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元!”那個小男孩萬般無奈之下終究是拍了板。
“不行,就是五元五角,你愛買不買!”我嘴上強硬,但心里已對“五元”這個價錢感到十分滿意。我想好了,一旦他拒絕這個報價,我就收手售出。但事實與我想象的相差一百倍,那小男孩大聲說道:“你太貪心了,既然你不會見好就收的話,那么,我就是愛賣不賣!”他話一說完,便轉(zhuǎn)身離去,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我盯著他的背影,也只能無奈地?fù)u了搖頭……
那是虎年的最后一天——慶元旦跳蚤市場,我興致勃勃地參與了這個無比刺激的游戲。
我用五角錢從別人手中購得一個臟兮兮的水球,在水池里洗了一遍又一遍,結(jié)果出人意料,水球脫胎換骨,變成了一個亮晶晶、藍(lán)澄澄的新玩具!我非常興奮。
我先找了一個女同學(xué)推銷,無奈女孩對這類物品毫無興趣,我便將目標(biāo)鎖定在中年級男生身上。這樣做有兩個原因:—是低年級學(xué)生經(jīng)濟實力有限,一聽我的報價——十元——不溜才怪;而高年級同學(xué)則認(rèn)為此物過于幼稚,不值一元,更別說我的十元天價了。中年級同學(xué),既有經(jīng)濟實力,又對此物很感興趣。
我正研究談判方案,一個三四年級的小男孩竟自動找上門來買這個水球了!我大喜過望,但表面上裝出滿不在乎的樣子,說:“這水球十塊錢,一分不讓,你買嗎?”小男孩明顯缺乏談判技巧,對我的水球表現(xiàn)出十分濃厚的興趣,我暗暗得意。他說:“我只愿出一元錢,你賣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但我又做了一些玩彈力水球的技巧,直看得他兩眼放光。我不失時機地將賣價降到九元,他權(quán)衡利弊,也將買價升到二元。我算了一下,五元五角錢是中間價,這也意味著,我能以十一倍于原來的價錢賣出,贏得這筆交易。
經(jīng)過雙方的一番拉鋸,價格鎖在了四元買、七元賣這個節(jié)骨眼上。我和他僵持著,待耗盡了他最后一點忍耐心時,我猛地壓到六元,他仍不肯讓步,我又開始玩水球吸引他,并再次降到五元五角這個我認(rèn)為最合理的價格上,于是便發(fā)生了開頭的一幕。
……
沉重的打擊只能使弱者退縮,我重振精神,在人群中又找到了一個客戶。這次我變得更謹(jǐn)慎了,先問他的起價,令我驚訝的是,他張口報價三塊,這使我變得更為小心——完美的機會就在身邊,看我是否把握得當(dāng)。
我不再使用拉鋸戰(zhàn)轉(zhuǎn)而變?yōu)檎T導(dǎo)術(shù)。我委婉地說:“老弟,你的價錢有些低,能否上升些?”他倒挺大方,豪爽地說:“行,五塊!”這時,我有兩個選擇:一是交貨收錢,二是繼續(xù)抬價。慘痛的教訓(xùn)告訴我——知足才能成功,我不想再冒被甩貨的風(fēng)險去追求這一點微利,盡管這次他是主動的。于是,五塊成交!
猛然,我想到了格林童話里的《漁夫和他的妻子》,他的妻子貪得無厭,向比目魚索取小別墅、宮殿,甚至于想當(dāng)國王!最終落得一個可悲的下場。作者塑造的這個人物形象或許正是為了諷刺生活中那種得寸進尺、永不知足的人吧!
知足者,常樂也!
安老師評習(xí)作:
文章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真實地反映了現(xiàn)實中發(fā)生的一幕,讓我們有身臨其境之感。
作者的心態(tài),神態(tài),情態(tài),都呼之欲出。說實話,這么一次小小的實踐,不僅讓作者體驗了一回做交易的快樂,而且,讓作者有了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悟,很是難得。
文章一波三折,起伏跌宕,小作者很懂文章如何吸引人之法。文章以情動人,是第一要義的。曲折,起伏,是文章好看的一個重要法寶。而這些,在這篇文章中,都是不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