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出現(xiàn)在世界文明的“軸心時代”,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這六百年之間世界各個文明都出現(xiàn)了偉大的精神導(dǎo)師。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古印度有釋迦牟尼,中國有孔子、老子……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也一直影響著人類的生活。
“軸心時代”理念提出者亞斯貝斯說:“人類一直靠軸心時代產(chǎn)生的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飛躍都回顧這一時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p>
在1982年,諾貝爾獎得主們在巴黎的聚會中則提出:“人類要在21世紀(jì)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尋找智慧?!币浴墩撜Z》為師,與孔子為友,可以“修身致用”“內(nèi)圣外王”,而如何走近孔子,認(rèn)識《論語》、閱讀《論語》、呈現(xiàn)《論語》的永恒意蘊(yùn),則給我們帶來新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