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淑紅,現(xiàn)任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副總裁,主管人力資源與企業(yè)交流部。畢業(yè)于中國民航大學英文系,擁有北京大學心理學碩士學位,同時在中歐國際商學院及卡內基 ? 梅隆大學商學院及INSEAD商學院進修過人力資源相關模塊課程。擁有20余年人力資源從業(yè)經驗,曾任AMECO(北京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經理、諾基亞人力資源經理,在業(yè)界擁有良好的聲譽。
王淑紅,一位馳名于人力資源管理界多年的HR專業(yè)人士。與每個縱橫職場的杰出女性相同的,是她歷經磨礪依然保持的靚麗與睿智;與印象中叱咤風云的女強人所不同的,是她小家碧玉般的溫潤與明澈。一個明媚的午后,本刊記者有幸走進諾和諾德(中國)總部,在一片健康綠色所營造的輕松氛圍中,與主管人力資源和企業(yè)交流部的副總裁王淑紅面對面,坐論職業(yè)人生,聆聽這位杰出女性“修持、得道”的故事。
做HR,一切因緣
她本是翻譯人,畢業(yè)于在那個年代讓人聞之刮目相看的專業(yè)——航空英語。但人生的路線總是出乎意料之外,她沒有成為藍天的代言人。
1989年,正是大學生被譽為“天之驕子”的年代。剛剛畢業(yè)的王淑紅并沒有通過分配獲得一份安妥的工作,而是選擇“面試”這種時髦的形式,憑借自己英語專業(yè)的優(yōu)勢,水到渠成地進入一家中德合資企業(yè)的人力資源部從事翻譯工作。在從事翻譯工作的過程中,她接觸到了許多關于人力資源的知識和技能。正如她在受訪中所講的那樣,“我在很早的時候,就意識到光靠英語是不夠的,必須和企業(yè)的運行規(guī)律聯(lián)系起來,了解企業(yè)的運作。這為我后來從事這方面工作打下了基礎?!?br/> 當然,這個時候的王淑紅還沒有想過有一天會做HR,但所謂的機緣巧合就在這里:在那個年代,中國對人力資源管理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更不必說專業(yè)人才,所以王淑紅在人力資源部點點滴滴的努力和積累,就被她的老板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在她工作的第五個年頭,這位即將離職的老板為她提點了“另一種可能”:“你有做管理、培訓的潛力,建議你往人力資源管理的方向發(fā)展。”
究竟是選擇繼續(xù)做英語翻譯,還是邁入一個全新的行業(yè)?王淑紅不無糾結地作了一番思考。在綜合考慮這個初興行業(yè)的可能前景和自己的興趣、知識,以及公司在這方面的成熟經驗等因素之后,不安于現(xiàn)狀的王淑紅還是選擇了這條充滿變數(shù)的路?!坝凶償?shù),才會有更多的可能?!爆F(xiàn)在的王淑紅很欣慰于當初自己的膽量與勇氣。
就這樣,閱歷尚淺的王淑紅迅速轉型為一名人力資源經理,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地走上了HR的職業(yè)道路,并在那個HR行業(yè)還未在中國全面崛起的年代,抓住機遇,一躍成為這個不久便匯聚起來的龐大隊伍的先行者之一。而她在Ameco公司所進行的把德國先進測評體系本土化的嘗試以及一套開拓性的培訓體系和績效管理系統(tǒng)的構建,也都讓她一展鋒芒,無愧于HR先驅的光榮。
七年,磨劍諾基亞
由于Ameco公司與德國漢莎人力資源部的合作,1997年,王淑紅曾轉入那里工作了半年?!澳前肽辏矣H眼目睹了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上的應用,這激發(fā)了我深入探究心理學的興趣?!币舱且驗閷π睦韺W的興趣,王淑紅有緣加盟了諾基亞,并與這個日新月異的跨國公司同行七載。
