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訪者自述
?。ㄐ≌Z/銀行職員/33歲)
奇怪的頭暈
終于結(jié)婚了,對我來說,算是邁出了很大的一步吧,雖然愛人并不完美。要知道,找到我心中完美的愛人幾乎是不可能的,朋友們都在勸,父親也在催,畢竟,婚姻不過是兩個人搭伙過日子,太認真了,是過不去的。
本來以為,結(jié)婚了就會好很多,可是剛一個月,我就接到父親的電話,他要來看看我們新婚的小家庭,并住上幾天。聽了這話,我心里真的很高興,好好把家里整理了一番,然后出門做發(fā)型。
然而,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理發(fā)師是個男的,和父親頗有幾分神似,就在他準(zhǔn)備給我理發(fā)時,我突然感到一陣莫名的眩暈,接著便倒在椅子上不省人事了。
是理發(fā)店的人撥通了老公的電話才把我救過來的。隨后的幾天里,我整天感到頭昏、胸悶、氣喘、惡心,更害怕獨自出門,只要見到別的男人,就會感到恐懼,仿佛負罪一樣。
小時候,我就跟父親特別親,記得爸媽吵架的時候,我總是幫著父親。據(jù)媽媽講,每次洗澡,我都堅持要父親幫我洗。母親走后,我就一直和父親生活在一起,父親成了我唯一的依靠。本來,父親要來看我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可不知道為什么會搞成這樣?
心理專家:
幾乎所有的女孩都有“戀父情結(jié)”
小語的情況屬于“戀父情結(jié)”的一種變異。她用盡了所有的精力,苦心壓抑了多年的戀父情結(jié),卻被突然的一個外來刺激——父親要來了而引爆,她固守的堡壘完全被打破了。事實上,她對此是一無所知的,因為這一切都不在意識層面上。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女性都或多或少帶有對父親特殊的依戀,因為她們都希望有一個強壯的臂膀保護自己,而父親是無可選擇的第一個出現(xiàn)在女兒面前的保護者。
“戀父情結(jié)”是指女孩親父反母的復(fù)合情感。一般在3~6歲時,孩子往往對父親有深情的專注,認為父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潛意識里有一種取代母親位置的愿望。上小學(xué)后,這種意識會自然被抑制;但是到了中學(xué),隨著身體和心理迅速發(fā)育,她已經(jīng)熟諳社會對兩性的劃分界限,社會道德和母親的存在暗示她這是不允許的,于是內(nèi)心充滿了失落、無助和矛盾。
一部分人會通過對明星、英雄、偉人等的特殊敬仰,甚至盲目崇拜,潛意識中把戀父情結(jié)進行轉(zhuǎn)化和變形,而另一部分則把它深深地壓抑到無意識中去。
心理小貼士:
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性別角色
在3歲到6歲期間,孩子必然會在感情上更加依戀父母中的一方。這時只能有4種可能:戀父、戀母、全戀或者都不戀。人們習(xí)慣上把這看做親情問題。其實,這是孩子在進行性別角色方面的認同。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小伙子怯于接近女性,有的則有“女性崇拜”或“恐懼女性”情緒,甚至影響婚后性生活。有些姑娘內(nèi)心企求“丈夫如父親”式的對象,有的則痛恨自己身為女人甚至擴大為仇視所有的男人。追根尋底,都與他們在成長中過分依戀父母或誰都不依戀有密切關(guān)系。
許多父母都希望獨生子女更親自己,卻忘了自己和孩子的性別。不要給男孩穿花衣服,不要讓女孩爬墻上樹。但更為重要的是,應(yīng)該主動地多跟同性孩子一起玩,把交流和示范融匯在共同的玩樂之中。這是孩子“游戲期”性別角色培養(yǎng)的根本“秘訣”。父母過于自我封閉,或者只會買好東西,開發(fā)智力,是無法促進孩子的性別認同的?!?br/> (責(zé)編 江有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