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見許多名山大川,有綠色的峨眉、黃色的六盤、雪白的天山,可從未見過如此斑斕的彩色的山巒。
在這兒,好一派壯觀的彩色山峰,如一幅多姿多彩的巨畫展現(xiàn)在眼前,不禁令你震撼,令你贊嘆!世界上竟然還有這般美麗的彩色山脈!
這地方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歷史文化名城張掖西側(cè)40公里處,是近年間忽然為人們所矚目的祁連山丹霞地貌景觀。
丹霞地貌以廣東的丹霞山命名,因山石“色如渥丹、燦若明霞”,故名丹霞。中國的丹霞地貌分布甚廣,據(jù)統(tǒng)計有783處,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肅、貴州、青海、廣東、福建、湖南等省。張掖丹霞地貌分布在祁連山北麓的肅南、臨澤兩縣境內(nèi),面積約有510平方公里之廣,是祖國西部一處神奇絕妙的自然景觀,曾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觀之一。
張掖丹霞大體可分為兩種類型,其一是窗欞狀宮殿式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肅南的冰溝、蘆葦溝、芨芨溝、黃鴨泉一帶,那些山谷兩邊的山,一座座巖峰陡峭壁立,形成了多種多樣的逼真造型,有的像飛鷹,有的像猛虎,有的似奔馬,有的如怪獸,有形態(tài)各異的人物,也有古老奇特的建筑。這便是資料里所說的擬人擬物丹霞。在這里,你可以真正領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實在難以想象這些傳神的造型是怎么形成的。
早在三年前,我曾來過南臺子,徒步穿行于彩色峽谷間,留下的深刻印象久久難忘。今番再來,這里已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峽谷里修通了道路,配備了專程旅游巴士,而且每一個景點都修建了通向山頂觀景臺的階梯式便道。那山道彎彎曲曲,沿著山坡蜿蜒而上,兩邊又栽上半人高的護欄,皆涂染成樹樁形狀,仿佛自然天成。
近年間,祁連丹霞聲名遠揚,遠道而來的游人絡繹不絕,此間已是一處十分熱鬧的所在,大好的旅游資源亟待盡快開發(fā)。這次是臨澤文化旅游部門請了幾名作家,來為山上的景點撰寫解說詞,我有幸成為被邀的一員,得以再次登上南臺子的彩色山峰。熱情的部門負責人說,不光是寫解說詞,還要依據(jù)各個景點的形貌特征,給景點起些好聽的名字。哦,這個任務就有幾分神圣了。
我們登上一號觀景臺,山頂上開辟出了一片較為平坦的場地。從這片場地起,又有幾條新修的石板路通向周圍幾架更高的山頭,游人可以登上各個山頭,從不同角度觀看四周的景色。丹霞地貌最為神奇的一點就是,你從不同角度觀看,便可看到不同的景象,得到各種各樣不同的感受。
從觀景臺向東望去,那一架紅色的山頭,山體的中間部分是勻稱的漫坡,不見一塊突兀的山石,好像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細沙,遠看好似大片的沙漠,而在“沙漠”上方的山頂上,則像有一隊長途跋涉的駱駝,正在不慌不忙地走向遠方。我們遙望著那山頂上跋涉遠行的駝隊,就仿佛聽到了悠遠的駝鈴聲在丁當作響。于是,很自然的,一個名字就脫口而出:“大漠駝鈴”。再看西邊那一面山坡上,排列著一片白色的山石,其形象酷似一扇扇巨大的貝殼,同行的朋友不禁高呼:“??!看這山勢起浮,好似大海波濤洶涌,又有成群的彩色貝殼跳躍在波峰浪谷之間,好一幅‘彩貝鬧海圖’!”
北邊那個山頭讓我們做出各種各樣的聯(lián)想,可以把它看作一頭俯臥的大象,也可看作一座古代的城堡,而在那座山頭的前邊,有一塊直立的巖石,其形象頗似一位站立的婦女,令人聯(lián)想到那是一位慈愛的母親化成的巨石。恰巧在那座山前的谷地上,排列著七個低矮的小山包,好似那位母親的七個兒女。于是,作家們當場發(fā)揮想象,即興編出這樣一段悲凄的故事:傳說,在山腳下的一個小村子里,有一位母親生了七個兒子,因為家境貧寒,兒子們長大后,紛紛離開家門,到遠方去尋找幸福。那位母親眼看著心愛的孩子們一個個離她而去,思子心切,就每天來到家門前的山頭上盼望兒子們從遠方歸來??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遠游的孩子們卻怎么也不見影蹤。天長日久之后,那位在山頭上眺望遠方的母親最終和山石融合在一起,化成了山上的石頭。后來她的兒子們從遠方歸來,得知母親為了等待他們而化作了山石,七個孩子一齊跪倒在山前,叩拜他們的慈母,最后也化成了守候在母親身邊的小山包。一段帶有傳奇色彩的導游解說詞就這樣誕生了,那座山頭和山前的七座小山包也有了名字,就叫“七子拜母”了。
我們一路看著,說著,隨著山勢轉(zhuǎn)悠,繞過一個山頭,帶路的導游指著剛剛有了名字的“大漠駝鈴”說,看那邊,現(xiàn)在能看見了,那一隊駱駝前邊,還有一匹領頭的駱駝呢,正在帶領著駝隊往山下走。果然,剛才我們在那個位置,因有一座山頭擋著沒能看見,現(xiàn)在從這個角度看上去,在駝隊前邊,確實有一匹更為逼真的駱駝,那便是一匹領路的頭駝了。從而,“大漠駝鈴”的名字也就更為貼切了。
我們順著一道稍低的山梁走向另一架山峰。這道山梁在兩座山峰之間,好似連接兩山的一座橋梁。這座“橋梁”的一側(cè),山勢跌宕起伏,十分險峻,色彩也異常奇特,一片火紅。奇妙的是在那片紅石之上,又鋪展開一條條筆直的白練,不管山勢如何變幻,那些白練始終筆直,看上去好像一條條跑道。尤為醒目的是,那白練上邊還有一條黃色的彩帶纏在山頭,看去極為悅目。大自然多么奇妙的杰作??!再俯首往下看,山坡底部的亂石之間現(xiàn)出一個山洞的洞口,洞內(nèi)深不見底。這時有位作家忽發(fā)奇想,慨然道:“怪不得這里的山石如此之紅,那不是紅孩兒修煉的火云洞嗎?”這樣一說,山頭上那條黃色彩帶也有了出處,原來,那是當年觀音菩薩收伏紅孩兒之后,順手撒下的一條黃綾,纏在山頭上,永遠鎮(zhèn)守在山間,以保此山萬世安寧,永不再生妖孽。那條黃綾從此就留在這座山頭上了。
祁連山丹霞地貌,真可說是氣象萬千,有著領略不盡的奇景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