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球經濟呈現(xiàn)緩慢復蘇的態(tài)勢,GDP增速預計將達4.6%左右,但各經濟體的復蘇進程出現(xiàn)了明顯的分化。2011年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估計將略低于2010年,經濟復蘇放緩且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復雜和困難。美國的預測基于以下假定。在宏觀經濟方面,第一、美國聯(lián)邦儲備委員會和其他各地主要央行采取積極行動,以面對從衰退中徘徊而遇到的持續(xù)的財政問題。即使采取這些行動,不斷發(fā)展的情況仍然將影響經濟復蘇及為經濟預測帶來不確定性。第二、預計2010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為3.3%。預計2011---2020年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為3.5%。第三、在國際貿易政策方面,貿易預測假設各國遵守現(xiàn)有的影響農業(yè)和農產品貿易的雙邊和多邊協(xié)議,許多發(fā)展中國家長期的經濟和貿易改革將繼續(xù)進行。
小 麥
1.收獲面積:預計2010年相對2009年減少480.9萬公頃,達到2.209億公頃,但在預測期內全球小麥收獲面積將平穩(wěn)增加。其中美國小麥收獲面積總體上呈下降趨勢,2019年下降至1824.9萬公頃;加拿大小麥收獲面積也呈下降趨勢,2019年僅有857.6萬公頃;澳大利亞小麥收獲面積實現(xiàn)平穩(wěn)增長,到2019年小麥收獲面積達到1391萬公頃;中國小麥收獲面積則呈明顯下降趨勢,預計從2009年的2400萬公頃降至2019年的2245萬公頃;歐盟小麥收獲面積在預測期內將小幅上升,至2019年達2695.3萬公頃。
2.總產量:預計2010年全球小麥總產量為6.57億噸,預計小麥總產量將逐年增加,到2019年將達到7.19億噸。其中美國小麥總產量2009年為6031.4噸,預計2010年小麥產量急劇下降,到2019年僅有5729.7萬噸;加拿大也呈同樣趨勢,預計2018年產量為2524.4萬噸;預計2019年產量為2521.9萬噸;澳大利亞小麥產量則呈逐年遞增趨勢,到2019年達2663.3萬噸;中國小麥產量在2010年預計減產696.3萬噸后產量增減幅度不大,2019年預計達1.08億噸;歐盟小麥產量預計將逐年增加,到預測期結束達到1.57億噸。
3.進口:美國小麥進口量呈現(xiàn)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在2020年達到350萬噸;中國的小麥進口量在100萬噸左右徘徊;歐盟的小麥進口量逐年增加,預計從2010年的550萬噸下降至2020年的700萬噸。
4.出口:歐盟的小麥出口量2011年預計比2010年減少80萬噸,預計2020年將達2080萬噸;加拿大的小麥出口量增長較為平穩(wěn),在預測期內保持在1720萬噸左右;澳大利亞2011年小麥出口量預計達1650萬噸,預計2020年將達1820萬噸;中國的小麥出口量從2010年開始逐年小幅增長,到2020年達380萬噸;美國小麥出口量2010年比2009年陡增1000萬噸,預計此后出口量緩慢下降,到2020年將達2380萬噸。
5.出口價格:美國離岸價從2010年開始逐年上升,到2019年達每噸222.72美元;加拿大小麥出口價格也呈上升趨勢,到2019年高達每噸206.37美元;歐盟出口價則呈現(xiàn)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但在各主要國家中出口價最低,到2019年僅為每噸201.02美元。
水 稻
