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剛,肖美蓮
(穆棱市林業(yè)局磨刀石林場,黑龍江 穆棱157500)
東北細辛(Manchurian wildginger)別名北細辛、遼細辛,馬兜鈴科細辛屬多年生草本,干燥全草入藥。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痰作用。分布于東北及山東、山西、河南、陜西省等地。生于山林下、山間陰濕草叢中;有栽培。中國約有35種,如細辛、北細辛等。因其地上部分馬兜鈴酸含量過高,而馬兜鈴酸具有腎毒性,故2005版《中國藥典》已改為根及根莖入藥,性溫,味辛,功能溫經散寒、化痰、祛風止痛,主治風寒頭痛、痰飲咳喘、風濕痹痛、牙痛、鼻炎等癥。
細辛根莖上生多數細長的根,呈叢狀。根莖頂部分歧,每分歧上生2~3枚鱗片及1~2枚具有長柄的葉;鱗片圓形、膜質,長7~10mm,先端鈍圓。葉柄長10~23cm,有短柔毛或無毛;葉片心臟形,長4~8cm,寬5~10cm?;▎我唬霞t色,由兩葉間抽出,花梗長3~5cm,近花被筒處成直角狀彎曲,狀如煙袋鍋。花被裂片為3,三角狀廣橢圓形,長9mm,寬11mm,稍尖,由基部反卷。果為假漿果,半球形,長10~15mm,寬15~20mm,頂端有殘存花被,成熟后不裂開,腐爛后不規(guī)則破裂?;ㄆ?月,果期6月。
細辛生于林下腐植層深厚稍陰濕處。常見于針闊葉混交林及闊葉林下,密集的灌木叢中,山溝底稍濕潤處,林緣或山坡疏林下的濕地。
通常從播種到新種子形成需5~7年時間,以后年年開花結實。一年中細辛早春花葉開放,5月份地上植株基本長成,不再生長,也不抽出新葉,7月芽胞分化,至秋季形成完整的越冬芽,第二年重新生長發(fā)育。
細辛從播種到開花結果,需要4年或更長的時間,這個階段生長發(fā)育很緩慢。開花結果后4~5年生,生長發(fā)育較快。它有喜陰涼濕潤、抗寒、怕強光的特點,必須有遮蔭條件才能生長。在6~7月天氣,烈日直射,曝曬幾小時,就會全株枯死。因此,選擇在林冠下栽培比較適宜。
2.1.1 選地。應選擇在背陰坡、溝塘、河流兩岸,腐殖土層深厚,土壤濕潤,排水良好的闊葉混交林及針闊葉混交林林分下種植。一般林分郁閉度在0.6~0.7為宜,坡度在25度以下。不易選擇在空曠地和土壤瘠薄的林地。
2.1.2 整地。細辛種子較小,頂土能力很弱,播種前要細致整地。先要割除雜草、灌木,修整樹冠;然后刨地,邊刨邊清除石塊、草根、樹根等雜物;最后做床,床高11~14cm,寬1.3m,長根據地形而定,一般不能超過20m,作業(yè)道寬度30cm,床面要求整平,以保證出苗整齊。不能用粘性土壤作床面,因粘土易板結,難于出土。有條件的地方,應在隔年整地作床,每平方米施255g的復合肥,以改善土壤性質,增強土壤肥力,減少病害。
2.2.1 采種。細辛種子在干燥的條件下,生活力只有20天左右。因此,如不能按時播種,應把種子與濕沙混拌埋藏起來。細辛種子一般在6月上、中旬成熟,6月中、下旬開始采種。采種時,要在5~6年生植株上,選壯株采種。見果柄漸萎,果實下垂,果皮略有皺縮,果實表皮由紅紫色變?yōu)榉郯咨?,用手捏果發(fā)軟,剝開果皮,種子呈黃褐色,無乳漿,即可采收果實。細辛種子不是一期成熟,必須分批采收。采下的果實,放在陰涼處,促其后熟,經2~3天后,待果皮變軟即可搓去果皮,用水漂去果皮雜質,即得到新鮮種子,667m2地可采種40~100kg。
2.2.2 播種。采種后要趁鮮播種。播種期一般是在6月末至7月初。最晚不能超過7月末。
