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陸 輝,郭建中,姜 亢
(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北京 100070)
安全感(Security)最早見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論研究。安全感是指人在擺脫危險情境或受到保護時所體驗到的情感,是維持個體社會生存不可缺少的因素[1]。安全感被作為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在國外很早就受到關(guān)注。1945年馬斯洛就在其需求層次理論與自己的臨床實踐相結(jié)合的基礎(chǔ)上編制了安全感—不安全感問卷(S—I),對安全感進行研究[2],并在其研究后期與Mittelenmn一起提出心理健康的標準,第一條就是個體要有“充分的安全感”。近年來,我國學者也開始關(guān)注安全感的研究,2004年叢中和安麗娟編制了“安全感量表”,試圖通過安全感來衡量心理健康,為我國相關(guān)學者對安全感的研究提供了便利[3~7]。
生活滿意度(Life Satisfaction,LS)是心理幸福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人根據(jù)自己選擇的標準對其生活質(zhì)量所做的總體性認知的評估;由 Shin DC與Johnson DM 1978年提出,目前得到了普遍的認同[8]。大學生的生活滿意度可反映其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等各個方面的生活滿意情況。滿意程度影響著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以及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研究顯示,大學生生活的滿意度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顯著相關(guān)[9],對大學生生活滿意度的研究就顯得更有意義。
根據(jù)文獻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目前對大學生安全感與大學生生活滿意度的相關(guān)研究比較單一;較少對二者同時研究且進行相關(guān)分析。鑒于此,本研究調(diào)查了樣本高校學生的安全感與生活滿意度,并對其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全部樣本選自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在校學生,按照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調(diào)查。共發(fā)放問卷300份,收回268份,其中有效問卷263份,有效率為98%。其中男生93名,女生170名;本科生187名,研究生76名;文科學生147名,理科116名;獨生子女173名;學生干部(特指在學生會、班級或者社團等擔任職務(wù)的學生)119名;平均年齡(21.32±2.00)歲。
使用安全感量表[10](Security Questionnaire,SQ)對大學生的安全感進行調(diào)查。該量表共包含與安全感相關(guān)的16個問題和兩個因子。因子一為人際安全感,共八個題目,主要反映個體對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安全體驗。因子二為確定控制感,也是八個題目,主要反映個體對生活的預測和確定感、控制感??偘踩袨閮梢蜃拥梅值目偤汀A勘斫?jīng)檢驗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考慮到整個調(diào)查問卷系統(tǒng)性,筆者對問卷的選項表示作了修改,采用五點記分法。其中1=非常不符合,2=基本不符合,3=中性或者不確定,4=基本符合,5=非常符合。對測試結(jié)果反向記分,得分越高安全感越強。且將安全感分為三個等級:<45分為低分組,表明安全感低;45~65分為中等分組,表明安全感中等;>65分為高分組,表明安全感較高[11]。
使用生活滿意度量表[12](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對大學生生活滿意度進行調(diào)查,該量表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12~14]。該量表包含5個項目,采用七點記分法。1=特別不滿意,2=不滿意,3=不大滿意,4=無所謂滿意或不滿意,5=大體滿意,6=非常滿意,7=特別滿意。問卷得分越高,生活滿意度越高。將生活滿意度得分分為七個等級:31~35分特別滿意,26~30分滿意,21~25分大體滿意,20分無所謂滿意不滿意,15~19分不大滿意,10~14分不滿意,5~9分特別不滿意[15]。在該量表后附加一個問題為“如果一下條件可以讓你的生活更滿意,你的優(yōu)先選擇是什么?”選項為:額外收入,財務(wù)自由,時間自由,個人成長,家庭幸福,結(jié)交朋友,幫助他人,退休保障,留下遺產(chǎn)及其他。
結(jié)果顯示,大學生安全感平均得分為57.62±9.72,其中25人得分<45,174人得分介于45~65之間,64人得分>65,大學生的安全感處于中等偏上水平。生活滿意度平均得分為20.43±5.53,其中5~9分10人,10~14分31人,15~19分66人,20分19人,21~25分88人,26~30分44人,31~35分5人,大學生的生活滿意度處于中等水平??梢允股罡鼭M意的優(yōu)先選擇的結(jié)果見表1。
表1 調(diào)查對象對“可以使生活更滿意”問題的選擇
男生與女生的人際安全感、確定控制感及安全感經(jīng)t檢驗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生活滿意度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組的安全感及生活滿意度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科生與研究生、文科生與理工科學生以及是否學生干部的分組檢驗結(jié)果顯示,在安全感及生活滿意度上亦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是否獨生子女的分組中人際安全感、確定控制感及安全感經(jīng)t檢驗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生活滿意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中大學生安全感與生活滿意度的得分比較(± s)
表2 不同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中大學生安全感與生活滿意度的得分比較(± s)