1.收獲面積:全球水稻收獲面積預計將緩慢增加,2009年全球水稻收獲面積1.53億公頃,預計到2019年增加到1.57億公頃,其中中國水稻收獲面積也逐年減少,2009年水稻收獲面積為2968萬公頃,預計2019年僅為2760.9萬公頃;美國水稻收獲面積2010年預計減少6.7萬公頃,到2019年預計收獲面積為113.1萬公頃;澳大利亞水稻收獲面積則逐年增加且趨勢明顯,預計2019年將達到5.3萬公頃;歐盟水稻收獲面積將穩(wěn)定保持在45萬噸左右。
2.總產量:全球水稻總產量預計將逐年增加,2009年總產量為4.35億噸,預計2019年將增加到4.77億噸。其中中國水稻總產量呈下降趨勢,2009年總產量為1.37億噸,預計2019年減少到1.34億噸;美國水稻產量將逐年增加,預計2019年將達到691.9萬噸;澳大利亞水稻產量走勢與其收獲面積一致,預計2019年將達34.8萬噸;歐盟水稻產量呈緩慢上升趨勢,預計2010年為192.4萬噸,到2019年將達199.7萬噸;
3.進口:加拿大水稻進口量預計將不斷增加,2010年為34萬噸,預計2020年將達39萬噸;中國水稻進口量將平穩(wěn)增加,預計2020年達62萬噸;美國水稻進口量將不斷增加,預計2020年達到80萬噸;歐盟水稻進口量也將不斷增加,預計2020年達149萬噸。
4.出口:中國水稻出口量預計將不斷減少,預計到2020年減少為107萬噸;美國水稻出口量2010年達到364萬噸,之后開始逐年增加,預計2020年出口量達421萬噸。
5.出口價格:泰國米100%B級出口價格預計在預測期將緩慢上升,預計2019年泰國米100%B級出口價格為每噸429美元。
大 豆
1.收獲面積:全球大豆收獲面積預計會不斷增加,2010年為1.02億公頃,到2019年預計將達到1.11億公頃;其中美國大豆收獲面積保持穩(wěn)定,預計2019年將達3135.8萬公頃;加拿大大豆收獲面積預計變化不大,保持在140萬公頃左右;中國的大豆收獲面積預計將緩慢減少,2010年為868.7萬公頃,到2019年預計達864.5萬公頃;歐盟的大豆收獲面積保持在37萬公頃左右。
2.總產量:全球大豆總產量將不斷增加且增幅較大,2010年全球大豆產量為2.52億噸,預計到2019年將高達2.95億噸。其中美國大豆產量也呈現(xiàn)同樣的趨勢,2010年美國大豆產量為8739.5萬噸,預計2019年將達9688.3萬噸;加拿大大豆產量預計將緩慢增加,2010年為344.4萬噸,到2019年將達到378萬噸;中國大豆產量穩(wěn)步增長但增幅不大,預計2019年將達1579.6萬噸;歐盟大豆產量預計將小幅增加,2019年達到104.4萬噸。
3.進口:2010年中國大豆進口量達5700萬噸,并將持續(xù)增加,到2020年將高達8830萬噸;歐盟的大豆進口量將緩慢減少,預計2020年達1150萬噸左右。
4.出口:美國的大豆出口量將逐年增加,到2020年將達到4800萬噸,但占世界大豆貿易的比例下降較為明顯,到2020年僅占世界大豆貿易量的36.5%;中國的大豆出口在預測期內穩(wěn)定在50萬噸。
玉 米
1.收獲面積:2010全球玉米收獲面積1.56億公頃,預計收獲面積將會逐年增加,2019年達1.62億公頃,其中美國玉米收獲面積也呈現(xiàn)同樣的趨勢,2010年收獲面積僅3222.5萬公頃,預計2019年達到3381.6萬公頃。
2.總產量:全球玉米總產量2010年為8.05億噸,預計2019年將高達9.19億噸,增幅達14.16%。其中美國玉米總產量2010年為3.34億噸,預計2019年將增加到3.80億噸。
3.進口:美國的玉米進口量穩(wěn)定保持在30萬噸;中國的玉米進口量在預測期內穩(wěn)步增加;預計到2020年達800萬噸;加拿大的玉米進口量保持在180-190萬噸之間;歐盟2011年玉米進口量預計為340萬噸并將緩慢減少,預計2020年達260萬噸。
4.出口:歐盟玉米出口量也是逐年增加,從2010年的100萬噸預計增加到2020年的310萬噸;中國的玉米出口量穩(wěn)定保持在20萬噸左右,美國的玉米出口量從2010年開始將逐年增加,2011年預計為5080萬噸,到2020年將達5970萬噸,增幅達17.52%。
