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巖11歲的時候,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樣在村口放牛,無意中在村口涼亭的草堆底下發(fā)現(xiàn)一個藍布包袱,他把包袱一層一層地打開,發(fā)現(xiàn)里面裝滿了金銀財寶、珍珠瑪瑙、玉石、金條。這不就是飛來橫財嗎?這筆飛來的橫財把胡雪巖推到了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他面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拿了這筆銀子讓自己以后在鄉(xiāng)村里過上安逸的日子;把銀子還給失主,然后繼續(xù)放牛。我們還可以做這樣一個推論:如果這包袱里只是10兩或20兩銀子,丟了東西的人可能會自認倒霉,胡雪巖拿回家就能改善一下貧困的生活;可是這是一筆巨額財富,丟東西的人肯定要不停地尋找,直至報官,最后很有可能把胡雪巖揪出來。
想到這里,胡雪巖決定留下來等丟東西的人。從上午9點多鐘,一直等到傍晚,才見大老遠來了一位四五十歲的人。一看對方的打扮,是個富商的模樣,這個人慌慌張張地走到?jīng)鐾じ浇?,左看右看,之后問胡雪巖:“小兄弟,請問,您在這里看到我丟的—個包袱了嗎?”
胡雪巖問:“你丟的包袱什么顏色的?”這人一聽就樂了。他回答說:“丟的是個藍布包袱?!?br/> “你包袱里邊有什么東西啊?”
于是,這位商人就一五一十地把包袱里的東西說出來,胡雪巖一聽,說道:“對,你說得沒錯?!本桶寻牟輩怖镒С鰜恚唤o了這位商人。
商人打開包袱,從里邊拿出兩根金條遞給胡雪巖表示感謝,卻被胡雪巖放回到商人的手里。胡雪巖說:“我在這等你這么長時間,只是怕你著急?!边@個商人一聽大為感動:這鄉(xiāng)村的放牛娃,居然還有這么高的思想覺悟。他告訴胡雪巖:“我姓蔣,是績溪糧行的掌柜,我那兒正好缺一個小伙計。而像你這樣的小孩子,誠實守信又不貪圖外財,你愿意跟我到績溪城里去嗎?”
胡雪巖跟這位商人說:“對不起,我得先問問我娘。我娘同意,我就跟你去;她不同意,我就得留在這兒伺候她。”聽完這番話,這位姓蔣的商人更感動了,難得這孩子這么孝順。蔣掌柜也就更加堅定了把這孩子帶到商行的決心。
胡雪巖回到家,把一天遇到的事兒跟母親說了,母親大為高興,“孩子,你在這鄉(xiāng)村里待一輩子是不會有出息的。既然有這樣的機會,就應該抓住?!?br/> 就這樣,胡雪巖跟這位姓蔣的商人來到了績溪縣城。傳說中的老實人胡雪巖,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個機會,他牢牢地把握住了。
進了績溪縣城以后,胡雪巖跟著這位蔣掌柜學習經(jīng)營糧行。時間不長,胡雪巖就開始跟著掌柜一塊站柜臺算賬了。一晃兩年過去了,胡雪巖人生中的第二個機會來了。
蔣老板的糧行跟周邊幾省的客戶有業(yè)務來往,其中有一位浙江金華的劉老板經(jīng)常到安徽績溪收糧,還兼營其他買賣。有一回,劉老板來到績溪后病倒了,上吐下瀉,病倒在客棧里。胡雪巖是個有心的人,覺得劉老板跟糧行之間做買賣的時間也不短了,他生病在此,舉目無親,應該去照顧他。胡雪巖立刻跑到客棧里邊,鞍前馬后地伺候劉老板。
人身體最虛弱的時候,也恰恰就是情感最豐富的時候。通常來說,長時間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的人,意志堅定,同時待人接物總用一種勢利的方式進行。但是,即使鐵石心腸的人,在他生病的時候,也是最容易被真情打動的。劉老板就被胡雪巖的舉動感動了,覺得這孩子真實在。胡雪巖一直陪著劉老板,這兩個人在此期間經(jīng)常交流。胡雪巖就把他在糧行里邊聽到的、看到的一些奇聞異事和自己對糧食生意的一些思考,都告訴了劉老板。
