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建筑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建筑施工的機械化程度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建筑機械是建筑施工企業(yè)的重要生產力,各種先進機械設備的應用起著加快工程進度,提高勞動效率,保障工程質量的重要作用。施工過程中對機械管理和維護的不當經常使機械不能正常使用,部分機械過早磨損,未達到應用的經濟壽命,給企業(yè)的工程施工進度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做好建筑工程機械的管理工作對提高施工企業(yè)的項目管理水平和增強企業(yè)的競爭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在建筑施工單位進行機械管理工作的經驗,談一下自己對建筑施工機械管理的理解,供廣大施工管理人員參考。
建筑施工過程具有戰(zhàn)線長、參與的人員與設備調動頻繁等特點,許多施工企業(yè)的領導對機械設備管理的意識比較淡薄,為了減少管理部門的人員編制,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往往隨意壓縮機械管理人員的數量,或讓其它施工管理人員兼任機械管理員。長期以來,造成了專業(yè)的機械管理人員的數量嚴重不足,而兼職的管理人員素質又達不到要求,使得機械管理工作出現空白,出現工作互相推諉,設備無人管理的局面。而專職機械管理人員的缺失直接導致了機械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相當一部分施工企業(yè)不具備完整的機械使用管理制度,機械采購、入庫、使用及維護和報廢等制度措施無據可依,造成了管理工作的混亂。甚至有的施工企業(yè)對自己下屬的機械設備數量和類型不清楚,設備管理是一本糊涂賬,根本無從談起機械設備的管理意識。
建筑施工技術發(fā)展的速度很快,隨著新技術和新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新的機械設備也在不斷地涌現,這些機械設備相對于傳統(tǒng)的陳舊的施工機械,可以大幅度提高施工的效率。因此,一個施工機械管理水平良好的建筑企業(yè)應根據自身業(yè)務發(fā)展的特點制定機械更新計劃,淘汰一些落后的機械設備,避免陳舊設備在使用中趴窩影響工程進度和產生安全生產事故。新施工機械的采購計劃一定要根據自身的資金實力和實際生產需要來進行,采購的設備工作能力不足導致企業(yè)雖然花了錢,卻達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機械的生產效率滿足不了施工的要求,浪費了資金。但也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端而盲目采購大型的機械設備。如某一縣級建筑施工單位為了追求機械設備的先進,花費幾百萬從德國進口一套混凝土泵車,其揚程高度達到建造高層和超高建筑的水平,但該施工單位承接的項目往往都是不超過十層的多層建筑,使得新設備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根本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反而還占據了一大筆流動資金,對企業(yè)的生產經營和資金周轉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許多施工企業(yè)為了保證機械操作工人的持證上崗,實行一人一機的管理制度,即每個操作人員固定使用某一臺機械設備。事實上,固定機械的使用制度也充分發(fā)揮了人與機械的最佳配合水平,提高了機械的工作效率,給企業(yè)帶來了一定的好處。但是人們通常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機械需要維護和維修時,將由專門的修理廠和設備維護部門來進行,造成機械設備的重使用,輕維護的問題。由于沒有指定人員對機械保養(yǎng)的機制、維護和維修人員沒有真正地了解機械設備的使用特點和問題所在,經常草草地了事,使得機械出現工作狀態(tài)不佳的情況。當機械出現故障時,操作人員又會與維護管理人員互相推卸責任,嚴重地影響了機械設備的工作效率。機械設備重使用輕維護的弊端經常導致機械設備帶病工作,造成設備加劇磨損,提前報廢,給企業(yè)帶來經濟損失。
根據相關數字統(tǒng)計,國內建筑工程機械引起的安全生產事故有80%以上是由于人為操作造成的。主要體現在操作人員的素質不高,工人不按規(guī)章操作,再加上生產組織人員管理不利導致施工過程中的機械事故發(fā)生,嚴重的還有可能產生人員的傷亡。例如,某建筑工地的挖掘機操作人員在正常操作時,現場的施工人員不顧設備操作規(guī)章上禁止在大臂下站立的要求,指揮人員直接站在機械上指揮司機操作,結果由于機身旋轉未抓牢,掉到機臂的伸縮空隙中,被機械夾成重傷,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安全生產事故。目前我國的建筑施工人員有65%來自農村務工人員,它們的文化素質水平偏低,勞動時的安全生產意識淡薄,與工程安全生產所需的標準有著一定的差距。再加之公司忽視對員工的安全上崗培訓,使得施工過程中安全生產存在很大的隱患。