談到這段經歷,王淑紅依然記憶猶新:在與北師大心理學專家交流的過程中,她發(fā)現(xiàn)一個名字——諾基亞——被多次提及并褒揚。從那時起,諾基亞便成為她關注的對象?!拔以趫蠹埳峡吹街Z基亞的招聘廣告,當即投了簡歷,很快就接到面試通知。面試我的是一個芬蘭人,他說我沒有做招聘的經驗,問我愿不愿意從招聘經理助理做起。我那時候很年輕,不太在乎職位,而更看重提升自己的機會,特別是當時我對諾基亞的心理測評很感興趣,于是就接受了?!?br/> 在王淑紅加入諾基亞之前,手機對于尚未跨入新世紀的國人來說,還只是奢侈品。然而,在此之后的短短幾年內,手機市場雷霆啟動,諾基亞手機飛速地在全球市場跑馬圈地,在中國市場更是氣勢逼人。恰逢其時地卷入這場電子市場劇變的王淑紅,與諾基亞一起經歷了暢快淋漓的拼搏與挑戰(zhàn)。提起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王淑紅感觸良深:“我當時所面臨的挑戰(zhàn)也是整個人力資源朝陽行業(yè)所面臨的挑戰(zhàn),大量的招聘,組織機構頻繁地變動,有些部門要從無到有地建立起來。行業(yè)發(fā)展得特別快,要求HR的動作也要非???,業(yè)務經理們也經常會把壓力傳到HR身上?!?br/> 2001年,手機市場帶來的巨額利潤使得國內諸多企業(yè)蜂擁而至。為了保證諾基亞已經建立的市場份額不再下滑,改革銷售模式和組織架構迫在眉睫。公司高層決定把配合管理各大代理商的區(qū)域辦公室擴展到基層,同時在各省設置銷售人員。于是,為了配合組織架構的改革,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新架構下新增加區(qū)域的總經理和銷售經理,王淑紅和她的同事們進入到一種幾乎瘋狂的工作狀態(tài)之中。
“那段日子,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旋轉不停的陀螺,篩選簡歷、與獵頭合作、測評培訓,從早忙到晚,午飯都很少吃?!辈贿^,盡管如此忙碌,在業(yè)務上逐漸成熟的王淑紅還是做得井然有序,而且卓有成效。2003年的那個“管理人才儲備”的項目,王淑紅廣布招賢網(wǎng),在最短的時間內,從3000多份海外簡歷中層層篩選出20位進入面試的候選人,并最終確定5位進入公司的人選。如今,這次成功的招聘被HR界傳為佳話。
論道諾和諾德
經過在諾基亞的七年修持,王淑紅在人力資源管理上更加純熟和老練,但要說“得道”,恐怕要等到進入諾和諾德之后,才漸漸“修煉”而至。
2011年初,諾和諾德為了鞏固在全球制藥企業(yè)中的領先地位,推出“諾和諾德之道”,作為決策和行為指導,其內涵和外延都與公司的每一員工息息相關,王淑紅對這個具有戰(zhàn)略高度的發(fā)展綱領可謂“一見傾心”。可以說,做“諾和諾德人”也是做王淑紅自己。王淑紅找到了與自己溫婉如玉的氣質和文化先行的理念相互“唱合”的知音。
2005年,經過一輪甚至包含了哈佛商學院案例分析的高難度測試之后,王淑紅成為諾和諾德(中國)的人力資源總監(jiān)。當初面試時,總經理曾對她說,你可以把HR部門當做一張白紙來規(guī)劃??偨浝淼男湃巫屚跏缂t備感自信,也深知責任重大。接下來,她便在諾和諾德風風火火地主持了一系列改革。
王淑紅清楚地記得自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規(guī)劃了公司的人力資源愿景。因為在她來之前,人力資源總監(jiān)的位子已有一陣空缺,很多同事對人力資源部門的角色和定位萌生困惑。王淑紅告訴記者:“通過反復地開會討論,最后大家同意我的一個觀點:每位員工都是優(yōu)秀的,我們要做的便是讓他們的潛力得到最大發(fā)揮?!睆乃倪@些敘述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諾德諾德之道”的第2條“追求卓越”、第6條“尊重個人”和第7條“注重個人業(yè)績與發(fā)展”在這個時候已見端倪。
