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 蘋,夏 云
(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檢驗科 400016)
葡萄球菌是臨床常見的病原菌。近年來,隨著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細菌耐藥性不斷增加[1]。加強對葡萄球菌耐藥性監(jiān)測,了解葡萄球菌在臨床感染中的分布及耐藥性,對有效治療和預防該菌引起的院內(nèi)感染非常重要[2]。本文對重慶市某醫(yī)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從臨床標本中分離的404株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藥譜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細菌來源 收集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某院送檢的各種標本,所有細菌均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培養(yǎng)、分離和鑒定。
1.2藥敏板條 葡萄球菌鑒定板條GP和藥敏板條GP67購于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
1.3試驗方法 對臨床送檢標本按常規(guī)進行病原菌分離,采用Vitek-Compact系統(tǒng)對病原菌進行鑒定,采用肉湯稀釋法測定其對相應抗菌藥物的最小抑菌濃度(MIC)值,并根據(jù)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CLSI)2010年的標準判定細菌耐藥性。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WHONET5.5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細菌及其分布 共分離葡萄球菌屬404株(按患者首次分離株進行統(tǒng)計),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136株,占33.7%;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268株,占66.3%。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CNS)中溶血葡萄球菌119株,占44.4%;表皮葡萄球菌115株,占42.9%;其他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34株,占12.7%。神經(jīng)內(nèi)科和皮膚科是分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最多的2個臨床科室。
2.2甲氧西林耐藥葡萄球菌的檢出率 268株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MRCNS)為84.0%。136株金黃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占42.6%,不同標本分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中MRSA分離率為呼吸道標本67.9%(36/53),血液及無菌體液50%(4/8),分泌物標本19%(12/63)。MRSA分離率前3位的科室分別為神經(jīng)內(nèi)科、呼吸科、ICU,且以呼吸道標本為主,MRSA感染者中72.3%的患者有入住ICU≥2 d 史。
2.3葡萄球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 MRSA對慶大霉素、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紅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環(huán)素等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均大于70%,對莫西沙星、利福平、復方新諾明的耐藥率低于50%。MRSA和MSSA對奎奴普丁/達福普汀、利奈唑胺、萬古霉素、替加環(huán)素耐藥率均為0,均未發(fā)現(xiàn)萬古霉素中介或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VISA和VRSA)菌株(表1)。
表1 葡萄球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
MRCNS對多數(shù)受試抗菌藥物的耐藥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但比MRSA低。MRCNS對復方新諾明的耐藥率比 MRSA高(58.5%和30%)。MRCNS對受試抗菌藥物的耐藥率與MSSA基本相似,但對復方新諾明的耐藥率比MSSA高(25.6%和21.3%);在MRCNS中未發(fā)現(xiàn)對萬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環(huán)素的耐藥株,見表1。
金黃色葡萄球菌主要引起局部組織的化膿性感染、敗血癥、心內(nèi)膜炎等全身感染[3]。MRCNS可能會引起心內(nèi)膜炎、敗血癥、腹膜炎等[4]。本次監(jiān)測表明各類標本的葡萄球菌屬分離株仍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MRCNS主要為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MRSA發(fā)生率為42.6%,低于全國衛(wèi)生部細菌耐藥監(jiān)測網(wǎng)(Mohnarin)全國及西南地區(qū)6家綜合性醫(yī)院檢出率,MRCNS發(fā)生率與Mohnarin全國及西南地區(qū)6家綜合性醫(yī)院檢出率大致相同[5-8]。
本研究顯示,不同標本類型MRSA的發(fā)生率有明顯差異,呼吸道標本發(fā)生率(87.9%)明顯高于分泌物標本(19%),與有關報道一致[9]。從病史分析發(fā)現(xiàn),72.3%的MRSA感染者有入住ICU≥2 d 史,這可能與ICU使用各種創(chuàng)傷性操作使皮膚屏障受到破壞等因素有關[10],加上吸痰和呼吸機的使用以及工作人員的操作也增加了感染的機會。
本次監(jiān)測表明,MRSA和MSSA對常見抗菌藥物敏感性有顯著差別。MRSA對多種廣譜抗菌藥物呈多重耐藥性,如對慶大霉素、紅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環(huán)素等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均大于85%,對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大于70%,MRSA和MSSA對復方新諾明的耐藥率和敏感率相差不大,對奎奴普丁/達福普汀、利奈唑胺、萬古霉素、替加環(huán)素耐藥率均為0,未發(fā)現(xiàn)VISA和VRSA菌株。
MRCNS對各類抗菌藥物的耐藥率比MRSA低,但對復方新諾明的耐藥率比 MRSA高(58.5%vs30%)。MRCNS對受試抗菌藥物的耐藥率與MSSA基本相似,在MRCNS中未發(fā)現(xiàn)對萬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環(huán)素的耐藥株。因此,葡萄球菌的治療輕度感染可選用磺胺類抗菌藥物,嚴重全身感染選用利奈唑胺、萬古霉素或其他糖肽類抗菌藥物。
本次監(jiān)測未發(fā)現(xiàn)糖肽類耐藥的VISA和VRSA菌株。近年有文獻報道金黃色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的MIC值有所增高[11],其中萬古霉素異質(zhì)性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hVISA)的存在可能是萬古霉素 MIC增高的因素之一。2009年版的CLSI明確提出紙片法測定萬古霉素對葡萄球菌藥敏試驗獲得的結果不可靠,因此,取消了葡萄球菌敏感試驗中萬古霉素的紙片法及其判斷標準,推薦必須采用稀釋法進行檢測。臨床上發(fā)現(xiàn)對萬古霉素不敏感菌株應進行復核,必要時將菌株送參考實驗室鑒定。
[1]朱德妹,胡付品,汪復,等.2007年中國CHINET葡萄球菌屬耐藥性監(jiān)測[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09,9(3):168-174.
[2]凌應培.213株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3):573-574.
[3]曾鳳,李強.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8(5):564-567.
[4]張玉云,吳金英,范小莉,等.醫(yī)院感染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臨床分布及耐藥性調(diào)查[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5):731-733.
[5]孫宏莉,王輝,陳民鈞,等.2008年中國12家教學醫(yī)院革蘭陽性球菌耐藥性研究[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8,33(3):224-230.
[6]肖永紅,王進,趙彩云,等.2006~2007年Mohnarin細菌耐藥監(jiān)測[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8):1051-1056.
[7]孫宏莉,王輝,陳民鈞,等.2007年中國10所教學醫(yī)院革蘭陽性球菌耐藥性研究[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09,9(2):106-112.
[8]楊青,俞云松,倪語星,等.2007年中國CHINET腸球菌屬耐藥性監(jiān)測[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09,9(3):175-179.
[9]徐修禮,帳篷亮,樊新,等.Mohnarin 2008年度報告:葡萄球菌和腸球菌耐藥監(jiān)測[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0,35(7):536-542.
[10]Nefise O,Mustafa AC,Esragul A,et al.Risk factors for ICU-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s[J].Am J Infect Con,2006,34(1):1-5.
[11]Bozdogan B,Ednie L,Crdeito K,et al.Derivatives of a vancomycin-resistant staphy1ococcus aureus strain isolated at hershey medical center[J].Antimicrob Chemother,2004,48(12):4762-4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