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健,陳蘆根
(1、福建省福安市穆陽鎮(zhèn)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站,福建 福安 355002;2、福建省寧德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福建 福安 355017)
寧瓜1號為福建省寧德市農(nóng)科所選育的苦瓜新品種,2010年2月通過福建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寧德市近年來自主選育的第一個苦瓜新品種。2011年初筆者從寧德市農(nóng)科所引進寧瓜1號在福建省福安市穆云畬族鄉(xiāng)進行試種,觀察其特性和表現(xiàn),研究總結(jié)配套栽培技術。
苦瓜新品種寧瓜1號植株生長勢強、分枝力強,早中熟,第一雌花著生節(jié)位12~16節(jié),瓜呈平蒂棒形,長28~36cm,橫徑7.0~8.5cm,肉厚0.9~1.2cm,皮淺綠色具光澤,圓條瘤相間、瘤頂平,單瓜重500g左右,瓜形美觀,商品性好。經(jīng)福建省農(nóng)科院中心實驗室品質(zhì)檢測,水分含量95.5%,蛋白質(zhì)含量0.76%,粗纖維含量0.37%,每100g鮮樣含維生素C49.7mg,還原糖0.2g。經(jīng)田間病害調(diào)查,未發(fā)現(xiàn)枯萎病,白粉病發(fā)病程度與主栽品種翠玉相當。表現(xiàn)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品質(zhì)優(yōu),每667m2產(chǎn)量2500~3000kg,比主栽品種翠玉、福寧2號增產(chǎn)10%以上。
1、整地和施基肥 苦瓜適應性廣,對土壤要求不嚴,高產(chǎn)栽培應選擇前作為非瓜類作物的富含有機質(zhì)、肥沃疏松、地下水位高、排灌條件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塊種植,要求土壤pH值為5.5~7.0,田塊連作易發(fā)生苦瓜枯萎病,最好采用水旱輪作,2~3年輪作1次。土地深耕曬干耙平,按畦寬1.5~1.8m、溝寬30cm、畦高20~25cm起畦,田塊四周開排水深溝,深溝高畦,以利排水,于畦中間開1條深溝,施足基肥,每667m2施用生物有機肥400~500kg或腐熟有機肥1500~2000kg+復合肥15kg,施后覆土平畦,在畦兩邊開溝種植,溝深15cm。早春氣溫低,須覆蓋黑色地膜,于畦面整平后覆膜。
2、種子選擇和處理 引進的寧瓜1號種子為國家二級種標準,新鮮、飽滿、無霉變,純度≥96%,凈度≥98%,發(fā)芽率≥90%。浸種催芽,每畝用種量為0.2 kg,播種前可用55℃左右溫水浸泡種子15~20min,待冷卻后繼續(xù)浸種5h左右,再將種子放入50%多菌靈1000倍液中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中浸泡20 min,取出洗凈,種子瀝干后置30-33℃溫度下催芽,催芽期間要經(jīng)常翻動種子并保持種子濕潤,2-3d后開始發(fā)芽,70%-75%的種子出芽時即可播種。
3、播種和育苗 春播為3月中旬至4月下旬播種,采用營養(yǎng)缽或營養(yǎng)盤護根育苗,秋播為7月初至8月上旬播種,采用直播方式。育苗選用沙壤土,按4:1加入腐熟農(nóng)家肥,按100:1加入三元復合肥,每1m3營養(yǎng)土加入70%甲基托布津40g或65%敵克松40g混勻,用薄膜覆蓋2~3天后裝入營養(yǎng)袋備用,每袋點播1粒已發(fā)芽的種子,早春播種后要用塑料小拱棚防寒。育苗期要保持苗床濕潤和通風換氣,長出真葉后及時揭膜煉苗,定植前5~7d適當煉苗,可增強幼苗的抗寒能力。
