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華 劉 紅 劉艷艷
井岡山大學附屬醫(yī)院,江西吉安 343000
靜脈留置針是臨床當中一種重要的給藥方式,既減輕了患兒因為反復穿刺所帶來的疼痛,又減少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在臨床當中的應用比較廣泛。同時,應用靜脈留置針減輕了對靜脈的穿刺損傷,降低了感染的發(fā)生率,保障了各項治療的順利進行[1]。尤其是在搶救危重患兒當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患兒年齡較小,主動配合意識較差,再加上一些患兒懼針哭鬧等,增加了應用以及護理的難度。該院于2010年2月—2012年2月共為86例患兒給予靜脈留置針輸液,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86例患兒男53例,女33例;新生兒靜脈針留置17例,1~3歲患兒51例,3~6歲患兒 18例;新生兒感染,高膽紅素血癥6例,肺炎45例,營養(yǎng)不良8例,新生兒窒息1例,早產(chǎn)12例,腹瀉9例;留置部位:頭部58例,足背15例,上肢13例。
1.2.1 穿刺準備 根據(jù)患兒的年齡以及治療目的選擇不同的留置部位,避開關(guān)節(jié)部位,選擇比較粗直、血流豐富、彈性良好、沒有靜脈瓣以及固定容易的血管;準備好2.5%碘酒、消毒棉簽、一次性無菌注射器3副、輸液裝置、止血帶、75%酒精、留置針1套、膠布、肝素化生理鹽水1瓶、無菌繃帶等物品。
1.2.2 操作方法 在穿刺的時候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備皮之后用碘伏進行消毒,將留置針和輸液管連接好,操作前排好氣;輕撫患兒,操作者要站在穿刺側(cè),用左手將局部皮膚繃緊,用食指輕輕地敲擊血管,使血管充分充盈;而右手持留置針要斜面向上,以呈15~30°的角度進針,進針的時候要慢換進行,不斷輕撫以減輕患兒的疼痛;見到回血之后針芯退出0.2 cm,然后降低穿刺的角度,再繼續(xù)沿著血管進針1~2 mm,用左手壓住針柄,用右手將針芯拔出,拔出的同時送軟管。
1.2.3 固定方法 將3M透明敷貼置于穿刺點中央,貼敷下垂要自然,針眼以及針翼的周圍皮膚覆蓋必須要貼牢,在穿刺點的四周輕壓敷貼,然后從框架結(jié)構(gòu)的切口處開始將邊框揭起,揭起的同時為了留置針的固定更加牢固,可以邊揭邊輕壓敷貼。同時,給予自粘繃帶進行包扎,包扎的松緊度要適宜,最后注明穿刺的時間。在頭部穿刺的患兒,為了防止患兒掙扎或者哭鬧將留置針拔出,可以給予患兒戴彈力帽或者是給予彈力網(wǎng)狀繃帶以套在患兒的頭部。這樣既避免了留置針被意外拔出,又減少了留置針摩擦,避免了機械性靜脈炎的發(fā)生[2]。
1.2.4 封管方法 在留置針技術(shù)當中,封管環(huán)節(jié)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應用環(huán)節(jié),如果使用得當無誤的話,既可以延長留置時間,又最大程度減少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進行封管的時候,可以使用肝素或者生理鹽水進行封管,如果患兒有凝血機制異常的話,則不宜使用肝素進行封管。將0.65×104U的素鈉溶液加入至100 mL生理鹽水當中,通過5 mL的注射器來抽取2~4 mL稀釋好的肝素封管液,將注射器與頭皮針連接好,頭皮針的針尖要緩慢地向外拔出,將針尖斜面留置在肝素帽之內(nèi),均勻地推注封管,速度不能過快。封管的時候?qū)Ω嗡孛边M行消毒,每隔10~12 h進行封管1次。
1.2.5 留置時間 要根據(jù)治療的效果確定留置時間,本組患兒留置時間為3~6 d,平均4 d。關(guān)于留置針的留置時間,一般為3~5 d,如果沒有發(fā)生靜脈炎的話可以延長至7 d。但是也有研究報告顯示[3],留置針的留置時間要根據(jù)穿刺部位的情況以及治療效果來確定,關(guān)于留置時間最長的有27 d之久,平均留置時間也到達了9 d。
由于患兒的年齡較小以及懼怕疼痛等,絕大多數(shù)患兒都比較害怕打針,更何況是將針頭留置在身體當中。因此,在進行穿刺的時候患兒非常緊張恐懼。此時,需要護士做好患兒的心理干預工作,最大程度予以配合治療。對于年齡較大的患兒要給予鼓勵夸獎,多用激勵性言語進行鼓勵,例如“像個小男子漢一樣”等言語,最大程度消除患兒的恐懼感與緊張感。對于恐懼感比較嚴重的患兒,可以請其他留置效果較好的患兒現(xiàn)身說法,以緩解患兒的恐懼感。