隨后,王淑紅對人力資源部的組織構架也做了改進:在公司的每一個區(qū)域都增設一位HR,并增設培訓課程開發(fā)部和相應的HR崗位。此舉瞬間解決了之前HR工作很難深入業(yè)務部門一線的問題,而且分工更明確,落實更徹底,進而實現(xiàn)了組織結構的優(yōu)化。這些改進也給員工帶來了很多便利,受到員工的普遍贊同。這也正契合了“諾和諾德之道”的第9條——“優(yōu)化工作方式,并力求簡單”。
如果說明確人力資源部的角色、改進人力資源部的組織構架是王淑紅在諾和諾德的“小試牛刀”,那么創(chuàng)建一套內外公平的薪酬系統(tǒng)可謂是王淑紅的一大手筆了。內外公平的薪酬系統(tǒng)在結合內部員工要求與外部咨詢公司建議的基礎上產生,經過公司各階層的認可之后成為一套關于員工薪酬制定和調整的基本法。此后,無論是經理還是員工都需循法而行。
當然,在諾和諾德,最能體現(xiàn)這位HR“得道”的舉措,應該說是她對公司文化的全力打造,尤其是把“健康”作為公司團隊建設的第一主題。
諾和諾德主題:健康
“要想成為一位卓越的人力資源經理人,不僅要在招聘、薪酬福利、員工關系等細分管理上下功夫,還要了解公司的發(fā)展戰(zhàn)略、運作環(huán)境和機遇挑戰(zhàn)這些大的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或者說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或根基,就是打造一種契合企業(yè)本質的文化,諾和諾德文化中一個突出的主題,就是健康。”王淑紅深有體會地說。
誠如她所言,在諾和諾德這樣一個通過以患者為中心的經營方式來創(chuàng)造價值的公司,對健康生活方式和理念的追求以及人文關懷共同構成了它的企業(yè)文化品格。走進諾和諾德(中國)總部的辦公場所,滿眼可見的是擺放在辦公桌上的綠色植物;在走廊里,每隔一兩個工位就可以看到正在噴吐水霧的加濕器;在很多角落還有空氣凈化器在靜靜地發(fā)揮功效。一片綠意蔥蘢的健康景象讓記者恍惚感覺走進了生態(tài)園。
王淑紅建議:“諾和諾德的健康管理與文化,不僅要通過種種細節(jié)來傳達、營造,還要依賴HR們負責的各種員工健康關懷項目來維護?!惫镜母呒壒芾韺訉ν跏缂t的這種健康理念十分認同,每年都會投入數(shù)以百萬計的資金來支持這些項目,其內容涵蓋定期體檢、健身鍛煉、健康網(wǎng)站、戒煙活動、健康講座、營養(yǎng)餐飲等各個模塊。
對于項目的推動者——HR們,王淑紅則給予極高的評價:“他們就像公司的黏合劑一樣,把公司軟性的東西如價值觀、文化等滲透在公司的每個角落,他們是對公司了解最多的一個群體?!?br/> 王淑紅相信,只有員工的健康得到足夠的重視和關懷,只有有了公司每一個人對健康理念的追求與呵護,諾和諾德才能實現(xiàn)它的終極之道:避免或減少疾病這種古老的傷害方式給人類造成的痛苦。因此,員工的健康是HR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這里,她所講的健康,已不僅指個人機體的旺盛鮮活,也不僅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更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企業(yè)文化與氛圍,它最終指向一個企業(yè)大家庭的和諧運作和價值創(chuàng)造。
對話
這份職業(yè)不一般
《職業(yè)》:諾jm8NQaR3EdJybRp+XWr9Yg==和諾德和您以前工作過的公司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王淑紅:就是每個人身上都有那種自豪感。我一進諾和諾德就感覺到了。開始很驚訝,大家都把工作當作事業(yè)來看,很神圣。當時我們總經理也說,我們賣的藥都是患者真正需要的、救命的藥,沒有這個產品的話他們的生活就很不樂觀。他們依靠我們、需要我們,而不是我們把產品強加于他們、讓他們掏腰包。后來我自己也感受到了,這份職業(yè)真的不一般,能把工作追求和自身人生價值有機統(tǒng)一起來。而很多時候,這二者是不可兼得的。
《職業(yè)》:初來這里工作,會不會有些不適應或者遇到一些阻力、挑戰(zhàn)和困惑?
