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宏
(四川省會理縣黎溪區(qū)普隆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會理 615141)
近期,黎溪區(qū)普隆鄉(xiāng)有不少養(yǎng)殖戶深受母豬子宮脫垂病癥的困擾,據(jù)當?shù)孬F醫(yī)門診部不完全統(tǒng)計,僅2011年9~10月份就有30余戶養(yǎng)豬戶發(fā)生該病。
調查發(fā)現(xiàn),當?shù)仞B(yǎng)豬戶飼料中包含了大豆、花生秸稈加工的糠及玉米面。這種飼料如有發(fā)霉、變質情況,極易產生黃曲霉毒素等菌毒素。
當?shù)仞B(yǎng)豬多數(shù)是散養(yǎng)戶,對母豬產期飼料配比沒有經驗與技術,沒有適量補給鈣鹽、鐵鹽等必須的微量元素,造成營養(yǎng)不良。
圈舍地面不平整,尿污致使地面濕滑。母豬摔跌、動胎氣也是原因之一。
沒有配套的運動場,母豬產期運動不足。
如衰老、瘦弱,該淘汰但仍繼續(xù)沿用,也易致發(fā)該病。
病癥多數(shù)發(fā)生在產后幾小時內,也有少數(shù)發(fā)生在非孕產期。有局部脫垂和完全脫垂2種情況。在空氣中暴露時間過長,可產生炎癥、嚴重水腫。措施不當可繼發(fā)敗血癥而死亡。
(1)乳膠長臂手套。不戴手套須修整指甲,保證不能刮傷子宮壁。
(2)潤滑劑(也可用植物油代替)。
(3)消炎藥(也可用青霉素粉代替)。
(4)馬來酸麥角新堿注射液。
(5)手術縫合專用針線。
(6)溫熱水(30~40℃),配制成0.5%高錳酸鉀溶液備用。
保定原則是“臀高頭低”,這樣最便于復位。
4.1.1 倒掛法
拴結母豬后肢并懸掛于開闊地點的橫梁上,前肢剛及地為宜。
4.1.2 高臀位法
墊高母豬臀部,1名助手1只手揪耳,1只手抓前肢軟褶處,單腿膝蓋壓進母豬頸部,即固定了母豬的頭部;另1名助手1只手抓母豬后肢軟褶處,1只手抓母豬尾巴,1腿單膝抵緊母豬臀以上背部。
以上2種方法均需要保證母豬四肢不著地,以免掙扎、擺動而影響施術。
用事先兌制好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子宮體,清洗要干凈、徹底。子宮粘膜、陰戶和整個臀部都要進一步清洗、消毒,不能殘留糞污并清除宮體上的瘀血塊等異物。
清洗完畢后,為提高安全系數(shù),視母豬個體大小,注射相應劑量的馬來酸麥角新堿,主要是防止內出血。但這里要注意一個問題,如果患畜子宮水腫嚴重,就要禁止使用該藥。
4.4.1 潤滑
無論戴膠手套或赤手施術都要抹上事先備用的潤滑劑,可以使復位更容易些。
4.4.2 手法
術者一手托子宮體,一手握拳狀,拳頭輕抵子宮體底部,以輕柔的力量向陰道內緩慢推進子宮體。
4.4.3 消炎
將消炎粉(一般用青霉素)撒在事先準備的潤滑劑(植物油)中,在復位的同時將藥物推進母豬體內(子宮內)。經多次實踐,有較好的療效。
4.4.4 注意事項
(1)大部分子宮體脫垂的一般都有不同程度水腫,子宮壁顯得相當脆弱,施術時用力必須輕柔,否則可造成再次創(chuàng)傷,導致炎癥、出血,降低手術成功率。
(2)施術中母豬經常會用力努責,應避免強行推送,選擇努責間歇期間復位,減少再次創(chuàng)傷。
(3)子宮體推入體腔后應檢查是否平整、到位,避免造成子宮套疊。(4)對失血、虛脫的患畜應以醫(yī)用糖鹽水配伍抗菌素補液。(5)復位手術中必須堅持手臂消毒,戴乳膠長臂手套也要消毒。
為避免子宮體再度脫出,視母豬個體大小,用術前準備的縫合針采取陰戶縫合1~2針即可(要保證母豬能正常排尿)。一般復位后溫度恢復正常了,就不容易再脫出。
視豬只大小,病情嚴重程度,一般需以相應劑量堅持注射青霉素消炎針2~3 d。
術后3~7 d內宜喂患畜流質食物??煽紤]多喂葡萄糖水混合可溶性阿莫西林粉。
白胡椒30 g、附片30 g、桂圓30 g、白芍20 g、黨參20 g、枳殼20 g濃煎湯或共研末,視母豬個體大小,加紅糖250~500 g,白酒20~50 ml,拌料喂或灌服,1劑/d,連3 d有好效果。
(1)禁止投喂發(fā)霉、變質飼料。
(2)產前適量投喂含鈣、鐵成分的飼料。
(3)視場地、天氣等綜合情況,產前15 d內保證母豬每天適量運動。
(4)及時淘汰老、弱、病、殘母豬。
(5)改進基礎設施建設,合理布局母豬專用圈舍,配套母豬產床,消除所有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