撒播:撒播時將種子混拌5~10倍的細砂,按1.1cm間距均勻播在床面,每畝播種量6~7.0kg。再用篩過的腐殖土覆蓋1.5cm厚,要求覆土厚度均勻一致,最后再覆蓋一層枯枝落葉或雜草,以保持水分,防止床面板結和雨水沖刷,翌年春揭去覆蓋物,以待出苗。
條播:在床面上橫向開溝,行距12cm,溝寬12cm,溝深 1.5~3cm,每畝播種量 4kg,覆土1.5cm,再覆蓋一層枯枝落葉,翌年春解凍前撤除。
穴播:也稱埯播。行距12cm,穴距6cm,開穴播種,每穴播種7~10粒種子,覆土1.5cm,再覆蓋枯枝落葉,翌年春解凍前撤除。
全果播:開穴將整果播下,行距12cm,果距6cm,每穴播1個果實,播后覆土1.5cm,上蓋枯枝落葉,翌年春解凍前撤除。
2.2.3 移栽。在作好的床面上,橫向開溝,坐水栽。
人工苗移栽:苗不宜過大,最好是2年生苗,有1片真葉,根不要太長,便于栽植。栽植時要將根部舒展開,在晴天,覆土一半時澆水,待水滲下,再覆土與地面一平,行距12cm,株距6cm。
春栽:在芽苞未萌動之前進行。如在小苗展葉后栽植,需大量澆水。也可采用頂芽栽植,在收獲時將豐滿健壯的頂芽帶有5cm長的根和根莖作栽?;蚺_頂芽帶有3cm長的根莖,上面有15~20條長須根作栽,每株上可留1~2個芽。
秋栽:9月下旬至10月初,當地上葉枯萎,已形成豐滿的越冬芽,這時栽植一般不需要澆水。
野生苗移栽:目前,細辛采種量不多,主要靠采挖野生細辛移栽。一般在5月中下旬到6月初采挖。要防止日曬,保持新鮮,最好隨采挖隨移栽。如需運送,需保鮮苗,將苗裝在筐內,內墊青苔或青菜葉,層層擺入,以防止擠傷葉片和發(fā)熱變霉,影響栽植成活率。如長時間不能移栽,要立即用濕沙假植澆足水,或放之林下的小溪旁,隨栽隨取。
選苗:分全根和剪根兩種苗。全根,即植株完整帶葉,如根系過密可摘去一部分,要避免栽植時根成團。剪根是因為細辛苗大,根太長不好栽,所以,需要剪短一些,根莖及須根共留6cm長,以便栽植。
栽植:先在床面上挖穴,穴深10cm,穴距24cm,行距24cm。每穴在大苗2株,小苗3~4株。也可開溝栽植。栽時要將須根展開,覆土一半時,澆水,水滲后再封穴封溝。上冬前要在床面覆蓋枯枝落葉進行防寒。
細辛植株矮小生長緩慢,又是多年生植物,林下人工栽培需要生長5~6年的時間,所以,要年年追肥,以施綠肥和過磷酸鈣為最好。每年5月末6月初進行一次追肥,7月中、下旬再進行1次。對1~2年生小苗,可追液體肥料,即每20m2用1kg過磷酸鈣加清水50kg,用木棒攪拌使其溶解,用噴壺噴灑在葉面上,如果大苗,可在行間、近根處直接追過磷酸鈣,每20m2用1kg。另外,在9月末用豬圈糞與過磷酸鈣混施蓋頭糞,每畝用豬圈糞5m3加過磷酸鈣20~40kg,均勻地鋪在床面上,即作為冬季覆蓋防寒、又起保水和追肥作用。用壓綠肥作蓋頭糞效果也很好。
細辛根系淺,連年雨水沖刷,須根易外露。必須結合松土,施肥經常進行培土整床。每年秋季,要進行床面覆土一指厚并覆蓋落葉,防寒保濕。來年春再將覆蓋物撤去。
在細辛生長過程中,需長年松土、除草。每年都要進行3~4次。松土時床兩側要淺松,中間深松,根旁淺松,行間深松,細辛不抗旱,天旱時應澆水,澆后松土,以免床面土板結。
隨著細辛葉片不斷擴大,需要的光照越來越多,耐光能力越來越強,林下栽的細辛由于樹枝不斷生長,樹冠的透光度卻越來越小,所以,在林間栽細辛,要修整樹枝,透光度應保持在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