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 人數(shù) 人際安全感 確定控制感 安全感 生活滿意度性別-4.09 0.00年齡≥21 144 29.38±5.66 29.26±5.75 58.53±10.73 20.33±5.66<21 119 28.29±4.11 28.33±5.14 56.53±8.25 20.55±5.39 t值 1.82 1.38 1.71 -0.32 P值 0.07 0.17 0.09 0.75教育程度本科生 187 28.81±4.49 28.78±5.58 57.42±9.65 20.32±5.42研究生 76 29.08±5.31 29.00±5.32 58.12±9.93 20.72±5.84 t值 -0.40 -0.30 -0.53 -0.54 P值 0.69 0.76 0.60 0.59男 93 29.57±5.42 28.63±6.26 58.12±10.99 18.60±5.88女 170 28.51±4.79 28.95±5.04 57.35±8.97 21.43±5.08 t值P值 1.63 0.10-0.42 0.67 0.58 0.57
學科背景文科 147 29.18±5.14 29.02±5.43 58.13±9.72 20.63±5.86理工科 116 28.52±4.90 28.61±5.59 56.98±9.73 20.18±5.10 t值 1.05 0.60 0.95 0.67 P值 0.29 0.55 0.34 0.51是否獨生子女是 173 28.86±4.94 28.85±5.50 57.62±9.66 21.01±5.30否 90 28.94±5.26 28.82±5.52 57.63±9.89 19.32±5.83 t值 -0.14 0.04 -0.01 2.37 P值 0.89 0.97 0.99 0.02是否學生干部是 119 28.93±4.89 28.68±5.51 57.43±9.45 20.22±5.56否 144 28.85±5.17 28.97±5.49 57.78±9.97 20.61±5.52 t值 0.14 -0.43 -0.30 -0.57 P值 0.89 0.67 0.77 0.57
根據(jù)統(tǒng)計結(jié)果及科恩(Cohen,1988)給出r的估計值對應(yīng)的效應(yīng)量[16],皮爾遜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分別為r(261)=0.21,r(261)=0.32,r(261)=0.27,斯皮爾曼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為 r(261)=0.21,r(261)=0.24,r(261)=0.30,兩種方法的分析結(jié)果一致(見表 3)。表明大學生人際安全感、確定控制感以及安全感和生活滿意度之間存在中等效應(yīng)的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
表3 大學生安全感與生活滿意度得分的相關(guān)分析(r值)
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大學生安全感(57.62±9.72)與生活滿意度(20.43±5.53)分別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和中等水平,且得分基本服從正態(tài)分布。安全感得分均值統(tǒng)計結(jié)果與孫群等[4]、王平等[11]、許素梅[17]等人對大學生安全感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即大學生的安全感處于中等偏上水平。生活滿意度得分的統(tǒng)計結(jié)果與劉翌[18]的調(diào)查結(jié)果一致。而與陳靜等[19]關(guān)于杭州大學生生活滿意感(19.04±5.80)處于中等偏下水平的調(diào)查結(jié)果有顯著的不同(P<0.01)。
t檢驗結(jié)果顯示,樣本安全感在性別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裴國洪等[20]、劉勇等[21]的研究結(jié)論一致。與孟海英等[3]、孫群等[4]、王平等[11]及孫思玉等人[22]的研究結(jié)果不一致。筆者比較贊同張萍等[23]對大學生性別角色類型與安全感的關(guān)系的研究結(jié)果,即性別角色對安全感在性別上的差異解釋更具科學性。研究顯示不同性別角色類型個體的安全感存在顯著差異,安全感得分由高到低依次為雙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類型,即雙性化的安全感最強,其次是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類型。不同年齡組的安全感得分及生活滿意度得分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科生與研究生分組檢驗結(jié)果顯示,在安全感得分上亦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造成不同年齡組安全感得分無差異,可能與筆者在年齡上的調(diào)查比較集中有關(guān)。大學生整體年齡基本都處在一個年齡段內(nèi),在這個年齡段內(nèi)的安全感總體具有一致性,即差異不是很明顯。年齡分組無差異與以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分組統(tǒng)計結(jié)果有一定的聯(lián)系。不過以往以年級為分組的統(tǒng)計顯示高年級組的安全感低于低年級組[4]。文科生與理工科學生分組檢驗結(jié)果顯示,在安全感得分上亦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結(jié)果與劉明理[24]的研究結(jié)果不一致,其認為文科專業(yè)學生的心理不安全感顯著高于理工科學生。是否學生干部和是否獨生子女在安全感上也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是否獨生子女的檢驗結(jié)果與文獻[17,24]的調(diào)查結(jié)果一致 ,認為是否獨生子女在個體出生時就已經(jīng)確定,無法改變。且只能通過與其他因素相互作用來影響安全感。
生活滿意度的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不同年齡、不同教育程度(本科生和研究生)、不同專業(yè)背景(文科和理工科),是否為學生干部之間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性別與是否獨生子女經(jīng)檢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性別檢驗的結(jié)果與文獻[19,25]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認為男性在社會上要承擔比女性更大的責任,具有更高的生活滿意度追求。文獻[26]顯示性別對生活滿意度有差異性,與本研究差異性研究結(jié)果一致。但本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女性的生活滿意度顯著高于男性,而[26]認為女性的生活滿意度高于女性。辛勇[26]、劉裕[27]則認為性別對生活滿意度沒有顯著性影響(P>0.05)。獨生子女的生活滿意度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與文獻[19]研究一致。認為是由于獨生子女的生活條件好,且受到更多地關(guān)注而引起??梢允股罡鼭M意的優(yōu)先選擇的結(jié)果顯示,家庭幸福的比例為41.1%,其次為個人成長20.5%,其余都在10%以下??梢缘贸錾顫M意度的影響較多來自個人家庭幸福和個人成長方面的一些因素。在采取措施提高大學生生活滿意度時要予以重視,并在日常的學校素質(zhì)教學中開展一些有利用學生提高生活滿意度的學習課程。
