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傳統(tǒng)文化之魂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就在于“道德”二字。道德現(xiàn)在是一個詞,在古代由兩個字構成——首先是“道”,然后才是“德”。
“道”就是指客觀性必然性的宇宙秩序。簡言之,就是自然而然的規(guī)律,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為了凸現(xiàn)這種特征,古人用“天道”來體現(xiàn),在《論語》中,孔老夫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這句話的意思是:天雖然不能用語言的方式同大家交流,但我們可以從四季的變化、萬物自然生長的過程中體會、感悟到自然規(guī)律和秩序的存在。
除此之外,古代的圣人還觀察得出了這個社會要保持和諧所需的人際關系以及必須遵守的人倫大道。這個就是我們古人概括的五倫關系——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實際上人都是處在各種各樣的人倫關系之中;只有把這些倫理關系處理好了,你的人生才是幸福美滿的。
以史為鑒,因定開慧
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在學習考察歷史之后寫了《詠史》。其中一句是: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曾國藩,他對自己以及家人的修身看得很重,對他們的要求也非常嚴格。他曾是四省總督,是滿清政府中地位最高、權威最重的漢人之一,但他在位的二十多年里,除了原有的鄉(xiāng)間老屋,他從未為自己買過一畝田地、建過一所房屋。曾國藩曾親手創(chuàng)立了兩淮鹽票,這種鹽票的面值很便宜,只有二百兩銀子,但是利息卻相當?shù)母摺恳荒甑睦⑹侨那摄y子。后來鹽票就從二百兩漲到了二萬兩,所以當時家里只要有一兩張這樣的鹽票就被稱為富裕家庭了。正因為如此,曾國藩特別諭令曾氏一族“不準承領”。憑著他當時的權力和地位,要取巧營私,領一兩百張都是極其容易的事;而且從表面上看,是照章領票,并不違法。
曾國藩在《家書》中曾這樣寫道:要看一家的子弟有沒有發(fā)展前途、有沒有發(fā)展的可能,看三件事情就好了。第一件事情,看他幾點鐘起床。第二件事情,看他是不是自己的事自己做。第三件事情,看他是不是讀圣賢書。
中國古人說“因定開慧”,一個人的智慧就是從他的定力中得來的。
厚德載物,以德治貪
孟子在道德教育、道德修養(yǎng)上,特別強調(diào)了“恥”這個字。他說:“恥之于人大矣。”一個繁體的“恥”字寫作一個“耳”旁,一個“心”字。這個“恥”就是說每當聽到別人說我們的過失的時候就會心生慚愧,表現(xiàn)在外面就是面紅耳赤。
所謂“厚德載物”,是說你只有很厚道,有這個德行,才能承載外物。這個“外物”就是指你的財富、名聲、權勢、地位,都是一個人內(nèi)在德行的外在顯現(xiàn)。所以,一個人如果能夠取得別人取不得的成績,一定有別人不具備的德行。
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當代人的弱點,那就是“貪”?;蜇澵敚蜇澤?,或貪名……在《大學》上,有一句話是:“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笔钦f如果財貨是通過不正當?shù)姆绞将@取的,那它一定也會以不正當?shù)姆绞綌∩⒊鋈ァ?/p>
在春秋戰(zhàn)國的時候,宋國有一個司城官叫子罕,當時他負責一個國家的建筑工程。有很多人給他送禮,有一次一個人要送一塊美玉給他,但子罕不接受。當時送禮的人還以為,子罕是怕這個美玉是假的,才不愿意接受,于是他就說:“這塊美玉是農(nóng)民在耕地時發(fā)現(xiàn)的,經(jīng)過專家鑒定,確認是一塊美玉才敢于呈獻給您的,你就接受了吧?!弊雍贝鹪唬骸澳阋悦烙駷閷殻乙粤疂嵅回潪閷?,若我接受了你的美玉,那我們就各失其寶了?!?/p>
充滿喜悅的生活就是幸福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簡單地說,就是充滿喜悅的生活。如果要達到這樣的幸福,有三個原則足矣。
第一個原則,一天之中不氣惱。幸福是充滿喜悅的生活,一旦氣惱了,喜悅就不存在了。中國的文字都是智慧的符號,比如“怒”字,上面是個“奴”,下面是個“心”。告訴我們當一個人發(fā)怒的時候,實際上就把自己的心變成奴隸了。一個人盛怒三分鐘,卻要用三天的時間才能使全身的細胞都恢復正常。所以中國古代的《黃帝內(nèi)經(jīng)》上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恐傷腎”。
第二個原則,一天之中不出惡言?!皭貉浴钡姆秶軓V,不僅僅包括粗魯罵人的話,也包括挑剔抱怨、欺騙他人、不守信用、乃至于挑撥離間、勾引誘惑、諷刺指責的話。
第三個原則,一天之中家庭和睦。同樣,品德教育也是有次序的,一個孩子要想有好的品德,先從哪兒開始呢?孝心。百善孝為先。
編輯/書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