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聰和,劉金霞,楊清娟
(沂水縣農(nóng)技推廣中心,山東 沂水 276400)
紫蘇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多為藥用,也有的用作蔬菜或入茶,長期以來只在農(nóng)戶房前屋后空地零星種植。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紫蘇成為保健蔬菜,越來越受歡迎。種子供不應求,以前一般畝產(chǎn)60 kg左右,通過這幾年的栽培實踐,探索出了畝產(chǎn)125 kg的高產(chǎn)采種經(jīng)驗?,F(xiàn)就紫蘇在北方采種技術(shù)介紹如下。
紫蘇有特殊香味,株高60~150 cm。莖四棱形,直立,紫色或綠紫色。葉片寬卵形或圓卵形,單葉對生,先端突尖或漸尖,邊緣有粗圓鋸齒,兩面紫色或表面綠色、背面紫色??偁罨ㄐ颍斏蛞干?,花淡紫色。種子細小,灰棕色,千粒重 1.80~1.95 g。
紫蘇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應性強,在溫暖濕潤、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生長旺盛,我國從南至北的廣大地區(qū)均可種植。種子發(fā)芽適溫為18~23℃,莖葉生長適溫為20~26℃,剛出土的幼苗雖然能忍耐1~2℃低溫,但苗期溫度低生長緩慢。開花期適溫為26~28℃。
紫蘇雖然耐瘠薄,但以選擇排灌方便、疏松肥沃、遠離工業(yè)污染源并能成片種植的壤土為佳。紫蘇可連作二三年,應根據(jù)當?shù)剡m宜的輪作模式合理布局。栽培前隔冬翻耕土壤,畝施用烘干雞糞500kg或腐熟有機肥 1500 kg,進口復合肥 25 kg(N:21%、K2O:21%,下同),過磷酸鈣25 kg,整細耙平后做畦。若田間雜草較多,播種前5~7天噴施除草通300倍液于土壤表面,或者苗期酌情選用乙草胺等除草劑結(jié)合中耕除草,能有效減少雜草的危害。
2.2.1 直播: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50~60 cm開5~10 mm的淺溝。穴播,按穴距30 cm×50 cm開穴。播時將種子拌上細沙,均勻地撒入溝(穴)內(nèi),覆薄土,稍加鎮(zhèn)壓,畝用種子200 g,播后5~7天即可出苗。
2.2.2 育苗移植:播種方法同上。在幼苗出土后,苗高5~6 cm間苗,苗高15~20 cm時,選陰雨天或午后,按株行距50 cm×60 cm移栽于大田,栽后及時澆水一二次,即可成活。
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畝施復合肥30 kg。在水分管理方面,苗期要及時排灌,保持田面濕潤,防止?jié)n害爛根;夏季高溫干燥,應及時溝灌潤土,以增進作物對養(yǎng)分的吸收,達到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目的。
紫蘇病蟲必須采取綜合防治措施,通過輪作、中耕除草、誘殺及藥劑防治等措施,把病蟲控制在發(fā)生初期。按照無公害生產(chǎn)要求,使用低毒、低殘留類農(nóng)藥噴殺。
紫蘇抗病性強,病害較少,主要有枯萎病、銹病、白粉病等。這些病害發(fā)病較輕,一般不需進行藥劑防治。若病害發(fā)生較重時,使用甲基托布津等殺菌劑有較好的效果。
紫蘇蟲害較多,主要有斜紋夜蛾、螨類、菜青蟲及一些地下害蟲。治蟲一般使用菊酯類農(nóng)藥,殺螨可選擇賜貴春等殺螨、殺蟲劑進行防治。
通常在10月中下旬,當種子大部分轉(zhuǎn)褐成熟時,于早晨一次性收割,轉(zhuǎn)運至場地曬干脫粒揚凈,種子保存在陰涼干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