,河道疏浚工程邊坡設計為1∶2。疏浚工程完工后,當?shù)厮畡站钟媱澰谒惺杩:拥肋吰律戏N植荊條灌木、狗牙根草皮等措施,防止沖刷和水土流失,確保工程發(fā)揮長期效益。
利闞河治理工程不僅發(fā)揮了除澇、灌溉和防洪效益,同時由于涵閘蓄水,抬高溝河水位,改善了當?shù)厮h(huán)境;特別是后楊閘蓄水使利辛縣城河道水網(wǎng)水位整體抬高2.0~2.5m,美化了城市,促進了城市文明建設,提高了市民生活品質。
亳州市利闞河治理工程作為安徽省在淮北平原地區(qū)首次實施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群眾的大力支持和熱情幫助,工程實施過程中克服了較多困難,最終如期完工。排水除澇、蓄水抗旱、生態(tài)效應等社會效益顯著,為夯實當?shù)剞r業(yè)基礎,提高糧食產(chǎn)量、增加農民收入將起到基礎性保障作用。工程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將為以后實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