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在微軟公司上班的時候,我們的經(jīng)理對我們說,他在某本書里讀過,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八個擁抱,一個在一天擁有八個擁抱的人,在心靈上、健康上,是比較健全的。在這種情況下,這個人的工作效率、人生態(tài)度,也會比一般人好。
擁抱,其實分很多種:歐美的人,見到熟悉的朋友,都會以輕微的擁抱打招呼,身體也不會靠攏得太近;想表示更親切的,則在臉龐打個嘖聲,以表示親吻。再就是情人的擁抱,那是很快樂、很幸福、很溫柔的感覺。接下來,就是親屬的擁抱,在華人的生活方式里,是較少見的。但在歐美國家,親屬的擁抱還是比較親密的。
我剛到美國的時候,到一間專做安全帶的生產(chǎn)公司實習,并協(xié)助流程改造。暑假完畢,在實習工作的最后一天,有個女經(jīng)理,上前把我擁抱在她懷里。我一時不知所措,沒有反應(yīng),雙手都垂在兩旁,陷在個很尷尬的處境。當時的感覺真是感到很怪,從來沒被不親近的人擁抱,到底應(yīng)該怎么做呢?最后,我終于把雙手搭在她背上,算是回復(fù)了她的熱情。過后,心頭上還是感到挺怪的感覺。
我還是一位很古板的現(xiàn)代華人吧。在我成長的記憶中,似乎沒有被家人擁抱的回憶。我們有著非常濃厚的關(guān)系,卻不?;虿辉o予擁抱;或許是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再也不好意思。
但是,漸漸地,因為念書的緣故,在美國待了四年左右,也受了影響,學(xué)會了回對一個朋友給予的擁抱,但依然很少主動舉起雙手,去給予擁抱,表示親密、親切、感激。
在幾個月前,與一位十年沒見的一面之交有個聚會。她是我姐夫的遠房親戚,當時我們到加州玩,在她家拍了好多照片。她當時才四歲;見面時十四歲。他們是到香港一游,逗留的時間很短。但,奇怪的是,見面時,一點都不感到陌生。她也沒把我們忘記,說是常??次覀兊恼掌?。吃完飯,我向這位小女孩說再見的時候,她很自然地伸出了雙手,給了我一個擁抱。我上前回應(yīng)她的擁抱,其實,感覺真是很溫馨,很好的。
幾年前,有位美國同事退休了。在開完一個世界性的公司會議后,他上前來,打斷了我與其他同事的談話,目的就是要獻個擁抱給我,僅僅幾秒鐘的擁抱,我仿佛可以聽到他所想對我說的,感謝我對他的支持、協(xié)助,珍惜我們之間的友誼,還有最后的道別。
對于許多現(xiàn)代人來說,可能已經(jīng)是很普通的舉動,對于我來說,卻是很令我感動,有紀念價值的。很多時候,心中其實是有少許的感激、感動、關(guān)懷,想用比較大方的表示,想用擁抱來表示自己的感受;最后,因為害怕對方的錯覺和感想,只好用一個極親切的笑容,再握握他人的手。 握手,老實說,真是不及擁抱讓人感動。
前幾天,有位許久不見的朋友到香港來探訪。離開前,我模仿著幾個月前碰面的十四歲小女孩,自動伸出了雙手,讓她回應(yīng)我的擁抱,感覺真是很好的。
我想,被抱、自動去擁抱的感覺都是一樣溫馨的。我的侄子、侄女,從小便會擁抱。他們吵了架,向?qū)Ψ秸J錯的時候,便會互相擁抱??吹礁改富丶遥麄円矔蚯敖o予及接受擁抱。不開心的時候,他們懂得挪進你的懷里,讓你緊緊地擁抱他們,好讓你搭搭他們的肩,然后跟他們說“一切都安然,平安,沒事了”。
其實,我非常羨慕他們,這么自然,隨時隨地地就能向自己的親人擁抱。
因為我其實也很想擁抱爸爸、媽媽。在他們不開心的時候,我很想給予一個擁抱,讓他們知道一切都OK。因為我想,擁抱真是有著很微妙、奇特的力量及作用。不論在何時,不論是什么年齡、籍貫,它都能展示一種溫馨、溫柔、安然、被關(guān)懷、被愛的信息。
我雖然很想,卻不好意思去展現(xiàn)。更不可能跟他們握手吧! 所以那天,爸爸、媽媽在回新加坡的那天,我故意讓侄子、侄女先擁抱爸媽,然后順其自然地輪到哥哥、姐姐、我。我的家人很少這樣擁抱。那天的安排,我不知道他們怎么想。或許大家都感到快樂與溫馨吧。但,對于我來說,擁抱爸爸、媽媽的感覺實在是很好、很幸福的。因為那表示了我想對他們施展的愛及關(guān)懷。
我們或許不可能每天擁有或給予八個擁抱。但是希望各位常常能對喜愛、關(guān)心的人,表示關(guān)懷。幾秒鐘的少許擁抱,對于各方都會有美妙的回應(yīng)。
讓我們每天來幾次擁抱吧!
摘自《芙蓉》