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石硯是由康熙帝挖掘出的宮廷御硯,視為清宮御品??滴醯蹖⑺苫ㄊ瘬苓獮榍鍖m硯材,由內務府組織雕制,專供皇帝御批之用。到乾隆皇帝時,松花石硯被晉升為大清國寶。
1983年,吉林省地質局寶石分隊終于在安圖縣兩江鎮(zhèn)二道松花江邊找到了湮廢了近300年的“清代皇家松花石古采場老坑”。從而印證了清代失傳的松花石產地就在安圖縣兩江鎮(zhèn)。寶石分隊采集了松花石樣品,專程派人與北京故宮所藏的松花石進行對照。經過對北京故宮提供的樣石與安圖縣兩江鎮(zhèn)、渾江市庫倉溝、通化市大安等地樣品的巖礦鑒定和化學分析,北京故宮收藏的松花石硯就是安圖縣境內“混同江砥石山”松花石所雕制的。
1984年6月11日,中國地質報對發(fā)現(xiàn)“清代松花石古采場老坑”向全國進行了報道,在國內書畫界引起了很大震蕩。
2004年11月,中國地質出版社出版了“大清國寶松花石硯”一書,書中又對發(fā)現(xiàn)松花石“古采場老坑”遺址,再一次認證了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宮廷松花石硯就是安圖縣“古采場老坑”的松花石。古采場老坑遺址現(xiàn)被吉林省人民政府、省文物局作為重點保護文物遺址進行了保護。
康熙四十三年(一七零四年)七月王世禎門生李先復歸自奉天,贈送給老師一方松花石硯,(紺色白紋,硯體做云錦形),王世禎使用后認為松花石硯“細潤宜墨”勝端溪之下巖頂尖之品,因此,他認為續(xù)作硯普者,可將松花石硯為洮河石硯、歙州龍尾山石硯、青州紅絲石硯之上,也就是將松花石硯列為諸硯之上。僅有端溪下巖產的頂尖端硯可與松花硯相提并論。
根據有關資料記載,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清代宮廷所用松花石硯有80余方。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清代宮廷所用松花石硯有90余方。日本國立故宮博物館收藏清代宮廷所用松花石硯有100余方。流落在國內外民間有近百方。
吉林省:延邊長白山混同江砥石山松花硯御石博物館收藏“清代古采場老坑出土”的松花石107塊,其中雕制出松花石硯28方,均收藏于該館。
松花石硯在清宮文房四寶中有她獨特的魅力風格。松花硯與清朝12位皇帝結下了不解之緣,正是清朝歷代皇帝賦予了松花硯高貴豐富的文化內涵,使松花硯在中國文房四寶中展現(xiàn)出皇家貴族的風范,登上了文房四寶的最高寶座。
在清代不允許民間百姓使用松花硯,松花硯專供清代皇帝御批之用,是清宮御用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