大學生安全感與生活滿意度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關(guān),表明兩者之間存在相關(guān)關(guān)系。良好的生活滿意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學生的安全感情況。安全感的結(jié)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活滿意度較好。
影響大學生安全感與生活滿意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總結(jié)為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在研究過程中證實,單一因素差異對安全感與生活滿意度的影響總體不是很顯著。在以后的研究過程中可以適當剔除一些次要影響因子并且適當考慮某幾個因子的交互影響。
[1] 楊 清.簡明心理學辭典[C].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5.
[2] A.H.Maslow,Elisa Hirsh,Marcella Stein ea tl. A clinically derived test for measuring psychological securityinsecurity.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1945,33:21-41.
[3] 孟海英,王艷芝,馮 超.大學生心理安全感相關(guān)因素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39):7880-7883.
[4] 孫 群,姚本先.大學生安全感、人際信任及其關(guān)系研究[J].衛(wèi)生軟科學,2009,(3):290-293.
[5] 安莉娟,叢 中,王 欣.高中生的安全感及其相關(guān)因素[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10):717-719,722.
[6] 馬 季,汪 凱,朱春燕,等.民工子弟與公辦學校初中生安全感相關(guān)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7):778-781.
[7] 楊 潔,王東華.大學生心理安全感與人格關(guān)系的研究[J].中國校醫(yī),2009,(3):300-302.
[8] 曾 蓉,張 帥.大學生生活滿意度的國內(nèi)研究進展[J].預防醫(yī)學論壇,2009,(8):731-733.
[9] 劉啟剛.大學生心理健康與生活滿意度的關(guān)系[C].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江西:南昌,2007.
[10] 叢 中,安莉娟.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編制及信度、效度檢驗[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2):97-99.
[11] 王 平,徐禮平,李 晶,等.某市219名醫(yī)學院校大學生心理安全感狀況的調(diào)查與分析[J].環(huán)境與職業(yè)醫(yī)學,2010,(8):497-499.
[12]Diener,E.,Emmons,R.A.,Larsen,R.J.,&Griffin,S.(1985).T 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85,49(1):71-75.
[13] Shevlin M,Brunsden V,Miles JNV.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Analysis of factorial invariance,mean structures and reliability[J].Pers and Ind Dif,1998,25:911-916.
[14] Pavot W, Diener E,Colvin CR ea tl. Further validation of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Evidence for the cross-method convergence of well-being measures[J].J of Personality Assess,1991,57:149-161.
[15] Pavot,W.,&Diener,E.(1993).Review of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1993,5(2):164-172.
[16] 約克奇.SPSS其實很簡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96.
[17] 許素梅.高職生的安全感及其相關(guān)因素[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1,(1):54-55,63.
[18] 劉 翌.廣州市高校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J].南昌高專學報,2009,(2):85-87.
[19] 陳 靜,楊宏飛.杭州市大學生生活滿意感調(diào)查[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3,(3):202-203.
[20] 裴國洪,劉愛書,張若萍.大學生安全感與自信的關(guān)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0):896-897.
[21] 劉 勇,楊永青,殷桂堂,等.農(nóng)業(yè)院校非農(nóng)專業(yè)大學生安全感調(diào)查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08,(S1):431-432.
[22] 孫思玉,吳 瓊,王海蘭,等.天津市大學生安全感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3):304-307.
[23] 張 萍,畢重增.大學生性別角色類型與安全感的關(guān)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3):350-353.
[24] 劉明理.普通高校大學生心理安全感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6):161-162.
[25] 陳麗娜,張建新.大學生一般生活滿意度及其與自尊的關(guān)系[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4):222-224.
[26] 辛 勇,張富洪.大學生一般生活滿意度及相關(guān)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2):100-102.
[27] 劉 裕,賈志永.大學生學校生活滿意度的實證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08,(1):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