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清雅
(新疆塔城市人民醫(yī)院,834700)
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內流動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絕大部分高血壓患者(90%以上)都沒有特定的病因,多是隨著年齡增加,血管壁彈性減弱,阻力增加而引起的。在心肌和血管壁平滑肌細胞膜上都有鈣離子通道,它像一扇大門一樣控制鈣離子的出入,細胞內鈣離子濃度的增加,可以引起細胞的收縮,使血管阻力增加,血壓升高。鈣離子拮抗劑就像忠實的門衛(wèi),它與鈣離子通道結合后就阻止了鈣離子進入細胞,從而使血管松弛,阻力減小,血壓降低。另外,有些鈣離子拮抗劑如氨氯地平(絡活喜)、地爾硫卓還能直接舒張供給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用于治療心絞痛。
鈣離子拮抗劑也叫鈣通道阻滯劑,是高血壓治療中一類非常重要的藥物,我國有一半以上服藥治療的高血壓患者應用鈣離子拮抗劑。國際上的重要臨床研究顯示,亞洲患者對鈣離子拮抗劑更敏感,也更容易堅持治療。
1.第一代的鈣離子拮抗劑是硝苯地平(心痛定),使用歷史最長、最普遍。服用心痛定后血壓很快降低,但由于血管迅速擴張,病人常常感到頭痛、心跳快、面紅,不容易堅持治療。另外,心痛定作用持續(xù)時間短,一般每天需服用3次,并且2次服藥間血壓可能會上升,很難做到24h有效控制血壓?;谖覈洕l(fā)展現(xiàn)狀,還有相當部分患者需要這種價格低廉的藥物。但需注意不要長期、大劑量服用短效的鈣離子拮抗劑,可以加用β受體阻滯劑以加強療效,減少副作用。
2.第二代的鈣離子拮抗劑包括短效鈣離子拮抗劑的緩釋和控釋劑型(以達到作用持續(xù)時間延長、副作用減少的目的),克服第一代鈣離子拮抗劑的缺點,但患者的胃腸道功能可能影響藥物的療效,所以此類藥不能掰成兩半服用。
3.第三代鈣離子拮抗劑的代表藥物是絡活喜,也是目前唯一長效的鈣離子拮抗劑。它的半衰期長達35~50h,因此不需要使用緩釋或控釋劑型就可以做到每日服用1次即可24h平穩(wěn)控制血壓,并且它的療效不受患者胃腸道功能和食物的影響,也可以和絕大多數(shù)藥物一起服用,還可以掰成兩半服用。另外,由于它的作用持續(xù)時間很長,病人偶爾漏服一次不會造成血壓升高。
值得一提的是,鈣劑與鈣離子拮抗劑并不矛盾。實際上,這兩種藥物雖然作用相反,但聯(lián)合使用時,其作用非但不會相互抵消,反而能相互促進。
補鈣是為了糾正負鈣平衡,防止體內的鈣代謝紊亂和骨鈣丟失,同時避免鈣鹽異常沉積在血管、軟組織內,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細胞膜上有專門的鈣離子通道,正常情況下,細胞外的鈣離子濃度遠遠大于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這種濃度梯度的維持主要靠的是鈣離子通道。一旦細胞膜上鈣離子通道調控失靈,大量鈣離子就會進入細胞內,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縮,血壓就會升高,甚至會引起心絞痛、心肌梗死。鈣離子拮抗劑可拮抗鈣離子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從而減少血管的收縮。適當正確地使用鈣離子拮抗劑能及時關閉鈣離子通道,阻斷鈣離子的非正常內流。臨床中常用的鈣離子拮抗劑,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等都是治療高血壓的首選藥物。由此可見,鈣劑與鈣離子拮抗劑均能起到保護心腦血管、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的作用,兩者同服并不矛盾。
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服用降壓藥的同時,服用鈣劑有助于降低血壓。此外,補充鈣劑能抵消高鹽膳食對自發(fā)性高血壓的致高血壓作用,這可能與鈣劑可防止血漿中去甲腎上腺素濃度的升高有關。