由于建筑施工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在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施工企業(yè)應盡全力提高項目管理水平,降低企業(yè)的運行成本,提高施工的生產效率。這就要求企業(yè)應提前做好施工機械的管理工作,降低機械的使用與保養(yǎng)維護成本,做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才能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
在建筑施工項目開工前,應做好施工組織方案設計,而機械設備的平面布置與合理調配則是施工組織設計文件的一個重要內容,它包括:
(1)項目施工機械使用安排計劃表;
(2)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圖;
(3)主要施工機械設備的平面圖;
(4)大型機械的進場使用拆裝方案。
機械使用的方案應經過由項目經理參加的專題論證會,做到安排合理,有利于提高施工的生產效率和達到最佳的經濟效益。
為了保證施工機械的正常使用及維護,施工項目部應設置機械管理專職部門,該部門包括機械管理與調度員、操作人員、維修及保養(yǎng)人員、倉儲人員等。建立機械管理責任制是在施工的規(guī)章制度中明確每一個工作人員根據其崗位的不同而應擔負的責任與義務,也就是說,不但要求工作人員要做什么,還要要求該怎樣做。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工作崗位負主要責任,實現機械管理責任化、制度化。
建筑施工現場所使用的機械與設備種類繁多,如塔吊、混凝土泵車、振搗器、鋼筋加工機和電焊機等,為了保證達到機械管理清晰明白的要求,管理人員應對每臺機械設備建立使用檔案,不同的機械應有唯一的帶有分類說明的編號,機械管理檔案記錄了機械從采購、入庫到進場使用和退場情況的各種詳細資料,當機械進行例行保養(yǎng)和故障維修時,還應附加上機械維護和維修人員的記錄。機械管理檔案保證了每臺施工機械和設備有據可查,有據可依,為機械設備的良好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根據項目施工的特點,確定施工中的大型機械采用租賃形式,以租代管;小型機械設備采用自購的形式,自管自用。
(1)大型施工機械以租代管
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帶動了大型建筑機械租賃市場的發(fā)展,市場上已經出現了比較完善的租賃制度,也形成了一些專業(yè)的建筑機械租賃公司,其出租的機械主要是一些大型的不便于長距離運輸或因附加值較高而使用機率較少的工程機械,如塔吊或大噸位的起重機、混凝土加壓泵以及施工升降機等等。當確定施工地點后,根據項目的特點和需要,機械管理人員應對當地的施工機械租賃現場進行調查和比選,確定信譽高、租金合理的商家,并簽訂完善的租賃合同,以保證使用過程中減少風險和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
(2)充分發(fā)揮中小型施工機械效益
小型施工機械的成本較低,使用數量和頻率都較高,建筑企業(yè)一般采用自管的方式來使用。由于小型施工機械的技術含量一般較低,施工中的損耗也較大,需經常維護保養(yǎng)并按一定的使用壽命進行更新,機械管理人員應對每臺小型施工機械編號入檔,實時掌握小型機械設備的使用及保養(yǎng)、維修情況,并積極開展針對小型機械設備的使用成本分析。當小型機械的使用壽命將至時,可以申請采購新設備,淘汰舊設備,以提高勞動生產效率。
施工機械的安全生產管理由施工項目部的安全生產監(jiān)管小組牽頭,并由機械管理部門的負責人直接負責。在機械操作人員中實行一人一機、一證一崗制度,保證上崗的操作人員具有一定水平的操作技術。另外,堅持執(zhí)行對機器的定期安全檢查,每日的施工使用結束后,由操作人員進行常規(guī)例檢;每月由維護保養(yǎng)人員對機械進行保養(yǎng);當機械使用周期達到一年后,可以由專業(yè)的檢修公司或檢測機構校正機械的使用性能,使機械保障有力,爭取把機械使用的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將機械的使用與管理水平與施工人員的經濟效益進行掛鉤,對于按規(guī)定操作、連續(xù)幾個周期不出現安全事故和機械使用損壞的人員給予一定精神上和物質上的獎勵。而對經常違反規(guī)程操作的員工應進行一定形式的懲罰,連續(xù)得到懲罰的員工經教育仍無改正行為的,應予以辭退,以保障施工人員的素質水平。
建筑施工單位中,人的因素是最根本的因素,提高員工的素質是企業(yè)提高自身競爭能力,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的必經之路。機械管理與操作人員也是如此,機械管理人員素質低下就會對機械設備的正常使用造成影響,因此,施工企業(yè)應定期對機械管理人員展開教育和培訓,使其既懂得建筑機械的操作與管理知識,又懂得經濟核算知識,增加其機械管理工作的水平。
機械設備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一項關乎建筑施工企業(yè)施工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能力的大事,它將直接影響企業(yè)的經濟效益,施工企業(yè)的管理人員應充分認識到機械管理在施工企業(yè)中所占據的重要性。只有以科學為指導,切實提高施工機械管理的使用和維護意識、健全機械使用的保養(yǎng)制度、完善機械更新淘汰機制,才能逐漸使機械管理的工作走上科學化、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的道路,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高的經濟效益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