4、移栽和定植 選擇株高10cm左右,莖粗0.3cm左右,真葉3~4片,子葉完好,葉色濃綠,無病蟲害的壯苗進行移栽。一般采取每畦雙行種植,株距50~75cm,每667m2植700~1000株。移栽時剪開育苗袋,將苗帶泥塊豎直植入穴中,定植深度以子葉平齊畦面即可,隨后淋足定根水。
5、搭架和引蔓整枝 當植株蔓長至35~40cm時,及時搭“人”字架,用2~3m長、基部直徑大拇指粗的竹竿斜插入土20~25cm,在竹竿離畦面1.4~1.5m處交叉,然后在交叉處縱向加 1根竹竿, 并用塑料繩綁緊,在人字架上再水平擱置架材,將各畦人字架連成一片。搭后順著竹竿綁蔓, 寧瓜1號分枝力強,瓜蔓上架前去掉所有側(cè)蔓,讓主蔓上架,使營養(yǎng)集中供應主蔓促其早開花結(jié)果,每隔4~5節(jié)綁1次蔓,上架50cm后可剪除架下側(cè)蔓、老葉、病葉。必要時,可適當調(diào)整瓜蔓,以利采光。引蔓和整蔓應在晴天下午進行。
6、水肥管理 苦瓜耐肥能力較好,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基肥重施有機肥,追肥要按前輕、中重、后補的原則進行,注意氮、磷、鉀肥混合施用。一般每667m2產(chǎn)量達3000kg時,養(yǎng)分吸收量分別為N13.11kg、P2O52.07kg和K2O17kg。整地時施足基肥,定植成活后,可施用10%腐熟人畜糞尿或0.4%的尿素溶液作為提苗肥,促進根系發(fā)達;在搭架前、第1批雌花開放、瓜開始膨大這三個時期分別用0.8%的三元復合肥或20%腐熟人畜糞尿液追施1次;以后每采收1次追1次肥,直到采收結(jié)束。同時根據(jù)植株長勢可輔以根外追肥,一般用0.2%尿素或0.3%的磷酸二氫鉀噴施,以噴濕葉面而不滴水為宜。
苦瓜葉蔓生長量大,需水量也大,但苦瓜根系較弱,吸水能力較弱,不耐漬,水分管理尤為重要。定植時澆足定根水,在第1雌花開放以前不澆水以增強防旱能力,當雌花開放時澆1次水,開花至采收前,每隔2~3d澆1次水,進入盛果期,應每隔5~7d灌水1次,澆水要選擇晴天的上午進行,水量不宜過大,保持土壤濕潤即可,灌溉以溝灌為宜,盡量不要漫灌,春季多雨要及時排水,秋季出現(xiàn)干早時,可適當灌溉。土壤濕度保持75%~80%為宜。
7、人工輔助授粉 早春由于氣溫低,雨水多,傳粉昆蟲少,最好進行人工輔助授粉,輔助授粉宜在早上9點之前完成。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放養(yǎng)蜜蜂來幫助授粉。
8、病蟲害防治 苦瓜病害主要有猝倒病、蔓枯病、霜霉病和白粉病,猝倒病用25%瑞毒霉800~1000倍液或65%敵克松800倍液噴施;蔓枯病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噴施;霜霉病用72%甲霜靈·錳鋅800倍液噴施。蟲害主要有蚜蟲、粉虱、瓜實蠅、瓜絹螟、斜紋夜蛾等,蚜蟲、白粉虱和煙粉虱用10%吡蟲啉2000倍液或噻嗪酮防治;瓜實蠅用5%銳勁特1500倍液或辛硫磷防治;瓜絹螟、斜紋夜蛾用抑太?;蜾J勁特等藥劑噴殺;在設施栽培條件下,還可以采用粘蟲板、誘蟲燈和防蟲網(wǎng)等來防治害蟲。
9、采收 從開花到采收大約15~20d左右,一般當幼瓜充分成長時,果皮棱瘤突起飽滿,頂端開始發(fā)亮時應及時采收。一般來說,結(jié)果初期每隔5~6d采收1次,盛果期2~3d采收1次,果實采收越勤,雌花形成越多越快。若不及時采收,會妨礙后續(xù)瓜的生長而形成畸形果,甚至使植株早衰。采收苦瓜宜在早晨太陽出來前,中午或下午采收的苦瓜易轉(zhuǎn)黃,不耐貯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