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紅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又名浙江紅山茶,與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都同屬茶科(Theaceae)茶屬(Camellia L),也是食用、藥用、觀賞、綠化價值較高的山茶優(yōu)良品種。經測定,種子出油率為25%~30%,油脂中含不飽合脂肪酸90%,具有軟化血管、降低血脂、滋補提神、驅蟲健胃的功效;也可做為純天然優(yōu)質化裝品原料。其種子榨油后剩下的油枯可作生物殺蟲農藥和優(yōu)質有機肥料;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浙江紅花油茶的市場需求將會不斷增加。它與油茶在垂直分布上有個重要區(qū)別就是它主要分布于海拔600~1200m的中高山中,油茶則分布于低山丘陵區(qū)。
目前,浙江紅花油茶生產主要存在品種混雜退化、管理粗放、亂摘濫采、產品加工研發(fā)滯后、整體效益偏低等問題。需要技術部門和廣大農民群眾在本地優(yōu)良品種選育、無公害豐產種植技術推廣、浙江紅花油茶產品精深加工和拓展應用領域等方面開展工作,使浙江紅花油茶發(fā)揮更強的產業(yè)優(yōu)勢,為地方經濟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筆者經多年的實踐和觀察,現將浙江紅花油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生長條件
浙江紅花油茶分布于浙江的縉云、青田、龍泉、遂昌、慶元、松陽、云和、開化、常山、仙居,福建的拓榮、霞浦和江西東部的高山上,春季2、3月開花,9月中、下旬即果實成熟,比其他種類果實的發(fā)育周期短,適于中、北亞熱帶地區(qū),海拔600~800m的山地種植。海拔八百米以上,才是采果理想種植地區(qū)。浙江紅花油茶喜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壤,pH值4.5~7.0范圍內都能生長,以pH值5.0~6.5最適宜,堿性土壤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生長不良。
二、繁殖技術
(1)種子繁殖。秋季應做到隨采隨播,若不能及時播種,應進行濕沙貯藏,笠年2月播種。選擇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土質疏松、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土地作苗圃,播種前進行土壤清毒,精耕細作,施足基肥,作好苗床;同時對種子進行消毒、催芽,采用條播方式播種,幼苗出土后及時加強管理。
(2)扦插繁殖。選擇生長健壯,果大粒飽,產量高的植株枝條做插穗,以6月中下旬或8月中下旬進行扦插,沙床或苗床要進行土壤消毒,插穗要選葉片完整,腋芽飽滿的當年生半木質化的枝條,插條長度6~8厘米,頂端留1片葉子,用生根粉處理,隨剪隨插;插后壓緊床面土壤,并進行遮陽,澆透水;以后每天進行葉面噴水2~3次,保持土壤濕潤,冬季可將蔭棚改裝為塑料大棚,以防凍傷扦插苗。
(3)嫁接繁殖??刹捎每拷?、枝接和芽接3種方法??拷右壮苫睿L快,但繁殖速度慢,材料利用率低;枝接和芽接節(jié)約材料,操作方便,繁殖速度快,只要操作技術熟練、溫濕度適宜,管理精細,成活率可達70%以上。可采用白花茶或產量低、品質差的浙江紅花油茶做砧木,選擇生長健壯、樹形良好,樹齡15年以上、果實大、產量高的浙江紅花油茶品種做接穗,并注意做好良種采穗圃的建設和保護工作。
三、浙江紅花油茶種植技術
(1)整地。坡度大的地方沿山體等高線水平方向按帶距3m、.帶面寬15m挖梯形種植帶,里面開挖寬、深各20cm的竹節(jié)排水溝,深翻土壤30cm。按坑距2m,長、寬、深各60cm挖正方體種植坑或按直徑60cm挖園柱體種植坑。坡度較小或與農作物套種的地方可直接按上述要求挖種植坑。每畝種植浙江紅花油茶110株,成林后可進行移密補疏或移到其它地方種植。
(2)移栽
?、僖浦矔r間。必須在雨季移栽,以端午節(jié)前后15d為最佳時節(jié),最遲不超過8月上旬;做到及時起苗及時定植,避免苗根受到風吹日曬;有條件的地方采用二段式營養(yǎng)袋育苗移栽,成活率可達90%以上。