劉老板聽了之后,覺著胡雪巖這孩子真是太聰明了,在生意場上極有悟性,私底下他就問胡雪巖:“你愿意跟我一起做生意嗎?我老家金華可比績溪大多了,你到我的商行去做,我保證你能學到更多的生意經(jīng),會比在績溪待著更有出息?!焙r卻很冷靜,他說:“劉老板,謝謝您,承蒙你的抬愛,可是我在蔣掌柜這干了兩年了,蔣先生對我很好,而且對我有知遇之恩。如果我要走,我得去問問蔣掌柜。如果他同意,我就跟著您走;他要不同意,那我還得留在糧行里做事?!?br/> 兩年前幾乎是同樣的話,胡雪巖跟蔣掌柜也說過。于是,劉老板真的就去求蔣掌柜,蔣掌柜當然不同意。劉老板苦苦相求,甚至死纏爛打。最后,蔣掌柜被纏得實在沒有辦法了,就只能同意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胡雪巖這孩子非池中之物,我愿意成全他?!敝袊擞芯渌自挕吧馅s著不是買賣”。胡雪巖沒有求人去攀附高枝,結果高枝卻反而求他去幫忙。這樣,胡雪巖再一次把握住了機會,他在人生和事業(yè)中又一次成功出位。
胡雪巖跟隨劉老板來到了金華,這劉掌柜在金華的商鋪做得非常大,這樣一來,胡雪巖在這里見到的生意場上的世面肯定比蔣掌柜那個小小的糧行大多了。在這里,胡雪巖見到了后來影響他一輩子的銀老虎——“銀票”。在胡雪巖的故有頭腦中,銀錢、銀錠都是官府鑄造,造多少、怎么造、什么時候發(fā)行都是官府和衙門說了算。結果到了金華才發(fā)現(xiàn),買賣人居然也能造錢。就這么一張紙,寫上金額,然后由商號蓋個戳,再由錢莊蓋個章,就能當現(xiàn)銀用,甚至還能在商號之間自由流通!這可真是開了眼界了。“貳千兩,叁千兩,伍千兩,壹萬兩!”看著這些銀票,胡雪巖感到非常神奇,他對傳統(tǒng)金融業(yè)的興趣,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他默默地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到錢莊去上班?!?br/> 在買賣往來過程當中,他會經(jīng)常接觸到錢莊、銀號的伙計,他假裝不經(jīng)意地問銀號的人:“在你們那兒干差事都得需要哪些本事啊?”對方一看他,這小伙計還不錯,挺和善,也挺懂禮貌,就告訴他說:“首先你字得寫得好,往來賬目得記清記熟,你字不好看,人家客戶看著不滿意;其次你得會心算,算賬得快,要做到張嘴就來;再者每年結賬要用算盤,你算盤得打得好。就這三樣,就能基本勝任這里的差事了。”
從那以后,胡雪巖就偷著忙開了:首先是練書法,直到他把字寫得非常漂亮了才開始第二項技能的訓練;然后開始練心算,他更加留心這往來賬目,因為腦子好,肯用心,一應賬目他能張嘴就來,劉老板暗暗高興,這伙計真沒選錯;最后才開始練珠算,勤學苦練之下,一把算盤在他手里使得那叫一個風生水起,算盤打得爐火純青。有了這二三樣技能傍身,胡雪巖是不是就應該去錢莊應聘了呢?相反,胡雪巖并沒有直接到錢莊去應聘。而是在靜靜地等待機會,還是那句話“上趕著不是買賣”。
在等待中,機會終于來了。有一次胡雪巖出面接待錢莊掌柜,在接待過程當中,胡雪巖什么也沒多說,掌柜一邊報賬,胡雪巖一邊開始心算,掌柜剛剛報完帳,胡雪巖就迅速把賬頭報出來。對方一看,分毫不差!再一看胡雪巖寫的那一筆鐵畫銀鉤,真叫個漂亮!這銀號的掌柜發(fā)現(xiàn)了胡雪巖的這兩項技能,就開始注意這個小伙計了。于是就故意問他:“小伙計,你算盤怎么樣?”胡雪巖一聽心里就高興了:這銀號的掌柜開始考我了。于是,他不慌不忙地把算盤拿過來,一陣劈啪作響,一把算盤打得如行云流水,而且嚴絲合縫,分毫不差!掌柜的一看,這人比我的伙計厲害多了,一定要把他挖到我的錢莊里當差。于是他對胡雪巖說:“你能不能到我的銀號當差呢?”胡雪巖又對銀號掌柜說:“劉老板把我從績溪的小糧行帶到了金華這個商業(yè)都會,對我有知遇之恩,我不能不跟他有個交代。這事兒得您跟我們劉老板說,他要是同意我就去,他要是不同意,我就不能去,就在這兒給他當差?!便y號掌柜果然就找劉老板說起這件事,劉老板也是個心善人,他也看出胡雪巖這孩子將來絕對是個人才,于是就說:“行啊,我成全這孩子,就讓他去銀號吧?!本瓦@樣,胡雪巖從一個鄉(xiāng)下的放牛娃,因為幾次成功地抓住了機會,終于成為了銀號的學徒,一步一步實現(xiàn)著自己的商業(yè)夢想。胡雪巖對機會的把握,與他做人態(tài)度有很大關系,因為“心存善念,天必佑之”。
我們從胡雪巖這三次人生和事業(yè)上的轉折不難看出,誠信是成就他事業(yè)的基礎,這就是胡雪巖的本錢,也是所有商人最原始的資本。而不斷提升自己,善于把握機會,這是事業(yè)成功的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