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今年46歲。3年前,他因小便不暢而來我院進行彩超檢查,結(jié)果顯示其前列腺的體積為4.5厘米×4.4厘米×3.8厘米,因此,他被診斷患有前列腺增生。筆者通過詢問和檢查得知,李先生近年來常有小便不利、排尿時有灼熱感、刺痛感、排尿時間延長、尿流變細、每晚起夜6次以上、腰酸腿軟、手足心熱、舌質(zhì)暗、舌邊略紫、苔薄、脈細澀等腎虛瘀熱的癥狀,于是讓他使用腎氣桃核湯進行治療。在使用此方治療6天后,他排尿時有灼熱感、刺痛感的癥狀明顯減輕。在繼續(xù)使用此方治療40余天后,其各種臨床癥狀均已消失,取得了理想的療效。筆者讓李先生將腎氣二陳湯制成丸劑,再繼續(xù)服用3個月以鞏固療效。此后,他的病情再也沒有復發(fā)過。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也是臨床上比較難治的疾病之一。目前,此病的病因尚未十分明了,但可能與患者體內(nèi)性激素分泌紊亂有密切的關(guān)系。中醫(yī)認為,前列腺增生癥屬于“癃閉”、“精癃”等病癥的范疇,可分為瘀血型、濕熱型、寒濕型和腎虛瘀熱型等類型。腎氣桃核湯對腎虛瘀熱型前列腺增生具有良好的療效(若非腎虛瘀熱型前列腺增生則不能使用此方進行治療)。此型前列腺增生患者常因為腎氣虛弱,瘀血內(nèi)生,瘀而化熱出現(xiàn)小便不利、排尿時有灼熱感、少腹疼痛或刺痛、腰痛、腰酸、陽痿、早泄、惡寒、下肢怕冷、口渴、咽干、手足心熱、舌質(zhì)暗或紫、苔薄、脈弱、沉或澀等癥狀。治療此型前列腺增生應(yīng)堅持補益腎氣、清熱化瘀的原則。腎氣桃核湯就具有這樣的作用,其方藥組成是:干地黃24克,山藥、山茱萸、桃仁各12克,茯苓、丹皮各9克,澤瀉15克,桂枝、附子、芒硝各3克,大黃、炙甘草各6克。此方既可作湯劑,也可作丸劑使用。此方湯劑的制法是:將上述藥物一起入鍋加500毫升的清水浸泡25分鐘,用小火煎煮30分鐘,濾出藥汁。在鍋中再加入300毫升的清水煎煮15分鐘,去渣取汁。將兩次所得的藥汁合在一起,可每日服一劑,分早中晚3次服下。此方丸劑的制作方法是:將上述藥物一起研為細粉,煉蜜為丸(或去藥店直接加工成蜜丸),每次服3~9克,分早中晚3次服下。
腎氣桃核湯是將腎氣丸與桃核承氣湯合并后經(jīng)化裁而得的經(jīng)驗方。在臨床上,筆者經(jīng)常使用此方治療腎虛瘀熱型前列腺增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方中,干地黃具有滋補腎陰的功效,山藥具有益氣化陰的功效,桂枝、附子具有溫壯陽氣的功效,山茱萸具有益陰助陽的功效,茯苓具有益氣健脾利濕的功效,丹皮具有和陰化瘀的功效,澤瀉具有滲利濁膩的功效,大黃、芒硝具有瀉熱祛瘀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破瘀的功效,炙甘草具有益氣和陰、帥血而行的功效。將這些藥物聯(lián)合起來組成的腎氣桃核湯,具有很好的補益腎氣、清熱化瘀的功效。
在使用該方進行治療時,前列腺增生患者還可根據(jù)自己的具體癥狀對處方中的藥物進行增減:腎陽虛的癥狀較重者可在此方中加入仙靈脾、鹿角;腎陰虛的癥狀較重者可在此方中加入鱉甲、龜板;血瘀的癥狀較重者可在此方中加入三七、川芎;小便不利的癥狀較重者可在此方中加入瞿麥、薏苡仁;郁熱的癥狀較重者可在此方中加入銀花、連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