?、诙ㄖ卜椒?。施用適量復合肥或有機肥作基肥并回填部分表土。定植時要求擺正、扶直、回土、輕提、踩實、澆定根水,栽好后用地膜覆蓋,覆蓋面積以樹苗周圍1平方米為好,四周用土蓋緊。
四、幼林園地管理
(1)間苗補苗。造林后的油茶園地,發(fā)現缺株,應選用同品種的營養(yǎng)袋苗進行補植,以保全苗齊苗。
(2)中耕除草。造林當年進行中耕除草1次,3年內每年中耕除草2次,第1次在6月份,第2次在9月份。也可以采用化學藥劑除草,注意不能使藥液噴在浙江紅花油茶的嫩葉上。
(3)追肥。每年至少追肥1次,宜在冬春季節(jié)進行,應做到有機肥和無機肥配合,氮、磷、鉀肥配合施用;追肥量根據土壤肥力和樹苗大小而定,施肥方法有撒施、環(huán)狀溝施和放射狀溝施3種。
撒施:將肥料均勻地撒在樹冠覆蓋下的根際周圍,結合中耕除草埋人土中。
環(huán)狀溝施:在樹冠覆蓋的根際外沿,挖寬深各20厘米的圓形或半圓形追肥溝,將肥料施入溝內然后蓋土。
放射狀溝施:沿樹冠覆蓋的根際周圍開挖放射狀施肥溝,將肥料施入溝內然后蓋土。
(4)定型修剪。在冬末春初進行修剪,定植后第2年,保留頂芽萌發(fā)的春梢,使其迅速形成主干;主干高60cm左右時,在主干四周選留3~4個強壯主枝,每一主枝上又選留2~3個副枝,使其形成傘狀樹冠。
(5)林地間作。林地間作可以起到以耕代撫的效果,達到以短養(yǎng)長和促進幼苗生長的目的,間種作物宜選不與油茶爭光、爭肥、爭水的,如花生、豆類、蔬菜等。高桿、藤本和耗水量大的作物不宜選種。
五、成林園地管理
(1)清林。一是清除油茶林內散生的上層高大喬木,二是清除油茶帶間的雜灌木,使油茶樹通風透光。每年應在冬季清林1次。
(2)修剪。修剪宜在秋末冬初進行,可結合清林開展。剪除油茶樹體上的病蟲枝、寄生樹、徒長枝、干枯枝、老化枝。修剪要因樹制宜,剪密留疏,去弱留強,弱樹重剪,強樹輕剪。
(3)松土施肥。對種植帶表土每年進行1次深翻(以不傷油茶須根為宜),挖除所有雜、灌木根系,將翻起的土壤搗碎攤平。梯形種植帶之間的雜灌根系不能挖除,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松土時間在每年春末夏初進行。施肥方法參照幼林園地管理部分,宜采用環(huán)狀溝施和放射狀溝施,不宜采用撒施方法。
(4)病蟲害防治。浙江紅花油茶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白粉病、軟腐病、煙煤病等;蟲害主要有介殼蟲、紅蜘蛛、蛀莖蛾、茶梢蛾、茶毛蟲、金龜子、葉蜂等。應做到“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以營林保健種植技術為基礎,盡可能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病蟲害的發(fā)生和蔓延,需要進行農藥防治時,應使用無公害農藥。
(5)養(yǎng)蜂授粉。浙江紅花油茶主要靠蜂、蟻等昆蟲授粉,一是要保護有益授粉昆蟲,二是在林地周圍放養(yǎng)蜜蜂,既可增加經濟收入,又能滿足油茶授粉的需要,提高結實率。
六、果實采收
浙江紅花油茶果實成熟時間為9月中下旬,尚未成熟的果實采收后出油率低、品質差,嚴禁提早采摘;果實成熟的標志是外果皮絨毛脫落,顏色變深、色澤變亮;種殼由黃色變?yōu)楹稚蛏詈谏?,種仁變硬,由白色變?yōu)辄S褐色,有光澤;浙江紅花油茶的果實成熟期正是新生花芽和葉芽含苞期,采收時應使用帶小刀或小鉤的工具,嚴禁折枝采果。果實采回后,應及時日曬脫粒,除凈雜物,待其充分干燥后入庫榨油。
參考文獻
[1]尤國清,巫流民,趙學民.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選育及測定研究[J]江西林業(yè)技,1997(2):7-11
[2]韓寧林.我國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的選育與應用[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00(4):31-33
[3]韓寧林.油茶栽培豐產技術研究進展[J]琳業(yè)科技開發(fā),2002,14(1):10-13
[4]闕龍善,張國武,杜天真.中國油茶技術研究和產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探討[J].江西科學,2007(4):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