高 粱
1.收獲面積:全球高粱收獲面積預計將保持不變,2019年將達4400.5萬公頃。其中美國高粱收獲面積將逐年下降,到2019年僅224.8萬公頃;澳大利亞的高粱收獲面積保持穩(wěn)定略有增加,2019年預計達76.8萬公頃。
2.總產量:全球高粱總產量將呈現(xiàn)不斷上升趨勢,2011年預計為6856.6萬噸,到2018年將高達6963.1萬噸,增幅為1.55%。其中美國高粱總產量略有減少,預計2019年達921.1萬噸;澳大利亞的高粱總產量將逐年增加,2011年預計為225.5萬噸,到2019年將達到256.5萬噸。
3.進出口:澳大利亞的高粱出口保持在50萬噸左右;美國的高粱出口量將逐年增加,2011年預計為420萬噸,到2020年將達530萬噸,且占世界高粱貿易的比重也在不斷增加,預計2020年將占世界高粱貿易的72.9%。
4.出口價格:高粱的海灣FOB價將不斷上升,預計2019年將達每噸183美元。
大 麥
1.收獲面積:全球大麥收獲面積比較穩(wěn)定,在預測期內保持在5450萬公頃左右,預計2019年大麥收獲面積為5462.3萬公頃;其中美國的大麥收獲面積將逐年減少,2011年預計為120.3萬公頃,到2019年將減少到108.9萬公頃;澳大利亞的大麥收獲面積將略有增加,2019年將達到448萬公頃;加拿大的大麥收獲面積保持穩(wěn)定,大概在350萬公頃左右;中國的大麥收獲面積也是略有增加,到2019年預計將達86.4萬公頃;歐盟的大麥收獲面積相對穩(wěn)定,預測期內將保持在1300萬公頃左右。
2.進口:中國的大麥進口量將穩(wěn)定增加,2020年將達300萬噸;歐盟的大麥進口量在預測期內均保持20萬噸;美國則保持在40萬噸。
3.出口:歐盟大麥出口量將逐年增加,2011年預計為390萬噸,到2020年將增加到520萬噸;澳大利亞的大麥出口量也將不斷增加,在預測期的后半段將穩(wěn)定保持在450萬噸;加拿大的大麥出口將略有減少,2020年大麥出口量將達到110萬噸;在預測期內美國的大麥出口將穩(wěn)定保持在20萬噸。
4.出口價格:加拿大的大麥出口價格將不斷上升,預計2019年將達每噸148美元。
對我國的啟示
(一)要充分認識農業(yè)生產及貿易預測的重要性。我國農業(yè)生產及貿易的預測目前還沒有形成體系和規(guī)模,大部分只是少數(shù)有關部門和學者做出的關于某些品種的生產及貿易的預測,更令人遺憾的是大部分資料和數(shù)據(jù)均來自國外的有關農業(yè)機構和學者的報告,而我們自己卻無法完成一個系統(tǒng)的、全面的、科學的預測報告。這對深入了解我國農業(yè)的基本情況,加快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十分不利的。
(二)我國是農業(yè)大國,全球經濟的形勢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國際農產品生產及貿易競爭日趨激烈,所以對于我國農業(yè)整體優(yōu)勢并不明顯的狀況而言,農產品生產應向專業(yè)化和比較優(yōu)勢發(fā)展,單純的數(shù)量增長已不能滿足農產品國際貿易競爭的需要。只有走優(yōu)質、綠色、安全的農產品生產道路,才可能在白熱化的農產品國際貿易中爭得一席之地。特別是近年來國際市場對農產品和食品需求的變化較大--以原料和初級農產品的貿易比重下降,以加工品和食品形式的貿易比重上升。改變我國農產品的出口形式是未來中國在農產品國際貿易中的一大選擇。
(三)建立農業(yè)生產及貿易預測體系。農業(yè)部應會同有關部門和學者成立農產品預測中心,將大家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匯總、分析和預測,形成一定規(guī)模的農產品生產及貿易預測報告,為國家的中長期農業(yè)政策提供現(xiàn)實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