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三道茶
要說起云南的茶俗趣事,就不得不說一說獨特的大理白族的三道茶。三道茶是白族人民節(jié)慶婚嫁時敬獻賓客的飲品,同時也是一種禮儀形式,獨特之處就在于,每道茶都各有特點,可概括為“頭苦二甜三回味”。
頭道茶,苦茶。制作頭道茶的方法是先把上好茶葉放入土陶罐中用文火烤,邊烤邊抖,直至茶葉微黃并發(fā)出清香味,然后沖入開水,茶罐內(nèi)即發(fā)出“撲哧”聲響,罐內(nèi)茶水沸騰,化為泡沫溢出罐外,像一朵盛開的繡球花,白族人認為這才是吉祥的象征。待水泡沫散去,陶罐內(nèi)即留下少許又苦又香的濃釅茶汁。頭道茶因開水沖入罐時有響聲,故又叫雷響茶。那味道苦口香醇,別有一番清香。
二道茶,甜茶。配制方法為先將蠶翼般薄的核桃仁片與烤乳扇(牛奶制成的扇狀食品)及紅糖等配料放入茶杯,沖入滾燙的茶水即可敬獻客人,茶味甜香且有乳香味,十分可口,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
三道茶,回味茶。制作方法是先將蜂蜜、花椒、姜片、桂皮末等按比例放入細瓷杯,然后沖入熱茶水即成。此道茶集甜、麻、辣與茶香于一體,飲時別有風(fēng)味,令人回味,故名回味茶。
白族三道茶美味可口,飲來別有情趣。先苦后甜再回味,猶如人一生的三個階段,頗具生活哲理。年少時就如品嘗苦茶,經(jīng)歷生活的艱苦與磨難;人到中年苦盡甘來,生活猶如甜滋滋的甜茶;到了老年回味一生。
尼人×土鍋茶
生活在勐??h南糯山的尼人是哈尼族的支系,他們流傳一種古老的飲茶方法—土鍋茶。尼人“土鍋茶”尼語“繪蘭老潑”,這是一種古老而方便的飲茶方法。先用大土鍋將山泉水燒開后,放進南糯山上特制的“南糯白毫”,約煮5~6分鐘后,將茶水裝入用竹子制的茶盅內(nèi),并將一杯杯茶水送到客人手中,客人接過茶水須一飲而盡。這種茶水清香可口,回味無窮。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一位勇敢的尼小伙子,在深山里獵到一只危害尼山寨人畜的兇豹,用大鍋煮好后,邀約全寨男女老少去分享,大家一邊吃,一邊說笑,還跳起舞,跳了一個通宵,跳得口干舌燥……憨厚的小伙子又請大家喝鍋里的開水,這時一陣大風(fēng)吹來,許多樹葉紛紛落到鍋里,大家喝了鍋里的開水,感到這水苦中帶甜還有清香,非常爽口,從此尼人就把這樹葉稱為“老拔”(漢語即茶葉)便開始種植。傳說無從考證,但南糯山是云南最古老的茶山之一,是事實。這里有一株樹齡達800多年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樹,被人們稱為“茶樹王”。
布朗族×青竹茶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我國云南西雙版納自治州,以及臨滄、瀾滄、雙江、景東、鎮(zhèn)康等地的部分山區(qū),喝青竹茶是一種方便而又實用的飲茶方法,一般在離開村寨務(wù)農(nóng)或進山狩獵時采用。
布朗族喝的青竹茶,制作方法較為奇特,首先砍一節(jié)碗口粗的鮮竹筒,一端削尖,插入地下,再向筒內(nèi)加上泉水,當(dāng)作煮茶器具。然后,找些干枝落葉,當(dāng)作燒料點燃于竹筒四周。當(dāng)筒內(nèi)水煮沸時,隨即加上適量茶葉,待3分鐘后,將煮好的茶湯傾入事先已削好的新竹罐內(nèi),便可飲用。竹筒茶將泉水的甘甜、青竹的清香、茶葉的濃醇融為一體,所以,喝起來別有風(fēng)味,久久難忘。
彝家×雷響茶
在滇西一帶的民族民間茶道中,享有盛譽的,除了大理白族“三道茶”和永勝油茶外,還有彝族人喜歡的“雷響茶”。彝家“雷響茶”展現(xiàn)了彝家人粗獷豪放的風(fēng)格和氣質(zhì)。
早晨,扒開頭晚用“子母灰”捂存得通紅的櫟炭火,在燒開水的同時,將質(zhì)地上乘的茶葉放在祥云特產(chǎn)的沙鍋茶罐里,借火烘烤,邊烘烤邊不斷地抖動,以使茶受熱均勻。當(dāng)茶葉在茶罐中烤得色澤金黃并微微起煙時,將滾沸的開水往茶罐里一沖,隨著騰起的水霧,轟然一聲,好似雷聲沉沉滾過,故美其名曰“雷響茶”?!袄醉懖琛币月曇艉榱琳邽樽罴选K浜?,用筷子拂去罐口的泡沫,然后放回火上借文火慢煮,二十分鐘后,便可倒入白瓷杯中慢慢品飲?!袄醉懖琛辈枞~呈棗紅色,味濃釅,微苦中飽含焦香,飲后幾秒鐘又回甜,口齒彌香,一般要煮飲三四次味道才淡下去。
“雷響茶”是彝家人的日常飲品。彝山山高路長,彝家人干活早出晚歸。尤其炎夏季節(jié),早飯前痛飲幾大杯濃濃釅釅的“雷響茶”,精神力氣倍增。因此彝家人有“早飲‘雷響茶’三杯,干活到黑不渴累”之說。
傣族×竹筒茶
竹筒香茶是傣族人們別具風(fēng)味的一種茶飲料。傣族世代生活在我國云南的南部和西南部地區(qū),以西雙版納最為集中,這是一個能歌善舞而又熱情好客的民族。
傣族喜歡飲用“竹筒茶”,傣族語“臘跺”,這是一種充滿詩情畫意的飲茶方式,先用曬干的春茶,或經(jīng)初加工而成的毛茶,裝入剛剛砍回的生長期為一年左右的嫩香竹筒中。將裝有茶葉的竹筒,放在火塘三腳架上烘烤,約6~7分鐘后,竹筒內(nèi)的茶便軟化。這時,用木棒將竹筒內(nèi)的茶壓緊,爾后再填滿茶烘烤。如此邊填、邊烤、邊壓,直至竹筒內(nèi)的茶葉填滿壓緊為止。待茶葉烘烤完畢,用刀剖開竹筒,取出圓柱形的竹筒茶,以待沖泡。
泡茶時,大家圍坐在小圓竹桌四周。一般可分兩步進行。先掰下少許竹筒茶,放在茶碗中,沖入沸水至七八分滿,大約3~5分鐘后,就可開始飲茶。竹筒茶飲起來,既有茶的醇厚滋味,又有竹的濃郁清香,非??煽冢?,飲起來有耳目一新之感。難怪傣族同胞,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愛喝竹筒香茶。竹筒茶既有茶的醇厚滋味,又有竹的濃郁清香,其色金黃透亮,飲起來有耳目一新之感,具有生津止渴,健體美容之效,是一道傣族同胞敬奉賓客的禮儀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