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在搖曳的燈光下,我讀起家喻戶曉的《游子吟》時,不禁心潮澎湃。忽然我有一種沖動,想為母親畫張相。于是,我動情地拿起了畫筆,用心地畫著,畫著……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畫傳神了,媽媽就美了。對,先畫眼睛。那是一雙慈祥、嚴肅而又飽含期盼的眼睛。記得一次測驗,我因為粗心而成績一落千丈,捧著丟人現(xiàn)眼的試卷,我忐忑不安地挪進了屋子里。看著媽媽期盼良久的眼睛,我情不自禁地失聲痛哭。媽媽見狀,把我一把攬在懷里,一言不發(fā),只是用眼睛看著我,仿佛在說:“孩子,不要傷心,跌倒了,再爬起來!媽媽對你的寬容實則是對你的鞭策!”是呀,懂事的孩子應(yīng)該能領(lǐng)悟媽媽此時眼神中飽含的意思。于是,我靜下心來,認真訂正起試卷來。臉上掛著一絲微笑,媽媽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媽媽的眼神耐人尋味:我成功了,媽媽的眼睛會笑;我失敗了,媽媽的眼神會溫柔;我做錯事了,媽媽的眼神會黯淡……想到這里,我更加動情地畫著……
夜深了,媽媽還在上班,那雙長滿老繭的手在機器上來回穿梭著,忙碌著??梢哉f,是媽媽用這雙纖弱的手撐起了這個家。爸爸長年奔波在外,里里外外全靠媽媽一個人張羅。天剛蒙蒙亮,媽媽便起床為我準備早餐,打掃屋子,忙個不停。奶奶年歲已高,長年臥病在床。奶奶睡煩了,媽媽就扶她坐起來,為她梳洗,還定期為奶奶換衣洗澡,無論多累的活兒,媽媽總是毫無怨言。下班一回到家,媽媽顧不上休息一會兒,就直奔田間。有時,我勸媽媽稍做休息,她總是舉起勤勞能干的手,自豪地說:“你看媽媽這雙手,是越干越有勁,越做越靈巧。”思緒飄落,我舉起畫筆,畫起了媽媽的手……
……
想著畫著,畫著想著,杰作終于完成了。我望著媽媽深情的雙眸,勤勞的雙手,日趨瘦弱的身軀,不禁潸然淚下。在畫作下恭恭敬敬地寫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點評
贊美母愛的習作有很多很多,寫法也大同小異。小作者卻獨辟蹊徑,在作畫中邊畫邊贊,讓人耳目一新。同時,心理活動的刻畫也細致入微、真切動人。樸實的語言,白描式的手法是本文的另一特色。
【指導并置評:徐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