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素紅 何峰云 陶麗玲 譚美衡
(深圳市寶安區(qū)人民醫(yī)院產科,廣州 深圳 518101)
流行病學資料表明近十幾年來,我國子宮內膜癌發(fā)病率和病死率較前明顯增加[1],研究結果顯示[2],子宮內膜癌發(fā)病率升高與生活環(huán)境改變以及過早性生活存在一定的相關性,而病死率的升高除與疾病惡性程度明顯相關外,還與術前術后相關護理工作相關,因此,如何做好子宮內膜癌患者術前術后護理成為當前護理研究熱點之一[3,4],本研究收集86例術前經(jīng)病理明確診斷為子宮內膜癌患者,對患者進行仔細、認真的術前術后護理,現(xiàn)將護理過程和體會報道如下。
86例婦女,年齡為47.8~68.5歲,平均年齡54.6歲,術前病理活檢均明確診斷為子宮內膜癌,所有患者均進行全宮切除術及盆腔淋巴結清掃術。
2.1.1 心理護理
術前采用談話形式評估患者心理焦慮、恐慌及抑郁程度,依據(jù)患者不同心理障礙,主管護士進行相關的、有針對性的輔導,若效果欠佳,則由主管護士反饋給主管醫(yī)生,然后由醫(yī)生進行相關心理障礙輔導,對于個別癥狀嚴重患者,則請精神心理科大夫協(xié)助輔導,以求達到術前患者心理最大程度的放松。同時主管護士也對患者一級親屬進行簡單心理評估及輔導,通過改善患者家屬相關心理障礙而更好的讓家屬起到協(xié)助醫(yī)護人員進行相關心理護理工作的目的。
2.1.2 術前護理
術前采用小問卷提示評估患者對子宮內膜癌的認識程度,依據(jù)患者文化程度的不同及對相關知識理解的差異,采用不同的方式,包括:書籍、小講課(幻燈片形式)、視頻等對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傳授。由于大部分患者均缺乏子宮內膜癌相關知識,因此,患者均對手術過程及術后并發(fā)癥和康復存在不同程度擔憂及疑慮,通過上述疾病相關知識的講解,以及手術過程及術后康復的流程的相關宣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患者的心理障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從而為手術的順利開展做好準備。
2.1.3 家屬準備
在患者術前護理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家屬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礙以及對疾病和手術相關知識的缺乏,因此,我們采用由主管護士直接負責原則,對患者一級親屬也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大部分家屬經(jīng)過相關知識的講解后,均能主動并積極的輔助護士進行相關術前護理準備,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術前心理及術前準備的療效。
2.2.1 術后疼痛的護理
麻醉藥失效后,大部分患者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因此,術后向患者及家屬交代如何使用鎮(zhèn)痛泵,同時主管護士定時觀察及評估患者疼痛情況并反饋給主管醫(yī)生,必要時聯(lián)系麻醉科醫(yī)生評估患者疼痛情況,并請麻醉科醫(yī)生協(xié)助指導相關鎮(zhèn)痛藥物的使用。
2.2.2 麻醉后相關并發(fā)癥護理
麻醉藥物失效后,大部分患者均出現(xiàn)惡心、嘔吐、排尿不暢等癥狀,針對上述癥狀,一主管護士向患者及其家屬交代清楚上述不適均為術后常見并發(fā)癥,以消除患者及家屬心理負擔,另一方面,對于部分癥狀較重患者,主管護士及時反饋給主管醫(yī)生,采用相關藥物進行早期干預。
2.2.3 預防傷口感染
術后向患者及家屬交代如何做好術后傷口感染的預防,包括觀察傷口有無膿性及血性分泌物,外陰有無新鮮血性分泌物等。主管護士術后前7天每日觀察及評估患者外陰及傷口3次,同時每日進行傷口護理,若分泌增多,則及時更換輔料;對于個別分泌物較多患者,則采用局部噴灑云南白藥,能夠起到促進傷口愈合,降低感染發(fā)生率。
2.2.4 術后傷口出血預防
術后48小時內主管護士嚴密觀察及評估患者傷口引流量及外陰血性分泌物情況,同時交代患者及家屬進行外陰及傷口護理時動作輕柔,為防止傷口結痂脫落造成出血,常規(guī)予通便治療,并叮囑患者大小便時避免過于用力。叮囑患者術后可在床上進行適當擴胸運動及有意識咳嗽活動,促進肺復張,避免腹壓突然增高導致傷口出血。
2.2.5 飲食護理
術后叮囑患者多進食熱量高、膳食纖維多及蛋白高的食物,如香蕉、蘋果、橙子、葡萄、西紅柿、菠菜、魚、雞蛋、牛奶、雞肉等食物,一方面有利于術后熱量保證、減少蛋白分解、促進傷口愈合,另一方面,大量維生素及纖維的攝入,又可促進通便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免疫力。
