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尚未調整到位,限購令還須努力。
有關房屋的限購令,從它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明確地告訴我們的國人,這不是我國房屋的長遠政策,更不是解決我國居住的基本國策。它是對一個時期,一些大中城市房價上漲過快,從一個居住問題,逐步發(fā)展為事關社會民生、社會和諧的大問題。僅靠市場這只無形之手已難以調控,還要依靠政府這只有形之手強力干預進行階段性行政調控。因此,限購令一定是有時間性的。
限購令什么時候退出,關鍵在于被限購的那個城市的房價是否調控到位,也就是降了多少價。從目前已實施限購令的城市觀察,似乎沒有一個城市敢言其房價已調整到位,可以率先取消限購令。因為,那些實施限購令的城市,房價確實漲不動,漲不起來了,但并沒有出現(xiàn)大面積的下降,離人民群眾的期望和觀感尚有距離。因此,誰率先取消限購令,多少是有些背離民意的。佛山市取消限購令“朝令夕改”的事件,當?shù)卣樵赣谩盀觚垺眮斫忉?,也不愿用試探來了結,反映了限購令作為一種民意的體現(xiàn),至今仍有堅持下去的必要。限購令的何時取消,正如它出現(xiàn)一樣,關鍵仍在于房價。那么,房價是否跌得越多越好,房價需要降至所有想買房的人都買得起嗎?屆時,才能取消限購令嗎?回答是否定的。
放眼全球,沒有一個國家和地區(qū)解決人民的居住問題,只用買房一個招。即便是歐美發(fā)達國家,仍有40%左右的人是用租房來解決居住的。房地產有一個定價機制,一個城市的合理房價是大約僅20%左右的居民無力買房。在這方面,上海已有所作為了。
上海在國內是房價比較高的一線城市,也是最早實施限購令的地方之一。到目前為止,上海已開工建設100萬套公租房,以上海目前戶籍家庭約400多萬戶計算,恰好有20%至25%的家庭,可以不用買房,在公租房中解決安居。其實,中央領導從未講過中國的房價跌得越多越好。
溫總理最新對房價的講話是2011年11月6日在俄羅斯圣彼得堡時說的,“政府的目標就是要使房價回歸到合理價格,同時又促進房地產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李克強副總理最新對房價的講話,是2011年11月底在河北視察時說的,房地產市場調控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處于關鍵時期,要堅持實施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政策措施,進一步鞏固調控成果,并強調要“增加中低價位、中小戶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給”。
兩位政府領導有關房價的講話中,似乎也沒有房價跌得越低越好的意思。因此,限購令何時取消,就要看相關城市的房價是否已降至合理價位;中低價位、中小戶型普通商品住房是否已有了充足的供應,就目前看來還沒有到達這一個調控目標。
其實,房價真的大跌、暴跌,也未必是好事。比如2008年,美國發(fā)生次貸危機,就是美國為了刺激房地產市場,讓本不該買房的低收入者,用零首付、低首付的方式買房。結果,當經濟調整、失業(yè)人數(shù)增加后,這些低收入者就無力支付房貸了。按照一般處理方法,你付不出房貸,銀行就收你的房子,從而拍賣,收回貸款。那樣,銀行可能會有虧損甚至倒閉??墒?,美國銀行業(yè)以金融創(chuàng)新的方法,將這些房貸做成債券式的金融衍生產品,賣給了其他投資者,甚至全球投資者。當房價大跌、暴跌,銀行也虧損,無力拿回貸款時,就觸發(fā)了全球性的金融海嘯。
因此,房價上漲過快,固然是民生大事;同樣,房價下跌過猛,甚至出現(xiàn)暴跌,也一定是民生大事。它不僅會影響已買房的那一部分人民的利益,以及對生活的預期,也會影響中國銀行業(yè)的資產,還會影響整體經濟。世界上也找不到一個國家和地區(qū),是靠讓房價大跌、暴跌來解決全體人民的居住,以及擁有不動產的。
限購令什么時候取消,很難有一個確切的時間節(jié)點。但可以預見,限購令取消之日,就是房價調整到合理價位之時。當下,我們只能改用孫中山先生的名言作為結語:房價尚未調整到位,限購令還須努力。 ■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