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友老張擅長茶藝茶道,侃起茶文化來,海闊天空、滔滔不絕。月夜,相邀吾等三人同去雅室品茶,嘻,吃茶乃雅事,何樂不為?遂欣然前往。
茶 聚
寒暄一畢,請入茶室,依次就座,上瓜子、花生等茶點(diǎn)。古樂聲中,老張挽起袖口為我們煮水烹茶。老張神情專注,一絲不茍地完成著烹茶的每一道工序:溫壺、燙杯、洗茶、泡茶、翻杯……
毛尖泡好后,老張持紫砂壺“三點(diǎn)頭”各注半杯,賓主各鞠一躬,老張說這叫獻(xiàn)茗與受茗;接著我們被告雙手捧杯至鼻前嗅之良久,再徐徐放下,為聞香;再凝視杯中一刻,是為觀色;再雙手捧杯,微飲半口,細(xì)辨其味,爾后慢咽(半杯茶分四口飲完)是為嘗味;飲畢,吾三友將空杯覆蓋于茶盤中,并向老張致謝,是為反盞。
我嫌茶道繁瑣,開口倡議:“吃茶全在品,老張,一來茶道,我們就懵懂迷失,難得真趣;你還是讓我們自己享用吧,何如?”
其他二人點(diǎn)頭,目視老張。
“也罷。請用?!崩蠌堓p聲說。我們?nèi)俗テ鸩鑹?,斟上香茗。然后小心地捧起茶杯,輕啜一口,細(xì)細(xì)品味。嗬,茶湯在舌尖回旋不絕,茶香、茶味盡得。茶水甘冽,飲后齒頰生香,回味無窮。
茶 悟
老張煮水沖茶,表情平和恬淡,肅然清寂的臉上透出安詳、寧靜。在他的臉上,我看到了真正的放松和禪悅。大家靜靜地品茶,靜默無語。夜晚很靜,窗外月光灑了進(jìn)來,水似的明澈柔美。我們內(nèi)心空明穆靜,沒有妄念,沒有煩惱,有如禪詩中所說的“慧風(fēng)掃蕩障云盡,心月孤圓朗中天”。
恍惚間我們已忘卻所在,迎清風(fēng)頂明月,飄逸到了靈山秀水間,面對的是清泉飛瀑,耳聞的是松濤天籟,上下虛空,萬里澄明,只感到目如清蓮,身體一片空靈,真正達(dá)到了物我兩忘、寵辱不驚的境界。
佛經(jīng)所謂“諸佛妙理,非關(guān)文字”,浩浩數(shù)十萬卷的三藏告訴人們的,其實(shí)就是一個道理:不執(zhí)。
趙樸初老先生有詩云:“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粘职偾з剩蝗绯圆枞?。”好一個“吃茶去”!終日昏昏,得此機(jī)緣,真有“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之幸。
于靜默中品茶、觀心,耳邊回蕩的是梵唄與清風(fēng)的合奏。在平常的舉手投足中深味脫離塵世之累,物我兩忘,直入真如之境,不亦快哉?
編輯/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