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7日,星期日,晴天,油菜花向我發(fā)來了黃燦燦的請柬,我隨著春風來到了湘東區(qū)東橋鎮(zhèn)的南岸、長塘、江邊村,排上鎮(zhèn)的大路里、北村、上珠、三田村等地觀賞油菜花。一路上,那大片大片的金黃讓我不由自主地一次又一次叫停車,下車走進那灑滿花香的被踩成光溜溜的狹長田塍。熟悉的山?jīng)_,熟悉的小河,熟悉的田垅,熟悉的油菜花。是的,一切都是熟悉的,去年的3月21日,星期日,春分,晴天,我在這里與你們相逢。彈指一年過去,今日舊地重逢,山野依舊青翠滴,河水依舊潺潺流,田垅依舊彎彎長,菜花依舊笑春風。
站在南岸村田垅中間的四孔橋上遙望四周,那美麗如畫的黃花,那一撥又一撥的汽車及人群,又一次令我震撼。橋的上游、下游、近邊、遠處全是花海,橋上、路上、村邊一片人海。這花海和人海都勝過去年,心中無限感慨,想起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詩: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我想今天這車這人之中,有不少是和我一樣愛上了油菜花,成了前度劉郎。
油菜,小時候跟著父親每年都種過,先是種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產(chǎn)量低,油質(zhì)差。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引進甘藍型油菜品種,叫勝利油菜,產(chǎn)量高,出油率高,油質(zhì)好,成了當家品種。從前的農(nóng)民是在溫飽線上掙扎,種油菜僅僅是為了解決自己吃油問題,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閑心去觀賞花呢。那個年代,在油菜開花的季節(jié),我們已忙于挖野菜充饑,我和父親經(jīng)過油菜田的時候,總是用手去摸一摸油菜的主莖,貪婪地聞一聞菜花香就非常滿足了。明知道漂亮也無心多逗留,只是站在田邊祈禱上天少下點雨,多點晴天,讓油菜子長飽滿些,早幾天收獲。
寫到這里,不由想起清朝乾隆贊美油菜花的一首詩:黃萼裳裳綠葉稠,千村欣卜榨新油,愛他生計資民用,不是閑花野草流。是啊,拼命力爭解決肚子吃飽的年代,連皇帝老兒也只是把油菜當做百姓生計而不是供官貴欣賞的閑花野草。
現(xiàn)在的我們,吃飽喝足,過著幸福的日子,有了旅游閑逛的時光,更有了一份賞花的悠然心境。這不,我和家人又一次踏著明媚春光,漫步于鄉(xiāng)間田壟。金燦燦的油菜花,盡情地招搖著優(yōu)美的身姿;藍藍的天空,偶有幾絲云彩;空氣鮮潤潤的,呼吸起來感到格外清爽;周圍山丘青翠欲滴,幾只小鳥從林子里飛起,發(fā)出優(yōu)美的鳴叫,追逐著掠過油菜花的上空。
油菜在我國各省都有種植,以前僅僅是作為油料作物,其花并沒有多大名氣。近幾年的旅游熱促進了油菜的大面積集中種植,而油菜的大面積集中種植又帶動了各地的旅游業(yè),如早有名氣的江西婺源、云南羅平、廣東清遠、青海湖邊等地。近兩年油菜花的發(fā)展趨勢更令人咋舌,江蘇、浙江、江西、廣西、四川等省,遍地掀起大面積種植,舉辦油菜花節(jié)。就拿今年來說,遠一點的有成都舉辦首屆油菜花節(jié),面積號稱150萬畝;家門口的有東橋鎮(zhèn)和蓮花縣,東橋鎮(zhèn)3月15日舉辦了第四屆油菜花節(jié),蓮花縣3月25日舉辦第二屆油菜花文化旅游節(jié)。美麗的油菜花,已成為鄉(xiāng)村的名片。
作家王劍冰到周莊看油菜花,他說:“忽就聞到了一股股沁心潤肺的芳香……一片一片的黃花濃濃地包裹了古老的周莊?!彼€說:“三毛離去時最后親了親黃黃的油菜花,那是周莊遞給她的黃手帕?!弊骷覐埑兄镜轿鞅蔽迨『退拇戳擞筒嘶?,他說:“油菜花——它隨風散灑,遇土生根,落雨花開,安慰天下。”
油菜花在作家們的筆下是多么的美,多么的實在!
油菜花的美不在雍容華貴,不在嬌媚艷麗,它美在樸實無華,華而不俗。它是農(nóng)民的花,百姓的花。
油菜花的美不在單朵,不在單株,不在單丘,它是大片大片的美,漫山遍野、成千上萬畝、幾十萬上百萬畝油菜花競相怒放,已不僅僅是花的艷麗,它更是初夏豐收的期盼,鄉(xiāng)村田野的美好向往。新時代農(nóng)民的深層追求上從來沒有哪種花有這等的規(guī)模,這等的氣魄,唯有現(xiàn)在中國的油菜花,就像日益強盛的中國,宏偉,厚重,大氣。
大氣莫若菜花黃!
責任編輯:鄭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