由于患兒及其家屬對留置針護理認識程度會對留置針臨床使用效果產(chǎn)生不良影響,因此做好與患兒家屬的溝通與交流工作至關(guān)重要。在穿刺之前,向家屬做好解釋工作,告知家屬采取靜脈留置針可以避免反復穿刺給患兒帶來的疼痛,減輕了對靜脈的穿刺損傷,降低了感染的發(fā)生率,保障了各項治療的順利進行,使家屬能夠正確認識到靜脈留置針的作用,進行有效配合。在留置期間,向家屬講解靜脈留置針有關(guān)的護理知識,以及靜脈炎等常見并發(fā)癥的預防方法,取得家屬的信任與理解。
在留置期間,護理人員要加強巡視,仔細觀察穿刺部位有沒有液體滲出以及紅腫出現(xiàn),注意觀察留置針的固定是否有松動的現(xiàn)象,要及時進行加固處理。再加上患兒無法有效臥床休息,護理人員及其家屬要防止留置針被患兒拔出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在留置期間,穿刺部位不能接觸到水,要經(jīng)常觀察穿刺的部位是否保持清潔干燥,在留置針的使用期間患兒要禁止洗頭洗手,在洗澡的時候要做好防水工作,避免與水接觸出現(xiàn)感染。尤其是在夏季的時候,患兒的頭部極易出汗,家屬要備好干燥柔軟的毛巾進行擦拭。在飲食方面,要多給予患兒高蛋白以及高維生素飲食,加強營養(yǎng)的攝入,提高患兒的自身免疫能力?;純涸谛菹⒌臅r候,不要睡在患側(cè),避免發(fā)生局部受壓。
在置管期間,護理人員要嚴密監(jiān)測患兒的各項生命體征。對穿刺部位每天要用75%酒精進行消毒,同時對覆蓋針頭處紗布要及時進行更換。對連續(xù)輸液的患兒,每天都要更換輸液器。如果固定的敷貼有卷邊或者被污染的時候,要及時進行更換。
在留置期間,穿刺部位感染是臨床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4],感染與敷貼的更換、穿刺部位護理以及操作者的穿刺技術(shù)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在進行穿刺的時候,操作者必須要熟練掌握靜脈留置針操作技術(shù),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技術(shù)。護理人員要加強對穿刺部位的消毒,每天要用酒精以及碘伏進行消毒,同時蓋好無菌的透明敷貼。對于無菌的透明敷貼每3~5 d更換1次,在夏季容易出汗可以2 d左右進行1次更換。
對于靜脈留置針比較常見的并發(fā)癥還有靜脈炎,而靜脈炎的發(fā)生則與留置針長期使用、導管機械性刺激、藥物以及操作不當?shù)纫蛩赜兄芮械年P(guān)系。在治療的時候,如果輸注的藥物刺激性比較強,要先進行稀釋;在輸注的時候要控制好速度。在封管之前,可以先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避免殘留藥物對患兒局部血管產(chǎn)生刺激作用。在患兒睡覺的時候,不要壓迫到導管,以免靜脈回流出現(xiàn)障礙,提高靜脈炎的發(fā)生率。對于留置時間,要根據(jù)治療的效果確定,一般為3~5 d。根據(jù)相關(guān)的統(tǒng)計資料[5]來看,留置5 d之內(nèi)患兒靜脈炎發(fā)生率為0,因此在臨床當中,可以將5 d作為基本的留置時間。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出留置針的優(yōu)勢,在臨床當中,要根據(jù)患兒的病情以及年齡選擇合適的穿刺部位,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原則進行操作,做好患兒及其家屬的交流與溝通工作,取得他們的配合。在留置期間,護理人員要加強巡視,嚴密監(jiān)測患兒的生命體征,仔細觀察有沒有出現(xiàn)紅腫以及液體滲出。同時,嚴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減少不必要的醫(yī)療糾紛。
[1]石敏,張秀瓊.淺談靜脈留置針在兒科的應用及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10,15(1):1082-1083.
[2]宋潤珞,張雁冰,魏風輝,等.靜脈留置針在兒科輸液中的應用及護理體會[J].中外醫(yī)療,2010,32(2):240-242.
[3]李燕寧,勞慧敏.靜脈留置針在新生兒科的應用觀察及護理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40(8):1078-1079.
[4]何利民,吳金榮.兒科靜脈留置針在兒科的應用及護理[J].重慶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0,11(22):174-176.
[5]王春賢,姜利英,齊桂蘭.靜脈留置針在兒科中的應用及體會[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16(12):1141-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