王淑紅:阻力沒有,更多的是感覺到不同,在諾基亞我工作了七年,很多事情的處理方法已成為習慣了。到諾和諾德不一樣了,不同行業(yè)的節(jié)奏是不一樣的,外部的壓力和內部的決定因素也都不一樣。HR自己要找準推動的點,要有突破和創(chuàng)造,觀察這個公司對人力資源的要求是什么,做到有備無患。
《職業(yè)》:可以講講您現(xiàn)在的HR團隊嗎?您是怎么統(tǒng)籌規(guī)劃您的團隊的?
王淑紅:我首先應該說很感謝我的團隊。最近半個月,為了幾個比較集中的項目,我們一直在加班。這里有一群特別優(yōu)秀的同事,不是說你給我一份工作我把它做好就行了,他們會拿出自己額外的努力和時間,專門去了解、去調查、去塑造他自己的團隊文化。這種文化,讓你覺得做事情是值得的。對于我自己來說,不光是盡自己的職責,更多的是用心去幫助別人,關注他們的感受、創(chuàng)新,他們在逆境中反轉的故事。我們HR的團隊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工作的。
《職業(yè)》:作為一位資深的HR,您覺得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要具備什么樣的素質?
王淑紅:以諾和諾德為例,我最看重幾點:一個是能不能在國際環(huán)境下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中國、在丹麥都能把工作做好;再一個就是是否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可能是任何一個專業(yè)出來的,但很快就能夠學會新的知識,比如醫(yī)學原理;最后看是否是一個自我激勵很強的人、主動追求卓越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頂住壓力,創(chuàng)造價值。
《職業(yè)》:作為一位成功的職場女性,您是怎么平衡個人生活與工作的?怎么減壓?
王淑紅:我那個年代的人大多比較幸運,因為很早就結婚有了小孩。我的小孩現(xiàn)在都已上大學了,所以我可以把重點放到工作上。對于工作壓力,我覺得不一定來自工作的量,很多還是心理上的。有些事情不明白或你不夠睿智的時候,你覺得很麻煩,過一段時間跳出來就不會覺得困難了。
《職業(yè)》:您有沒有自己的職場榜樣,對自己影響比較大的人或事,或職場信念?
王淑紅:我非常喜歡喬布斯的兩句話:“Stay foolish, stay hungry”,像我這樣一個年齡的人,應該保持一種年輕的心態(tài),吸收新的東西。不要把工作當成負擔,就有樂趣。前兩天我看過一個電影講華爾街的職業(yè)女性,一方面做好母親,一方面做好工作。我有一個很大的啟發(fā),就是你一定要有選擇,不要把它當做犧牲,從這個角度看,就不會覺得我們是被虧欠的,這樣在心理上就會更好一點。
后記:由于時間關系,盡管意猶未盡,但記者不得不按時結束本次訪談。在離開諾和諾德的時候,記者忽然感悟到,不僅是十幾年HR的從業(yè)經歷,不僅是人力資源主管的高位,更是二十余年的修持與體悟,讓王淑紅深諳“諾和諾德之道”,也深得一個HR的管理之道。
正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在整個采訪中,王淑紅看似輕描淡寫的講述,其實蘊含了她豐富而深刻的職業(yè)人生體悟。更多的關懷、更多的人性化、更多的用心與釋然,超越了生硬的制度條規(guī)和專業(yè)技術,也遠比制度條規(guī)和專業(yè)技術更有效,更富有藝術般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