現(xiàn)在把鈣拮抗劑和轉換酶抑制劑也作為了降壓第一線藥物。老年患者應該首選利尿劑和鈣拮抗劑。年輕患者,特別是心律快的,首選β受體阻滯劑。有冠心病的患者首選β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和轉換酶抑制劑。糖尿病人選轉換酶抑制劑。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選呋塞米、鈣拮抗劑和轉換酶抑制劑。慢性呼吸道阻塞的患者,選鈣拮抗劑和轉換酶抑制劑。左心衰的患者用鈣拮抗劑、α受體阻滯劑加利尿劑。
利尿劑主要有氫氯噻嗪。β受體阻滯劑為洛爾類,如美托洛爾。轉換酶抑制劑為普利類,如卡托普利。鈣離子拮抗劑主要有硝苯地平、維拉帕米。
1.應用降壓藥物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需長期服藥。因此,宜選用降壓作用溫和、緩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壓藥(如氫氯噻嗪、利血平、復方降壓片等)作為基礎降壓藥,再按不同病期選用其他降壓藥物。
2.服用降壓藥一般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達到降壓目的后,可改用維持量以鞏固療效,盡可能用最小的維持量以減少副作用。
3.使用可引起明顯直立位低血壓的降壓藥物時,宜向病人說明,從坐位起立或從平臥位起立時,動作應盡量緩慢,特別是夜間起床小便時更要注意,以免血壓突然降低引起昏厥而發(fā)生意外。
4.緩進型第一期病人癥狀不明顯,一般治療(包括鎮(zhèn)靜劑)即能奏效,可不必應用降壓藥物,必要時用少量作用溫和的降壓藥如利尿劑、復方降壓片即可。第二期病人多需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降壓藥治療,如利血平、肼屈嗪和利尿藥合用或再選加轉換酶抑制劑、節(jié)后交感神經抑制劑、神經節(jié)阻滯劑或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等。第三期病人多需用降壓作用強的藥物如節(jié)后交感神經抑制劑、神經節(jié)阻滯劑,如鹽酸可樂定、長壓定等治療。
5.臨床上常聯(lián)合應用幾種降壓藥物治療,其優(yōu)點是:藥物的協(xié)同作用可提高療效;幾種藥物共同發(fā)揮作用,可減少各藥的單劑量;減少每種藥物的副作用,或使一些副作用互相抵消;使血壓下降較為平穩(wěn)。最常用的是利尿劑和其他降壓藥合用,利尿劑既可增強多種降壓藥療效,又可減輕引起浮腫的副作用;利血平與肼屈嗪、β受體阻滯劑和米諾地爾合用時,各自減慢和增快心率的副作用互相抵消。
6.急進型高血壓病的治療措施和緩進型第三期相仿。如血壓持續(xù)不降可考慮用冬眠療法;如出現(xiàn)腎功能衰竭,則降壓藥物以選用甲基多巴、肼屈嗪、米諾地爾、可樂定為妥,血壓下降不宜太顯著,以免腎血流量減少,加重腎功能衰竭。
7.對血壓顯著增高已多年的病人,不宜使血壓下降過快、過多,病人往往因不能適應較低或正常水平的血壓而感不適,且有導致腦、心、腎血液供應不足而引起腦血管意外、冠狀動脈血栓形成、腎功能不全等可能。發(fā)生高血壓危象或高血壓腦病時要采用緊急降壓措施。
近年來多選用鈣離子拮抗劑作為降壓首選藥,尤其對伴有冠心病心絞痛者尤為適宜,對有傳導阻滯、心動過緩者亦甚安全;亦可選用轉換酶抑制劑,對伴有心功能欠佳者更適宜,對血壓過高者上述兩藥可同時應用;對有心動過速者可選用β受體阻滯劑,尤其對心肌梗死后伴有高血壓、心動過速或過早搏動者可能有預防猝死的作用;對持久血壓不易下降者有時需上述三藥同時應用,但應從小劑量開始,并經常隨訪血壓。近年研究證明,硝苯地平與卡托普利有逆轉高血壓引起的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故特別適合高血壓合并心臟病患者。
筆者從事臨床工作二十多年,認為從第一代鈣離子拮抗劑直到現(xiàn)在的聯(lián)合用藥,只要合理正確用藥,高血壓病可以得到控制,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延長患者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