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評價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寫的是漢末到晉初時期魏、蜀、吳三個封建統(tǒng)治集團間政治、軍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復雜斗爭。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歷史人物形象。全書寫了四百多人,各類人物各有共性,同類人物各有個性,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藝術典型。作者描寫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個方面,尤其是運用夸張、對比、烘托、渲染等藝術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曹操、周瑜、關羽、姜維等上百個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藝術形象。其次,戰(zhàn)爭描寫是《三國演義》突出的藝術成就。全書共寫大小戰(zhàn)爭四十多次,使人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個個刀光劍影的戰(zhàn)爭場面。對于決定三國興亡的幾次關鍵性的大戰(zhàn)役,比如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等,作者以人物為中心,通過戰(zhàn)略戰(zhàn)術、力量對比、地位轉變等描寫,充分體現了戰(zhàn)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另外,《三國演義》結構既宏偉壯闊而又嚴密精巧。作者以蜀漢為中心,以三國的矛盾斗爭為主線,來組織全書的故事情節(jié),既寫得曲折多變,又前后連貫;既有主有從,又主從密切配合。
《三國演義》敘述了封建統(tǒng)治者屠殺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園荒蕪、生產凋敝、白骨如山、餓殍遍野的歷史事實,表現了反對分裂、主張統(tǒng)一的思想,反映了廣大人民和平統(tǒng)一的愿望,符合歷史發(fā)展的趨勢,但“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十分鮮明,尤其是否定農民起義、宣揚封建迷信因果思想,閱讀時要辯證分析。
精彩片段
忽探子來報:“華雄引鐵騎下關,用長竿挑著孫太守赤幘,來寨前大罵搦戰(zhàn)?!苯B曰:“誰敢去戰(zhàn)?”袁術背后轉出驍將俞涉曰:“小將愿往?!苯B喜,便著俞涉出馬。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zhàn)不三合,被華雄斬了?!北姶篌@。太守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苯B急令出戰(zhàn)。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北娊允?。紹曰:“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言未畢,階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將愿往斬華雄頭,獻于帳下!”眾視之,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聲如巨鐘,立于帳前。紹問何人。公孫瓚曰:“此劉玄德之弟關羽也?!苯B問現居何職。瓚曰:“跟隨劉玄德充馬弓手?!睅ど显g大喝曰:“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痹B曰:“使一弓手出戰(zhàn),必被華雄所笑?!辈僭唬骸按巳藘x表不俗,華雄安知他是弓手?”關公曰:“如不勝,請斬某頭?!辈俳提嚐峋埔槐?,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背鰩ぬ岬叮w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云長提華雄之頭,擲于地上。其酒尚溫。后人有詩贊之曰:“威鎮(zhèn)乾坤第一功,轅門畫鼓響冬冬。云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曹操大喜。
(選自《三國演義》第五回)
賞析
“溫酒斬華雄”是關羽嶄露頭角的第一次戰(zhàn)斗,作者并不急于去寫關羽和華雄的交戰(zhàn),而是先極力渲染華雄的英勇善戰(zhàn),所向披靡,不可一世。在把華雄的囂張氣焰寫足,把孫堅“傷感不已”、袁紹束手無策、眾諸侯一個個閉口不語寫足后,才安排主角關羽毛遂自薦而出場。酒尚溫而斬華雄,一個“溫”字可謂畫龍點睛之筆,說明那樣一個令眾諸侯聞風喪膽的華雄,關羽不費吹灰之力就在極短的時間內戰(zhàn)勝了他。作者極盡渲染之能事,在做足了鋪墊后讓關羽出場,同時又使其與其他將領形成對比,突顯出關羽凜然的精神氣魄和逼人的威懾力量。
模擬真題
人們將辦事不成功稱為“走麥城”,這個典故出自《三國演義》。請簡要復述這個故事。(150字左右)
解析:本題考查對名著中重要情節(jié)的識記能力和概括復述能力。這類試題一般都是考查名著中的典型細節(jié),只要認真閱讀過原著,回答此類問題應當說難度不大。前提是必須對相關故事情節(jié)準確了解,同時要能夠分清主次,抓住要點。本題要求復述“走麥城”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突出重要細節(jié),包括起因、經過、發(fā)展和結局。
參考答案:關羽拒絕和東吳聯(lián)姻,孫權大怒,令呂蒙奪回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后,從樊城撤兵西還,駐扎在麥城。呂蒙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使關羽的將士無心戀戰(zhàn)。關羽被圍麥城,孤立無援,他拒絕諸葛瑾的勸降,率關平等二百余騎突圍而出,被俘而死。
實踐演練
1.下面有關《三國演義》的說明,正確的兩項是( )
A.周瑜利用北兵大多不慣水戰(zhàn)及發(fā)生疾病等弱點,定下火攻策略,并實施苦肉計,派黃蓋詐降。曹操輕信,用鐵索將戰(zhàn)船連在一起。諸葛亮借來東風,打敗曹操。
B.在《三國演義》中有許多與關羽有關的故事流傳至今,深受人們喜歡,諸如“身在曹營心在漢”“過五關斬六將”和“青梅煮酒論英雄”等。
C.司馬懿率大軍撲來,諸葛亮身邊沒有作戰(zhàn)力量,他披一件長衫,戴一頂便帽,登上城樓,安然自得地彈琴。城下的司馬懿神色一變,忙下令馬上撤退。
D.趙云保護著糜夫人、阿斗突圍,好不容易脫離危險,曹操的追兵又到了。為保護劉備的骨肉,糜夫人把阿斗交給趙云,就拔劍自殺了。
E.官渡之戰(zhàn)中,袁紹不聽許攸的建議,許攸棄袁紹而投降曹操。曹操采用許攸的計謀,領兵劫走了袁紹在烏巢積屯的糧草。袁紹的士兵軍心動搖,紛紛潰散投降。
2.周瑜死前大呼:“既生瑜,何生亮!”簡要說明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國》?!焙喪觥度龂萘x》中的一個精彩的計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具體的情節(jié)思考劉備為什么會在夷陵之戰(zhàn)中敗給陸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簡述《三國演義》中能體現“驕兵必敗”主題的一個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