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俊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醫(yī)院,湖南 常德 415000)
直腸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中低位直腸癌患者行Miles術后,改變了患者原有的排便方式,需終生使用人工肛門,不僅給患者帶來生理的不便,軀體、心理還得承受多方面帶來的痛苦。因而結腸造口的護理顯得非常的重要和必要[1]。
腸造口患者心理創(chuàng)傷往往大于生理創(chuàng)傷,術前雖已告知人工肛門對生活造成的不便,患者往往都很難接受,常會出現(xiàn)恐懼、焦慮的心理。護士應給予患者更多的同情和關心,患者所提出的問題耐心解釋,鼓勵患者面對現(xiàn)實,使患者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信心。
1.2.1 結腸造瘺口開放以前,要保護腸管,用凡士林紗布或生理鹽水紗布外敷,及時更換被滲液浸濕的外層敷料,觀察造瘺口血供以及腸有無回縮、出血、壞死等情況。
1.2.2 造瘺口一般在術后2~3天開放,初期糞便稀薄,取左側臥位,防止糞便污染切口而引起的感染及對皮膚的刺激,應及時更換敷料,并以凡士林紗布覆蓋造瘺口,周圍皮膚涂氧化鋅軟膏加以保護。
1.2.3 糞便逐漸變稠變干,指導患者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造瘺口因瘢痕性攣縮易引起造瘺口狹窄,術后兩周開始用戴指套的手指檢查造瘺口有造瘺口無狹窄,必要時定期以手指或擴張器擴張造瘺口,手指涂潤滑油,動作易輕柔,忌用暴力,避免損傷腸管及造瘺口造瘺口。
1.2.4 飲食護理
腸蠕動恢復后,開始進流質飲食,然后根據(jù)患者食欲和進食情況進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少渣飲食,避免進食刺激性易產(chǎn)氣或氣味大的食物如洋蔥、雞蛋、蒜等。忌煙酒。注意飲食衛(wèi)生,防止腸道感染。
指導患者或家屬進行人工肛門周圍皮膚的護理更換敷料的方法, 護士為患者進行護理時,要求家屬及患者在旁觀看,在護士指導下患者或家屬進行參與性操作,待患者或家屬掌握基本操作要領后,觀看患者或家屬單獨操作幾次,有不熟練的地方及注意事項做好講解,直到充分熟練掌握。選擇合適的肛門袋使用時,將人工肛門袋放在造瘺口處,用彈性帶系于腰間,松緊適宜,便于糞便沉積于袋中,不至于污染衣被,肛門袋需多備交替使用,及時清洗消毒液浸泡晾干備用。糞便已形成,可試行不用肛門袋,用敷料覆蓋造瘺口。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腹內壓增高而引起人工肛門的結腸黏膜脫出。尊重患者隱私,換藥時或更換人工肛門袋時用屏風適當遮擋,保護患者的隱私。
如人工肛門殘端壞死,狹窄、內疝、人工肛門結腸脫出等,如有可疑,應立即到醫(yī)院檢查和處理。通過對直腸癌術后結腸造口的護理,使其在生理上減少了病痛的折磨,在心理上能正確的對待疾病,幫助其提高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質量,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宋秋芬,趙宏勤.肛腸疾病手術后的護理要點[J].中華現(xiàn)代護理學雜志,2006,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