出院時,主管護士向患者及家屬交代定期復診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叮囑患者及家屬回家后相關護理注意事項[5,6]:術后前3個月每月復診一次;每天評估傷口愈合情況,若傷口愈合異常,及時就診;術后3個月內禁止性生活和盆??;注意休息、加強熱量及蛋白質攝入,促進傷口愈合;如患者回家后存在心理障礙,及時返院聯(lián)系精神心理科大夫協(xié)助治療;避免提重物和進行劇烈運動等。
本研究收集86例經(jīng)術前病理活檢明確診斷為子宮內膜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進行全宮切除術及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對其進行相關術前術后護理,研究結果顯示,與既往相關護理模式相比,這種術前術后細致、認真的護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更好地提高醫(yī)療質量,值得臨床推廣。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①術前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相關心理護理及子宮內膜癌知識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改善患者預后的作用,且這種護理模式有利于加強患者及家屬與醫(yī)護人員的溝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進醫(yī)患和諧的作用;②術前向患者及家屬簡單講解手術過程及術后康復相關注意事項,不但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屬對手術過程的了解,同時還能夠減少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負擔,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及術后的康復提供基礎;③對于部分經(jīng)護士或主管醫(yī)生安慰仍存在嚴重心理障礙患者,通過精神心理科大夫協(xié)助治療的方式,能夠更好的緩解患者精神負擔,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開展;④術后進行傷口疼痛、胃腸道癥狀及排尿障礙的相關護理工作,不但有利于患者癥狀的緩解,還能夠促進患者康復,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⑤這種有秩序、有規(guī)劃的護理模式,不但能夠使護理工作有條不紊進行,還能夠減少一些低級失誤,而且,采用術前術后認真、精細護理模式,不但有利于加強護士自我學習和責任心,還能夠提升整體護理工作;⑥護理工作質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不但能夠提高醫(yī)療質量,還能夠縮短住院時間以及減少醫(yī)療費用。
綜上所述,對于子宮內膜癌患者,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認真、細致的術前術后護理,不但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以及術后的康復,還能夠提高護士臨床技能水平和責任心,同時還有利于促進醫(yī)患關系和諧,縮短患者住院天數(shù)及減少治療支出,值得臨床推廣。
[1]付揚,劉敏.婦科癌癥患者的心理護理進展[J].重慶醫(yī)學,2011,17(8): 825-826.
[2]皮遠萍.子宮內膜癌手術治療的護理[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3,6(2):224.
[3]費國華.婦科惡性腫瘤病人的心理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7(8):109-110.
[4]王昱潔,姚燕婷.子宮內膜癌并發(fā)彌散性血管內凝血1例搶救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6,15(4): 374-375.
[5]陳蓉清.癌癥病人心理特征及護理[J].成都醫(yī)藥,2000,17(3):157-158.
[6]沈小玉.子宮內膜癌患者的心理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 4(12):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